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 过敏性紫癜肾炎可以吃稀饭吗(视频)

    过敏性紫癜肾炎可以吃稀饭吗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在腹型紫癜急性期有严重腹痛、便血和呕吐,医生可能要求患者禁饮、禁食,即不可进食任何食物。无腹型紫癜的患者可进食稀饭。普通的大米稀饭主要成分为淀粉,可提供能量,还可养胃。而小米稀饭较大米稀饭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成分营养更高。稀饭属于清淡食物,好消化,适合生病时胃肠功能弱患者。但不建议一天三餐均喝稀饭,需注意搭配一定蔬菜,营养均衡,有利疾病的恢复。 紫癜性肾炎患者应清淡饮食,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紫癜的刺激性食物,如海鲜、肉类、辛辣、生冷、烧烤、孜然调料等。此外,容易过敏的水果也应避免进食,如菠萝、芒果等。同时,加工类食物如添加亚硝酸盐的香肠、蜜饯、五颜六色糖果等,患者应注意避免进食。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应多食用含维C食物,如猕猴桃、草莓、柠檬等。一般绿叶蔬菜普遍含维生素C,如菠菜、西兰花、西红柿、小白菜、黄瓜等蔬菜所含有维生素C较丰富,推荐大家食用。
    2023-08-01
  • 紫癜性肾炎能打预防针吗(视频)

    紫癜性肾炎能打预防针吗
    紫癜性肾炎患者能否注射疫苗因人而异,对于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到底能不能打疫苗,要看紫癜是否容易过敏。对于体质容易过敏的患者,要关注疫苗的过敏反应、纯度,以免打了疫苗诱发过敏性紫癜。在疫苗选择上要选择完全没有活性疫苗,由于肾炎患者的抵抗力较差,可能对减毒疫苗中的细菌产生感染,再次诱发肾炎的发作。因此,如果紫癜性肾炎患者要注射疫苗,请选择完全没有活性的疫苗,减少对机体细菌的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 慢性肾炎最常见的诱因是各种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对于慢性肾炎的患者来说,如何预防感染是首要之急。而各种疫苗的产生,包括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的发生。
    2023-08-01
  • 紫癜性肾炎能除根吗(视频)

    紫癜性肾炎能除根吗
    紫癜性肾炎治愈临床上叫做临床缓解,就是紫癜很平稳,小便多,经过治疗后多次复查,尿常规的镜下红细胞呈阴性,蛋白转阴,叫做临床缓解。在某些诱因下,比如感染或者最近紫癜比较重,尿检异常还会复发。 过敏性紫癜病程过长,大约80%病人都会有肾脏受累的情况,部分可能症状没有表现出来。在早期紫癜出现的时候会合并有血尿,镜下红细胞升高及蛋白尿升高,但是通过对紫癜的治疗,皮疹消失后,大部分病人的尿常规可以完全转阴。当紫癜时间过久,累及到肾脏,有时候皮疹消失,肾脏仍然不能完全恢复,而表现为长期的镜下红细胞尿及血尿,需要对肾脏病进行专科的治疗。 因此,紫癜性肾炎还是要控制紫癜的发作,定期复查尿常规。不是皮疹这段时间没有发作,尿常规正常,接下来就不会再得紫癜性肾炎,要强调规律性的复诊,至少三个月要复查一次尿常规,看到底有无镜下红细胞或者蛋白的出现。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敏性物质的接触,避免感染,诱发肾炎的发作。
    2023-08-01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如何医治(视频)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如何医治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主要是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炎,所以最根本的要治疗过敏性紫癜,若治好患者紫癜,找到过敏的原因,去除过敏的因素,肾炎就相应好转。但是因为过敏性紫癜已经侵犯肾脏,若肾脏表现比较重,应该单独治疗紫癜性肾炎。反应紫癜性肾炎轻重程度,临床上主要看患者蛋白尿的多少,尿蛋白越多紫癜性肾炎的治疗越紧迫,是最主要采取的措施。 通常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尿蛋白>1g,患者肾炎比较严重,所以除治疗全身紫癜之外,还要单独治疗紫癜性肾炎。通常情况下紫癜性肾炎需要按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必要时需要做肾穿,决定肾炎怎么治,有时候单用激素,有时候还需要加免疫抑制剂,尽量减少尿蛋白就是治疗紫癜性肾炎最终目的,达到1g或者达到0.5g以下。若紫癜比较严重,皮肤科大夫会给芦丁、维C之类,缓解紫癜出血的症状。必要时可单从皮肤科角度,给小剂量激素治疗紫癜的症状。
    2023-08-01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传染吗(视频)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传染吗
    过敏性紫癜只是食物和药物过敏,不存在感染可能性,不是传染疾病,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不是传染性疾病。过敏性紫癜最直接的表现是皮肤有紫癜,另外有些患者可侵犯到胃肠道,有腹部症状,如腹痛,有关节痛、皮肤症状,还有肾炎的症状。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因为全身过敏,不管是食物、药物过敏出现皮肤紫癜,侵犯很多系统,比如侵犯胃肠道系统、关节,侵犯到肾引起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根本原因是过敏。与传染是两个概念,所谓传染性疾病,通常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2023-08-01
  • 紫癜性肾炎是怎么回事(视频)

