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波

  • 三天两头中暑怎么调理(视频)

    三天两头中暑怎么调理
    三天两头中暑,调理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开窗通风、多饮水、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高热高湿环境中不要剧烈运动、保证适量活动、平时要养成好生活习惯、改善个人体质等。经常中暑要注意是否为真的中暑,如果是体质弱的人,可能在潮湿或者高温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可能会出现中暑。但如果经常中暑,注意及时就医,检查是由于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原因造成。如果误以为是中暑,实际上由其他原因导致,可能会延误病情。所以一定要正确判断,因为中暑本身并无特异症状,一般与季节环境有关,有人可能需要在高热、高湿环境中工作,就会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一般防大于治。如果体质比较差的人,或者有严重疾病,比如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的病人,也容易比其他人出现中暑症状。所以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因来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2023-08-03
  • 贫血的分级(音频)

    贫血的分级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贫血的分级是分为四级,主要是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来划分。如果血红蛋白浓度是大于90g/L,但低于正常值,就称为轻度的贫血。血红蛋白的浓度在60-90g/L称为中度的贫血,如果血红蛋白的浓度在30-59g/L提示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的浓度小于30g/L。对于重度以及极重度的贫血患者有生命危险,所以建议有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早去查原因是什么。不要等着疾病严重了再去治疗,会对机体造成多脏器、多器官的损伤。\n贫血只是一种临床表现,导致贫血的原因是有几十种疾病,有的疾病是良性的疾病,不要等着疾病重了再去治疗。通过血常规就可以看判断是否有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还可以通过血常规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在血红蛋白的浓度以及含量来判断贫血分类,比如可以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以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因为不同分类主要的疾病不一样,所以通过血常规里的判读,这些临床指标主要是指导进一步的检查哪些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几十种病里要查出病因,就要细化它属于哪种类型,以便缩小检查的疾病普,主要是为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也是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因为贫血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头晕、头痛,有的人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耳鸣,这些疾病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症贫血也会引起既往心脏病的加重,所以对于不同个体它的病因不一样,基础合并的疾病不一样,需要血红蛋白维持的最低水平也不一样,所以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才是最优的选择。患者一旦出现贫血,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自己根据血红蛋白的分级,或者严重程度的划分来选择是否就医,或者自己根据简单的指示来判断自己疾病的预后,实际上这不科学,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才是最好的选择。
  • 如何从血常规看贫血(音频)

    如何从血常规看贫血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血常规里看贫血指标就是看血红蛋白的浓度、红细胞计数,以及红细胞的比积。最常见的还是看血红蛋白的浓度,因为比较方便,也可以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来看是否有贫血,以及严重程度的划分,所以最常见的就是看这几项的指标。另外通过血常规不仅仅可以判断是否有贫血,以及是哪种类型贫血,通过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的浓度,可以判断是哪种类型的贫血,这样看分类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种分类,建议疾病也不一样。\n看病以及做分类主要是为了明确诊断早期的干预治疗,比如大细胞性贫血可能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性贫血、肝脏疾病的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也许红细胞的体积,以及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的含量及浓度都是正常范围,但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骨髓病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都表现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红细胞的体积以及血红蛋白浓度都低于正常值,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以及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因为不仅仅要看贫血,还要看贫血的分类,以及导致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导致贫血的疾病里包括几十种疾病,只是把最常见的有可能发病率最高,先进行鉴别诊断以便早期的治疗,就是任何的疾病的治疗,除了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来选择是否支持治疗以外,都要积极的寻找导致贫血的病因,通过病因治疗才能改善预后,或者来评估患者病情预后的最好指标。因为有些疾病可能需要治疗的时间长,有些疾病可能治疗起来难度很大,比如血液系统的疾病,白血病可能需要骨髓移植的治疗,所以要查出病因是什么再评估预后,这都是最有效的指标。
  • 血小板很低是贫血吗(音频)

