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 小儿心律失常的类型(视频)

    小儿心律失常的类型
    小儿心律失常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心脏电激动异常,心脏每跳动一次,都是心脏激动一次、放电一次,这种激动在正常人的窦房结,心房有一个位置叫窦房结,在这个地方放电以后,出现一次激动,心跳一次,如果窦房结的功能出现问题,就出现心律不规律;比如常见的窦性心动过速或者窦性心动过缓,或者窦性停搏; 2、心房出现异位兴奋点,心房异位兴奋点也会不停地发出激动,把窦房结正常的激动给抑制住,引起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如果激动发生在心室里,就会引起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室扑等心律失常; 3、心脏传导系统发生异常导致的心律失常,在激动往下传导的过程中发生阻滞,常见的是心房和心室之间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激动传不到心室、心室内传导阻滞,心室激动不能在心室里传导减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房结到房室结,再到心房传导阻滞,这是常见的传导阻滞。
    2023-08-02
  •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办(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办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如果低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可伴发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在临床非常常见,可以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以及睡眠的状态下。 其他的原因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减、阻塞性黄疸以及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心率平、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类等药物,也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房结的病变以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异常,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没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无需治疗。如果因心率过慢,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的症状,可应用阿托品、麻黄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但是,长期的应用效果往往不好,易发生严重的副作用,应考虑心脏起搏治疗。
  • 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
    讲解医师:张化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主要看窦性心动过缓的严重程度以及原因。如果窦性心动过缓,找不到确切的原因,如果心率能够稳定在40次/分以上,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这种情况可以密切观察,不需要作特殊的处理。但是如果患者窦性心动过缓比较严重,心率持续的小于40次/分,甚至小于35次/分,患者有心悸、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这样的症状表现,就有必要应用提升心率的药物,常用的有沙丁胺醇、心宝丸这样的药物。如果药物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为了预防晕厥、猝死的发生,就有必要进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有些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某些药物导致的,比如长期口服地高辛、酒石酸美托洛尔、胺碘酮。如果考虑药物导致的,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的减量,甚至停药,心率一般就能够恢复正常。
  • 窦性心动过缓有哪些病因(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有哪些病因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有哪些病因?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窦房结功能减退,窦房结随着年龄增加可能会出现老化,电冲动减少。还有一种情况是冠心病、右冠,右冠其中有一个分支就是窦房结支,如果右冠近端有病变会影响到窦房结支的供血,引起窦性心动过缓。二、药物相关性的窦性心动过缓,如目前正在服用减慢心率的药物,比如β受体阻断剂,包括倍他洛克、比索洛尔、卡维地洛、阿替洛尔等,这些药物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缓。三、运动员或身体比较健壮的人通过长期的运动锻炼,心跳会有比较缓慢或者下降的过程,但是在运动时心率可以提升,满足运动的需求。因此,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还要判断病因,而且要判断窦性心动过缓有没有引起心输出量减少,以及是否影响到重要脏器的供血。
  • 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常见药物有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及麻黄素等。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对于窦房结功能受损比较严重的患者,为了防止突发窦性停搏,建议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并且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也需要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应该先明确是否伴有其他并发症。如果有,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于操劳。
  •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缓(音频)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缓
    讲解医师: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是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心跳的起源点正常,为心脏的窦房结,而心动频率小于正常的节律60次/分,就称之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以见于运动员或年轻男性的正常人群,也可以见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低、高钾血症等疾病。\n因此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首先需要除外有无器质性心脏疾病,以及有无引起心率减慢的继发性诱因,比如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和电解质的紊乱,需要判断心动过缓的严重程度,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监测,从而进行治疗方案的抉择。
  • 窦性心动过缓用什么办法治疗(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用什么办法治疗
    讲解医师:刘文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
    窦性心率通常是正常的心率,频率范围在60-100次/分。如果窦性心律的频率少于6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缓,如果窦性心动过缓过慢的情况下,频率范围低于40次/分,往往需要治疗。如果在50次/分左右的窦性心律,虽然有些偏慢,但并不需要额外治疗。\n窦性心动过缓药物治疗上,没有太多选择,一旦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率。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且伴有心慌、乏力、头晕等血液供应不足的表现,需要进行起搏器的治疗。长期心动过缓可以植入永久性的起搏器,在心动过缓的时候,起搏器可以帮助工作,避免心动过缓带来的脑供血不足。
  •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办?(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办?
    讲解医师:刘倩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要完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全天24小时的平均心率。如果平均心率明显降低,常常小于45次/分以下,或者有心脏停搏,需要起搏器去治疗,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去治疗心动过缓。但是患者的症状是第一位的,如果患者年轻的时候心率是40次/分,到年龄大了也是40次/分,并且从来没有发生过头昏、黑朦甚至晕厥这些症状,还是需要再观察。但是如果患者心动过缓伴随有头晕、黑朦、晕厥,这种情况需要起搏器去治疗。
  • 窦性心动过缓能喝酒吗(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能喝酒吗
    讲解医师:张艳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不适合喝酒,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都会出现心慌和乏力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正是因为心脏的供血不足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属于心血管系统的一种疾病,酒精会严重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功能。据统计还有一部分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因为酗酒才爆发此病。所以患者应该遵循医嘱,减少喝酒次数和频率,尽量做到不抽烟、不喝酒。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在少喝酒的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于劳累的体力活,多吃应季的蔬菜、水果,注意营养的均衡和吸收。
  • 窦性心动过缓会导致什么后果(音频)

    窦性心动过缓会导致什么后果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是一种缓慢性的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出现在健康的人,特别是运动员,还有睡眠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在其他的疾病情况下也是可以出现的,例如服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包括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还有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造成心动过缓。器质性的心脏疾病或者慢性退行性心脏传导系统的纤维化疾病,也会造成窦性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本身是否会造成相应的症状,根据心率缓慢的程度,如果是在50次/分以上,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n如果是低于50次/分,甚至低于40次/分时,特别是老年人,就会引起头晕、乏力,甚至黑蒙,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晕厥、摔倒,这种情况叫做阿-斯综合征。如果患者还合并有心、脑、肾的其他的疾病,还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心绞痛的出现,所以这些情况一定要注意。当出现持续的有症状的心动过缓,还是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心电图、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这些检查,明确有没有心脏的器质性病变,根据相应的疾病对因治疗就可以。对于原因无法去除或者严重的伴有晕厥的窦性心动过缓,甚至于可以考虑进行人工起搏器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