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

  • 围产期心肌病能自愈吗(音频)

    围产期心肌病能自愈吗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围生期心肌病是不能自愈的,需要及早诊断,而且最好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给予标准化的心衰治疗。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预后非常好,超过一半的病人,心脏的功能和大小能在半年之内恢复正常,甚至这种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的概率可以高达70%。但是如果不能够及时诊断、及早开始治疗,围生期心肌病持续进展,心功能持续恶化,预后会越来越差,猝死的发生率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围生期心肌病而言,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觉得不要管它自然就好了,不是这样的,需要非常标准化的治疗,而且这种治疗需要在早期进行。这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围生期心肌病的预后非常重要。
  • 扩大型心肌病出汗怎么回事(音频)

    扩大型心肌病出汗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扩大型心肌病又叫做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的一种分型,其他的分型还有限制型心肌病、梗阻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等等。一旦出现扩大型心肌病,是由于冠心病、高血压,甚至心脏瓣膜病或者其它遗传因素等,造成心脏、心室、心腔的增大以及血管扩张。扩大型心肌病的病人一旦出汗,一般是由于植物神经紊乱所造成的,因为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心脏以及全身各神经的紊乱,造成出汗、气喘、失眠、心悸等症状。一旦出现经常出汗的情况,可以服用甲钴胺以及维生素B12等调理营养神经药物来处理。
  • 应激性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音频)

    应激性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应激性心肌病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ST段抬高和T波倒置。比较类似于急性或者亚急性的心肌梗死,因此常常被误诊为心肌梗死而急诊行PCI手术,但是在术中就会发现冠状动脉并没有严重的狭窄。这种ST段的抬高一般发生在急性期,在症状出现后的4-24个小时之内最常见,绝大多数的病人表现为胸前导联的ST段抬高,有少数的病人会表现为单纯的肢体导联ST段的抬高。T波倒置会发生在急性或者亚急性期,到了病程的后期甚至会出现病理性的Q波。其他的心电图表现包括QT间期延长,肢体低电压等等。有些病人甚至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房颤甚至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 心房心肌病抗凝的治疗(音频)

    心房心肌病抗凝的治疗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心房心肌病病人容易出现左心耳血栓的并发症,所以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治疗对于该类病人来说十分重要。抗凝药物的使用是重在预防,通过中断或者改变凝血激活过程从而阻止凝血。临床上多使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香豆素类、抗血小板药、蛇毒溶栓剂、新研发的抗凝药物五种。肝素的抗凝作用极强不建议长期使用,因为副作用大且易导致出血。香豆素类药物很常用,常用的有华法林,它多用于CHADS2积分大于等于2分的患者。常用的抗血小板药是阿司匹林,价格便宜且有效但是只建议用于CHADS2小于2者。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除了能稳定抗凝外,一大优点是起效快且不用检测凝血指标。
  • 家族性心肌病活多久(音频)

    家族性心肌病活多久
    讲解医师:张洪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
    家族性心肌病可以活多久,需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家族性心肌病。如果是肥厚性的心肌病,可能能活到老,不影响寿命。如果是缺血性的家族性的心肌病,男性可能会到四、五十的时候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急性的疾病,突然危及生命,女性即是在绝经期后。但是如果并发的是慢性的,或者不稳定性的冠心病,没有短期内的生命危险。但是也需要长期用药,甚至行支架置入术或者搭桥术治疗,也是可以活数年,甚至二十多年也可以。另外家族性的心肌病能活多久,还和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等。如果有吸烟史、饮酒史,可能会缩短活的年限。
  • 围生期心肌病能生小孩嘛(音频)

    围生期心肌病能生小孩嘛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围生期心肌病能不能生小孩,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心功能状态来决定。因为围生期心肌病大多预后非常好,如果能够及早诊断、早期治疗,超过一半的人在半年之内心功能会恢复正常,但是围生期心肌病即使心功能恢复正常了,还需要吃一段时间的药,目前对于什么时候停药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但是至少应该稳定一年以后再逐渐考虑停药,所以至少在这停药之前是不能要小孩的。因为吃的ACEI或者ARB类的药物有非常明确的致畸作用,在妊娠期间不能服用,所以在这期间肯定是不能要小孩的。但是在停药之后,如果多次复查心脏功能也是正常的,这时候可以考虑再次妊娠要小孩。而对于围生期心肌病一直没有恢复,一直处于心室扩大并且心功能减低状态的病人不建议要小孩。一方面,妊娠会使心脏的负荷增加,心功能更进一步的减低;另一方面,吃的这些药物会有致畸作用,对胎儿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建议要小孩。
  • 什么是充血性心肌病(音频)

    什么是充血性心肌病
    讲解医师:吴振东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临床上没有充血性心肌病这种说法,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病,心肌病都会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所以称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功能受损,从而出现毛细血管静脉系统淤血,而动脉系统相对缺血,淤血的静脉系统会出现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胸腔积液,严重的还会出现下肢浮肿、肝脾肿大,这就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定义。心肌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心肌病患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及限制型心肌病等,这些心肌病最终都会发展为心力衰竭。一旦出现心力衰竭,就会形成静脉充血、动脉相对缺血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 右室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怎么治疗(音频)

    右室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褚艳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心内科
    右室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全称为致心律失常源性右室发育不良,又称右室心肌病,部分病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多发,症状多出现在青少年。病理基础为右心室心肌的部分或全部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所取代,部分病例左心室也可受累,多表现为心悸、晕厥,甚至猝死,心脏核磁有助于诊断。治疗主要是抗心律失常治疗,一、β受体阻滞剂对心律失常往往有效。二、对于猝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植入除颤起搏器。三、也可以用冷冻消融的办法,对心律失常起源的病灶处予以消融,可以使心律失常的症状得到缓解。
  • 贫血型心肌病特点(音频)

    贫血型心肌病特点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贫血型心肌病也叫贫血性心脏病,目前还不是一种正式的疾病诊断名称,它主要是继发于贫血的一个继发性改变,这种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长期慢性的贫血,导致心肌的缺氧性改变。它的特点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也就是心脏的扩大和心功能的减低。与其他扩张型心肌病不同的是,贫血型心肌病心率会非常快,这也是对于贫血的继发性改变。由于贫血使单位血液里面含氧量比较低,心脏为了增加全身的供氧量,只能通过增加心率提升心脏的输出量,从而增加全身供氧。在临床表现上面的特点是呼吸困难、活动耐量减低,到了晚期甚至会出现全身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也就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这种疾病另外一个特点是,只要没有发展到晚期阶段,纠正贫血之后心肌改变也可以逆转。
  • 心肌病患者的饮食指导(音频)

    心肌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讲解医师:叶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宿迁市人民医院儿科
    心肌病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疾病,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和心电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心室肥厚和扩张。不同的心肌病注重的饮食不相同,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心肌病,所以平时一定要严格限酒或戒酒。平时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富含脂肪和热量较高的食物,因为脂肪含量较高,会引起动脉血栓,引发缺血性心肌病。多吃苦瓜、黄瓜、西红柿,可以有效清除血管里的血栓,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减少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生。既往没有心脏病的女性,在怀孕最后一个月至产后六个月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表现为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特点。所以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多吃富含蛋白的食物,比如鱼类、牛肉、牛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