    紫癜性肾炎是怎么回事
    紫癜性肾炎是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一种,是由过敏性紫癜导致。过敏性紫癜的原因非常多,感染、饮食、季节变换、环境污染等都可以导致过敏性紫癜的发生。过敏性紫癜一旦发生可以表现为单纯的皮肤紫癜,也可以合并关节症状。过敏性紫癜肾炎儿童发病率最高,成人相对比较少,一旦出现可以表现为关节疼痛,甚至比较重的腹部症状,如剧烈腹痛、便血、呕血等表现。还会导致肾脏损伤,出现血尿、蛋白尿,以血尿为主,兼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蛋白尿出现可以达到肾病综合征水平,就是达到大量蛋白尿的水平。 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之后,发生肾脏损伤的时间是一个月左右,成人半年之后还有个别出现,发病的时间点不一样。出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要认真做病情评估,必要时及时做肾活检,进行有针对性治疗。
    2023-08-01
  • 紫癜性肾炎名词解释(视频)

    紫癜性肾炎名词解释
    紫癜性肾炎实际上是继发性肾炎,主要是过敏性紫癜,比如对于药物或者其它食物过敏引起,主要针对皮肤病变、关节病变,有人引起腹痛,最危险的在于引起肾脏损害。事实上紫癜性肾炎对肾脏损害表现如IgA沉积,过去认为是IgA肾炎,事实上是过敏引起,命名为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是一种肾脏病,比较难治的病。有将近一半的人,如果不能治疗,会发展为尿毒症,主要因为有些过敏的人不清楚过敏原因,反复过敏引起反复感染。 紫癜性肾炎诊断后需要早期治疗,可能有些病人需要用激素治疗。大部分人只表现为皮肤性或者关节性,可能在血液科或者皮肤科治疗。出现肾脏损害、紫癜的病人,一定要做尿检,出现肾脏损害可能要转到肾内科治疗。
    2023-08-01
  • 紫癜型肾炎怎么治疗(视频)

    紫癜型肾炎怎么治疗
    紫癜性肾炎,临床上儿童比较多见,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进食食物或者感染细菌出现过敏性紫癜,然后伴发紫癜性肾炎,首先要治疗过敏性紫癜。如果儿童有典型的皮肤皮疹,然后有关节痛、腹痛、黑便,需要禁食,用保护胃黏膜的制剂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胃肠道病变。假如患儿只有轻微的镜下血尿,没有蛋白尿或者有极少量的蛋白尿,肾炎可以不用治疗定期观察,首先治疗紫癜用抗过敏的药物,如果消化道出血严重可以用激素。 如果患儿紫癜性肾炎表现比较严重,出现大量的蛋白尿、肉眼血尿,甚至有肾功能异常、尿量减少、肢体浮肿、血压升高等情况,说明紫癜对肾脏的影响很大,肾脏的血管炎症比较剧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肾穿刺,看看是否肾脏内新月体比较严重,及时给予激素冲击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控制紫癜的进展,延缓肾损害的发展。
    2023-08-01
  • 紫癜性肾炎的分型(视频)

    紫癜性肾炎的分型
    紫癜性肾炎又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多器官出现肾脏损害时的表现。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增多,多发生于皮肤紫癜过敏的一个月以内,有的患者可以同时出现紫癜和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的尿异常。临床上将过敏紫癜性肾炎分为以下七型: 1、孤立性血尿; 2、孤立性蛋白尿,这种情况下尿蛋白阳性,每天少于5mg/kg; 3、血尿合并蛋白尿,但蛋白尿仍不严重; 4、肾病综合征型,这时尿蛋白量很多,还伴有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甚至高度浮肿; 5、急性肾炎型,既有大量蛋白尿和血尿,还可能合并其它症状,如肾功能不全; 6、急进性肾炎型,合并肌酐尿素氮升高,除了血尿、蛋白尿以外,肾功能还有一过性异常,多数合并高血压、补体低; 7、慢性肾炎型,小便中出现红细胞,后期长时间反复出现蛋白尿甚至慢性肾功能不全且病程较长。 在生活中无论哪一期分型的紫癜性肾炎,患者都不必过于紧张,可以定期到正规医院接受相关检查,使用相关药物对症治疗。
    2023-08-01
  • 过敏紫癜肾炎如何治疗(视频)

    过敏紫癜肾炎如何治疗
    过敏性紫癜肾炎是肾内科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治疗最常选择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其它辅助药物有抗凝剂或者抗组胺药物。具体治疗方案要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病理分型制定: 1、如果病人仅表现为孤立性血尿,或者病理级别只有Ⅰ级,即病理上没有特别改变,可严密随访观察3-5年,如果出现变化,给予相应的治疗调整; 2、如果病人仅表现为孤立性蛋白尿,选择保护肾脏、降蛋白尿的药物,比如ACEI、ARB类药物; 3、如果病人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选择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 4、如果病人是大量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病理级别在Ⅴ级,可能会选择甲强龙冲击和环磷酰胺冲击,再调整为口服; 5、如果病人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病情比较严重,病情发展也比较快,选择3-4个药的联合治疗,先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环磷酰胺冲击,再改成相应剂量口服加上肝素、双嘧达莫治疗。 临床分型不完全等同于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更能反映肾脏疾病严重程度,所以在有条件的医院最好获得病理诊断。急性期要注意休息,也需要保暖,寻找诱发因素,比如潜在感染,还应避免接触过敏原。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