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燕

  • 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多少时间(视频)

    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多少时间
    常规的病理报告一般是5个工作日,子宫内膜癌的病理报告要适当延长。原因是子宫内膜癌常规都需要做免疫组化,这对于患者的病理诊断以及指导临床的治疗有非常大的意义。 子宫内膜癌在病理上常规分为Ⅰ型癌和Ⅱ型癌,Ⅰ型癌也叫做激素依赖性肿瘤,往往ER、PR这些激素的受体会阳性,Ⅰ型癌的预后比较好。而Ⅱ型癌常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还有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肿瘤ER、PR的阳性率不高,预后也很差。 所以,子宫内膜癌的病理报告比一般的病理报告时间要稍微更长,一般是5-8个工作日。但是如果病理报告一旦发出,临床上就会针对病理报告有规范性的治疗方案。
    2023-08-02
  • 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标准(视频)

    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标准
    在病理诊断上,乳腺的叶状肿瘤是根据肿瘤边界、间质细胞密度、间质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还有间质细胞是否有过度增生,有没有恶性间叶源性成分,根据以上几项进一步分良性、交界性、恶性,具体如下: 1、良性叶状肿瘤:界限一般比较清楚,周边呈推挤状,间质相比纤维腺瘤更加丰富,细胞核的形态相对单一,间质可以见到少量核分裂象,但是一般会低于5个每十个高倍视野。上皮周围的间质细胞的密度,一般稍微大,间质细胞最多是呈现一种轻度非典型性,有时可以散在巨细胞。良性叶状肿瘤,间质黏液变性和玻璃样变: 2、恶性叶状肿瘤:间质成分会侵入到周围乳腺组织,细胞密如果是出现恶性的异源性成分,比如脂肪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或者是横纹肌肉瘤,直接诊断为恶性叶状肿瘤,而不需要再参考其它的诊断指标: 3、交界性的叶状肿瘤: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可以出现局灶的浸润性边界,间质细胞的丰富程度也是中等,细胞异型性是轻到中等,核分裂象一般是每十个高倍视野5-9个,只在局灶性的区域可以见到间质过度生长,而且不能见到恶性的异源性成分。
    2023-08-02
  • 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视频)

    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
    在病理上,子宫内膜癌通常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是激素依赖性的肿瘤,Ⅱ型是非激素依赖性。 Ⅰ型癌里包括Ⅰ-Ⅱ级的子宫内膜样癌、黏液性癌。Ⅰ型子宫内膜癌侵及子宫肌层比较浅,往往小于1/2的肌层,生物学行为也是恶性程度比较低,预后比较好。Ⅱ型子宫内膜癌常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还有癌肉瘤。Ⅱ型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是高侵袭性,一般会侵犯子宫肌层大于1/2,甚至到浆膜外,患者的预后也非常不好,临床上治疗方法也比较激进。 在病理诊断的过程中,常规病理形态只能区分一部分的Ⅰ型癌和Ⅱ型癌,无法区分需要借助免疫组化的辅助,选用一组免疫组化抗体,比如ER、PR、Ki-67、P53、P16、vimentin等这些免疫组化的抗体。有助于把Ⅰ型癌和Ⅱ型癌明确分开,对于后期的临床治疗非常有帮助。
    2023-08-02
  • 分叶状乳腺肿瘤病理分级(视频)

    分叶状乳腺肿瘤病理分级
    从临床表现上,没有办法区分分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更没有办法区分良性交界性和恶性的叶状肿瘤。在病理诊断中,根据肿瘤边界、间质细胞密度、间质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间质是否有过度增生,有没有恶性的间叶源性的成分。把叶状肿瘤进一步分成良性、交界性、恶性三个级别。 良性叶状肿瘤一般边界比较清楚,周边推挤性,间质比纤维腺瘤更加丰富,细胞核形态相对单一,核分裂象也比较少,一般是少于5个每十个高倍视野,上皮周围的间质细胞密度稍大,低倍镜下可以看清楚。间质细胞最多呈现轻度的非典型,有时候间质中可以散在巨细胞,这一点与良性的纤维腺瘤比较类似。良性的叶状肿瘤,间质可以有黏液样变和玻璃样变。恶性叶状肿瘤占所有叶状肿瘤的10%-20%,诊断要点是间质成分长到周围乳腺组织中,间质细胞密度显著增加,细胞异型性也更加明显,核分裂象也比较多见,一般是大于10个每十个高倍视野,间质出现过度生长,过度生长即在显微镜下一个低倍视野内没有上皮成分,如果出现恶性异源性成分,比如脂肪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或横纹肌肉瘤,直接诊断恶性叶状肿瘤,而不需要再考虑其它诊断指标。 交界性的叶状肿瘤就是处在良性和恶性之间,局灶可以出现浸润性边界,但不是全部区域,间质细胞丰富程度,也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细胞异型性也是轻到中等,核分裂象也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大概是5-9个每十个高倍视野,而且不能有恶性异源性成分。
    2023-08-02
  • 大病理乳腺纤维腺瘤见微钙化是什么意思(视频)

