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 威,刘丽雅,韩丽萍,常淑珍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关于卵巢癌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皮性卵巢癌,而其他少见类型包括恶性 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癌肉瘤、鳞癌、小细胞癌、类 癌等,由于罕见性,临床上难以做到规范治疗[1] 。 原发性卵 巢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LCNEC)是一种罕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在卵巢恶性肿瘤中所 占比例不到 1% ~ 2%,预后极差[2] 。 卵巢 LCNEC 多发生于中 老年女性,常与其它组织亚型混合在一起[3] ,临床上易导致 误诊,而其准确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 卵巢 LCNEC 的组织发生、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 预后进行综述,进一步加强对卵巢 LCNEC 的认识。
1 组织发生
卵巢 LCNEC 的组织起源尚不确定,现有研究中存在几 种假设:(1)神经内分泌细胞存在于女性生殖道良性、交界性 和恶性肿瘤的正常上皮中,这些细胞是卵巢神经内分泌肿瘤 的来源。 (2)原始的内分泌细胞可分化为内分泌和其他类型 的细胞。 (3)卵巢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由非神经内分泌细胞 发展而来,非神经内分泌细胞激活促进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基 因[4-5] 。 有文献报道,卵巢 LCNEC 发生与畸胎瘤也有关[6] , 但缺乏更多的数据来证实这种假设。
2 临床特点
卵巢 LCNEC 的发病年龄较广泛(18 ~ 80 岁),中老年女 性多见,诊断时多为晚期[7] 。 临床表现与卵巢癌的其他组织 亚型相似,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腹痛、腹胀、盆腔包块、阴道 出血等[8] 。 部分卵巢 LCNEC 患者可因肿瘤较大,伴有尿频、 尿急及排便困难等压迫症状。 尚未有文献报道 LCNEC 患者 合并副癌综合征表现。
3 诊断
卵巢 LCNEC 在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方面缺 乏特异性,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卵巢 LCNEC 主要方式[9] 。 大体观:肿瘤无偏侧性,通常较大,直径中位数 14cm,切面灰 白色或灰黄色,可伴有出血、坏死或囊性变。 单纯的卵巢 LC⁃ NEC 少见,文献报道多混合卵巢上皮肿瘤,如黏液性肿瘤、子 宫内膜样腺癌、成熟囊性畸胎瘤、浆液性癌等,神经内分泌癌 成分的比例从 10% ~ 90%不等[7,10] 。 镜下观:可见肿瘤细胞 较大,呈片状、巢状或小梁状排列,癌巢周围可有凝固性坏 死,肿瘤间质较少,伴有坏死。 肿瘤细胞在癌巢周围呈栅栏 状排列,常呈玫瑰花环状。 肿瘤细胞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有 时核仁突出,染色质颗粒状或粗糙,胞浆丰富,核分裂活 跃[5,9,11] 。 免疫组化:肿瘤组织通常至少表达一种神经内分 泌标志物来显示其神经内分泌性质,如 CD56、Syn、CgA 或 NSE [10] 。 但 CD56 缺乏特异性,其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也 呈阳性[12] 。 Vora 等[13]认为,CD56 阳性时,需另一种神经内 分泌标志物来证实其神经内分泌特性。
4 鉴别诊断
卵巢 LCNEC 主要与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巢神经内分泌肿 瘤相鉴别。 (1)原发性卵巢类癌: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低、 细胞学均匀性、器官样结构和无坏死。 (2)卵巢肺型小细胞 癌:细胞体积较小,坏死明显,细胞角蛋白和嗜铬粒蛋白的免 疫组化反应较弱[8] 。 (3)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肿瘤细胞 较小,滤泡样间隙,可能有大量的大肿瘤细胞,大的肿瘤细胞 通常表现为苍白色的胞浆内透明球状物,高钙血症,SMARCA4 及 SMARCA2 蛋白的双重缺失是该肿瘤特异性诊断指标[14] 。 (4)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有原发病灶,诊断卵巢 LCNEC 前需 完善影像学检查排除肺部或消化道的卵巢转移[15] 。
