脚板底突然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3-09-03 09:08 阅读:加载中...
<a href='/search.php?searchword=%E5%BC%A0%E9%81%93%E4%BF%AD'>张道俭</a>  
解读医师:张道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 副主任医师

  脚板底一般指足底,足底突然痛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扁平足、足底筋膜炎等病理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一、生理因素

  比如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鞋子不合脚等,均会对足底皮肤造成挤压和摩擦,进而刺激周围感觉神经,使足底突然会有疼痛感。

  在无其他异常症状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治疗,及时纠正走路姿势、尽量穿宽松舒适的鞋子即可,不用过度担心。

  二、病理因素

  1、扁平足

  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提示足底基本是平的,无明显的足弓,在站立和行走时,由于足底内侧直接接触地面,可能会增加足底压力和摩擦,导致足底疼痛。

  对于轻度畸形患者,若仅表现为轻微的疼痛感,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治疗,平时注意减少患肢活动、及时休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即可,必要时可以穿戴矫形支具或矫形鞋垫进行矫正,有助于减轻疼痛。如果疼痛比较明显,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且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距下关节制动术、平衡重建术、副足舟骨切除术等。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一般是由反复微损伤引起的炎症,可对筋膜及周围软组织造成损伤,接触地面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的牵拉,进而刺激感觉神经,使足底出现疼痛症状。

  出现疼痛感时,应立即停止剧烈活动,并及时休息,可以仰卧于床上将患肢抬高,或对疼痛部位进行冰敷,有助于减轻疼痛。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吡罗昔康、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如果保守治疗一年以上无改善且影响生活质量,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筋膜切开术、粘连松解术等。

  除上述因素外,此类症状还可能与肌腱炎、骨折、足底纤维瘤等原因有关。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查明病因后,不要过于紧张,采取针对性治疗,以改善预后。

最新专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