    大病理乳腺纤维腺瘤见微钙化是什么意思
    人体中的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乳腺的钙化,比如组织退变、组织坏死,或钙盐沉积,某一些肿瘤也可以分泌含钙盐的一种物质,使肿瘤中血管周围的组织钙化,分析钙化的形态、数目、部位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辨别病变的性质有比较大的帮助。乳腺的钼靶是发现乳腺钙化的一种比较好的诊断方法,大部分钙化见于良性病变,少部分见于恶性病变。在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上,能显示30%-50%的微钙化,而在病理切片中钙化的检出率可以达到66%-85%。其中约有4%-10%的乳腺癌患者,微钙化是临床上唯一表现出的阳性特征。 良性的钙化形态一般比较规则,圆形、半圆形、粗颗粒状的和粗杆状,直径常常大于1mm。乳腺良性疾病比如纤维腺瘤、旺炽性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慢性炎症,都有可能出现这一类良性钙化。而交界性的钙化是无定形和不均质的一种粗颗粒,这种颗粒不容易确定病变的良性或恶性。恶性钙化形态一般是不规整的细颗粒状,分支状、成角、不规则形的小点状,直径也通常比较小,一般是小于0.5mm,绝对大小不均匀,数量和分布也比良性多,密度高低也不一。 所以病灶内钙化的形状差异越大,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越大。乳腺钼靶检查是发现可疑钙化灶最常见的检查。如果是钼靶发现微钙化灶,必须接受手术活检,这样才能取得进一步病理结果,以免对患者发生漏诊。
    2023-08-02
  • 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纤维腺瘤病理区别(视频)

    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纤维腺瘤病理区别
    乳腺的纤维瘤是一种通俗说法,其和纤维腺瘤其实是同一种疾病。在病理上,纤维腺瘤大体上表现为境界清楚、白色、卵圆形的肿物,质地像橡皮状,一般不会大于3cm,偶尔也会有比较大者,一般见于比较年轻患者。纤维腺瘤的切面一般是白色,实性,可以见到狭长裂隙,也可以有局灶钙化,纤维腺瘤的边界也比较清楚。在乳腺组织中,呈推挤性生长,并没有向周围组织的浸润。在病理诊断中,纤维腺瘤在显微镜下,上皮细胞一般是导管上皮细胞,周围有完整的肌上皮,导管上皮可以表现出多种良性和恶性改变。 良性病变比如泌乳性改变、单纯性囊肿,还有普通的导管上皮增生、大汗腺化生、硬化性腺病。极少纤维腺瘤会发生恶变,比如导管上皮发生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小叶增生,甚至导管原位癌、小叶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纤维腺瘤恶变是非常少见,纤维腺瘤的间质细胞一般比较稀疏,并没有明显的异型性,也没有太明显的核分裂。年龄比较轻的患者或妊娠患者,可以见到个别核分裂,间质细胞也没有过度生长,间质一般疏松,黏液状,黏液样间质,可以把上皮成分挤压,上皮成分呈裂隙状改变。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患者,间质成分细胞可以比较丰富,甚至出现致密的纤维化,这都是纤维腺瘤老化的表现。 间质偶尔还可以见到营养不良性的钙化,罕见情况下甚至可以出现骨化,这说明肿瘤长的时间非常长,主要是见于绝经后的女性患者。
    2023-08-02
  •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表现(视频)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表现
    在病理上乳腺纤维腺瘤是一个界限清楚的白色结节,质地比较韧,类似橡皮样,大小一般不超过3cm,较大者多见于年轻的患者。乳腺纤维腺瘤的切面一般是瓷白色、实性,偶尔可以见到狭长裂隙,也可以伴有局灶钙化。纤维腺瘤在大体标本上,界限比较清楚,与周围组织是推挤性的关系,并没有向周围组织的浸润。在显微镜下纤维腺瘤的上皮成分,有导管上皮、肌上皮。导管上皮可以表现出多种良性和恶性改变,良性比较多见,比如泌乳性改变、单纯性囊肿、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大汗腺化生、硬化性腺病。恶性情况有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非典型小叶增生、导管原位癌、小叶原位癌,还有浸润性癌,但是恶变的时候比较少见。 纤维腺瘤的间质一般比较稀疏,间质细胞没有明显异型性,也没有显著的核分裂,但是对于年轻患者或妊娠患者,可以见到少量核分裂,间质一般没有过度生长,是疏松和黏液状。黏液样间质可以挤压上皮成分,使得导管成裂隙状,年龄较大的患者,纤维腺瘤的间质成分,细胞可以很丰富,甚至可以出现致密纤维化。偶尔还可以见到营养不良性的钙化,罕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出现骨化,这都是纤维腺瘤老化表现,尤其见于绝经后的女性患者。
    2023-08-02
  • 乳腺纤维腺瘤和叶状肿瘤病理区别(视频)