5 治疗
卵巢 LCNEC 发病率低,相关研究较少,现有治疗方案以 个案报道、小样本临床观察为主,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 以手术为基础,辅助化疗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治疗方式[16] 。
5.1 手术 文献报道的手术方式多参照卵巢上皮性恶性肿 瘤,早期患者手术方式多为全面分期手术,晚期患者行卵巢 癌肿瘤细胞减灭术。 部分卵巢 LCNEC 患者发病较年轻,可否行保留生育手术尚无定论。 根据 2021 年美国国家综合癌 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卵巢 癌指南,对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Ia 期或 Ib 期上 皮性卵巢癌可行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并进行全面分期[17] 。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7 例年龄小于 40 岁的Ⅰ期卵巢 LCNEC 患者中,5 例行保留生育手术,但 4 例患者分别在确诊 3、3、 5、6 个月后死于该疾病,均未成功妊娠[7] 。 此外,卵巢癌术 后常进行辅助化疗,而化疗是卵巢功能不可逆损伤的最重要 因素之一[18] 。 虽然临床上有一些卵巢功能保护措施,如应 用 GnRH⁃a、卵巢组织冷冻与移植、胚胎冷冻等,但其在临床 应用中仍面临诸多问题[19] 。 对于有强烈生育需求的卵巢 LCNEC 患者,能否行保留生育手术需进一步研究。
5.2 化疗 文献报道的化疗方案较多,其中以紫杉醇/ 铂类 及依托泊苷/ 铂类方案为主,但治疗效果不容乐观。 Veras 等[10]报道了 11 例卵巢 LCNEC 患者,其中 5 例患者在含铂化 疗结束 2、3、9、20 和 36 个月后分别死于该疾病。 Yang 等[7] 分析了国内外 58 例卵巢 LCNEC 患者,研究结果示术后化疗 和术后无化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 9. 778 个月和 48.082个月(P= 0.176)。 但这些小样本的研究并不能证实化 疗与预后的确切关系。 由于卵巢 LCNEC 通常合并卵巢上皮 性肿瘤,有学者建议对于单纯的卵巢 LCNEC 患者,可参考肺 小细胞癌,接受依托泊苷/ 顺铂方案化疗,混合型卵巢 LCNEC 患者因含上皮性卵巢癌成分较多,可接受紫杉醇/ 卡铂方案 化疗[20] 。 但这两种化疗方案的优越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5.3 放疗 卵巢癌对放疗反应较差,但放疗可能是治疗卵 巢 LCNEC 患者的一种方式。 Oshita 等[21] 报道了 1 例治疗后 发生脑转移的卵巢 LCNEC 患者,在接受全脑放疗后的 64 个 月里,肿瘤没有复发,这增加了在局部转移情况下应用放疗 来治疗卵巢 LCNEC 的可能性。 但是尚无文献报道放疗在卵 巢 LCNEC 初始治疗中的价值。
4 靶向治疗 近年来 PARP 抑制剂是卵巢癌靶向治疗的 研究热点,关于卵巢 LCNEC 靶向治疗的报道较少。 Herold 等[22]报道了首例 BRCA2 胚系突变的晚期卵巢 LCNEC 患者, 这类患者可能会从 PARP 抑制剂中获益。
6 预后
卵巢 LCNEC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 10 个月,Ⅰ期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仅为 35.3%,即使是早期患者预后也很差[21] 。 肿 瘤分期可能是患者重要的预后因素[10] ,单纯的 LCNEC 患者 的生存期比混合型卵巢 LCNEC 长,术后辅助化疗比无化疗 患者的生存期长[7] ,但这需更多的数据来确定化疗和预后之 间的相关性。
7 小结
卵巢 LCNEC 的发病率低,组织来源不清,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 以手术为基础的多模 式治疗可能使患者获益,需要报道更多的病例,进行多中心 的临床研究,探讨其最佳的治疗方式,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略。
来源:张威,刘丽雅,韩丽萍,常淑珍.卵巢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诊治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2,31(08):62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