    乳腺纤维腺瘤和叶状肿瘤病理区别
    乳腺的纤维腺瘤和叶状肿瘤,同属于一类纤维上皮性的肿瘤,这两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乳腺的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可以发生于青春期开始到之后的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一般是15-35岁,纤维腺瘤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甚至可以双侧乳腺都发生。一般生长比较缓慢,几年之中可以没有明显的变化,有一少部分纤维腺瘤可以自然消退,但也有个别会迅速增大。一般对于纤维腺瘤的患者,建议是随访观察,观察的频率是每3-6个月一次,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可以延长为一年。4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建议加入钼靶的检查,如果在观察过程中,肿瘤迅速生长或怀疑恶性肿瘤时,应该进行外科切除,纤维腺瘤的术后很有可能复发,切除后乳腺的外形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叶状肿瘤的发病年龄一般比纤维腺瘤要年长,约40-50岁左右,一般是单个病灶,病程也比较长,可以短期内迅速的增大。叶状肿瘤在病理诊断上一般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叶状肿瘤是一种具有一定恶性潜能和复发转移风险的肿瘤,如果发现,建议即刻手术治疗。
    2023-08-02
  • 子宫内膜癌病理高危因素(视频)

    子宫内膜癌病理高危因素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常与以下高危因素有关: 1、年龄:一般发病年龄比较大,据调查,子宫内膜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是55岁,50岁以上的患者占到70%,而40岁以下的发病仅占到8.5%。但是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有低龄化的倾向; 2、代谢综合征:比如肥胖、糖尿病等,有一些研究显示,肥胖能够显著增加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并且有一些向心性的肥胖,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也高于外周型的肥胖。体重超标10%-20%,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比正常体重的人群要增加3倍,如果是超标22%,发病率要增加9倍。10%的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都合并有糖尿病。如果患有糖尿病患者比没有糖尿病的患者要高3倍,也就是子宫内膜癌与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都有关系; 3、月经和激素的影响:有一些长期的无排卵的患者,这些患者会表现为月经的稀发,比如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些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比较高。女性初潮早,绝经晚,也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目前很多女性使用的保健用品,长期使用会增加雌激素对患者的影响,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乳腺癌术后,如果服用他莫昔芬治疗,他莫昔芬对子宫内膜癌发生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4、遗传因素:子宫内膜癌有一部分是明显的遗传倾向,比如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有家族史的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会比正常普通的人群增加很多倍。
    2023-08-02
  • 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怎么看(视频)

    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怎么看
    通常病理报告会包括以下两大部分的内容: 1、大体描述:对病理标本会做详细的大体描述和取材,就是所描及所见,就是见到什么内容,就描述什么样的内容; 2、病理诊断报告: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是Ⅰ型子宫内膜癌还是Ⅱ型子宫内膜癌,Ⅰ型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比较好,包括子宫内膜样癌、黏液性癌。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比较差,最常见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还有未分化癌和癌肉瘤。通常子宫内膜癌的病理报告都会加做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抗体的阳性和阴性的比例,也会附在病理报告后面。 针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报告,首先会明确手术方式,是子宫全切术还是次全切术,有没有两侧附件、阴道壁、盆腔的淋巴结清扫,宫旁组织是不是完整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