    血小板很低是贫血吗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血小板低不是贫血。贫血是用血红蛋白的浓度来判断,如果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正常值就提示是贫血,血红蛋白浓度的不同值,对于贫血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评估意义。血小板低可以合并贫血,单纯的血小板低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血小板低同时合并贫血,要了解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温型抗体贫血,还是微血管病性的贫血,如果是微血管病性的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就称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内科的急症,患者可能会表现发烧、意识障碍,以及微血管病溶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一定要早期识别出疾病,早治疗。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行血浆置换,死亡率非常高。如果血小板合并温型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就是库姆斯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n另外,也可能血小板减少的同时会出现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这时可以建议,比如肝硬化的患者可以出现三系减少,以及源于各种血液系统的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出现明显的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白细胞的减少,血液系统的其他疾病也可以见于这些情况。白血病的患者既可以出现白细胞的升高,也可能会有白细胞减少,可能会同时合并有血小板减少以及贫血。所以血小板减低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和贫血同时发生,或者外周血常规里提示三系减少,不同的变化提示不同的疾病,需要完善其他辅助检查来确定。所以要区分出血小板与贫血是不同的两个体系的值,不能互相替代,患者贫血也不一定同时合并血小板少,就像血小板低也不是贫血一样。贫血主要提示血红蛋白低,会影响组织的供氧,血小板低主要以出凝血是相关指标,所以临床意义不一样,出现问题建议及时专科就诊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危害(音频)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危害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巨幼细胞性贫血与其他贫血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常见危害如下:\n1、神经系统的危害:比如头晕、头痛、记忆力的不集中,失眠、耳鸣;\n2、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心慌、呼吸频率的增快,以及部分患者可能诱发心衰的发作、心绞痛的发作、活动耐力的下降;\n3、泌尿系统的危害:比如血尿、蛋白尿,主要表现为可能是以蛋白尿为主。也可能会引起其他的危害,比如月经过多、女性内分泌紊乱,这些都是贫血导致的伤害。\n巨幼红细胞贫血伤害的特征性,如果是维生素B12缺乏,这类患者虽然是良性贫血,但是经过治疗以后,比如血红蛋白已经达到了中度或者以上的水平,贫血纠正了,但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会恢复的更慢,这是巨幼细胞性贫血比较特异的地方,在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异常。另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要注意维生素的补充,主要是叶酸和B12缺乏。叶酸主要在绿叶蔬菜里,一定要注意饮食多样化,有的人偏食,比如只吃蔬菜不吃肉类,有的人可能只吃肉不爱吃蔬菜,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健康出现问题。所以要多吃各种类型的蔬菜,也要吃肉,而且主要以瘦肉为主,鱼类、鸡蛋里都会含有一些维生素B12,瘦肉类要特别强调,可能含有的维生素B12的成分更多。另外鱼也是含量比较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均衡的饮食,会更加健康。有些坏的习惯一定要特别注意,现在有些人为了体重的保持,严格控制饮食,可能会导致各种维生素的缺乏,骨髓造血原料就少了,就会出现贫血,也不乏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为了自身健康,不要想到为了节食或者其他原因而偏食,都可能会给健康造成伤害,所以健康还是第一重要。
  • 贫血和心肌缺血有关系吗(音频)

    贫血和心肌缺血有关系吗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贫血和心肌缺血有关系,既往有心脏病的病人一旦有贫血,达到中度贫血时,可能会使原有的心脏病加重,就会导致比如有冠心病的基础下会发作心绞痛,甚至心梗。所以对于贫血的患者来说,如果既往有心肌缺血病史,建议在轻度贫血以上,才不主张积极的支持治疗,所谓的支持治疗就是输血治疗,如果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90g/L,或者在60-90g/L,可能不主张积极输血,因为输血有风险,但是对有心脏病的病人还是建议积极输血治疗,因为可能会使既往的心肌缺血加重,除了心肌缺血加重以外,也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或诱发心衰,所以贫血导致心脏的损伤呈多方面,不仅仅是缺血的加重,既往有血压改变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血压异常,有的人可能在早期时会出现血压升高或者降低,这都跟贫血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n另外,贫血也会导致其他脏器的损伤,除了心肌损伤以外,也会有神经系统的表现,有的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头晕、头痛,或者耳鸣、视力改变,就是眼花,或者明显的活动耐力下降,这都是贫血导致的神经系统表现,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频率加快,甚至稍微一活动就呼吸困难。也有的人可能会对内分泌以及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食欲下降,或者出现明显的腹胀、进食困难,这都是与贫血相关的损伤。所以一旦贫血,一定积极查出原因是什么以及去积极治疗,避免对脏器造成损伤,就是造成心肌的损伤、心肌缺血的加重,这都有生命危险。大家不要认为这只是贫血而已,实际上贫血只是一种临床表现,背后有很多的疾病可以导致,一定要查出原因。如果疾病为良性,早干预对患者的预后就会有很好的影响,如果是很恶性的疾病,也要早期发现、早期去干预治疗,也会对预后有一个好的影响,所以出现问题及时就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 溶血性贫血治疗(音频)

    溶血性贫血治疗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组疾病,包括红细胞内在缺陷以及红细胞外在因素导致的红细胞寿命缩短,都称为溶血性贫血。治疗上常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常见因素如下:\n一、遗传因素:\n红细胞的内在缺陷,比如红细胞膜的缺陷以及红细胞酶的缺陷,以及由于珠蛋白异常引起的贫血,这些都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贫血。它们的主要治疗,如果出现中度,甚至重度的贫血的时候,需要输血的支持治疗。其它的治疗主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特定的可能合并的症状对症支持治疗。\n二、红细胞外在的原因又分为免疫性的,以及非免疫因素的,常见情况如下:\n1、免疫性因素:它们的治疗都不一样,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主要选择以激素治疗为主,而且有效率也很高,达到90%。如果对激素无效,可以选用其它免疫抑制剂,必要时可以用脾切除术的办法治疗免疫性相关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它主要是指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另外一种类型冷抗体,大多可能都继发于感染相关,所以首选是抗感染的治疗方案;\n2、非免疫因素:病因也很复杂,比如物理和创伤性因素、烧伤、人工心脏的瓣膜都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需要血浆置换,如果是生物因素导致的非免疫性溶血,比如多种感染,包括严重细菌感染,可能都会导致非免疫性的溶血,就需要抗感染的治疗。\n三、其他因素:\n比如药物或者毒物,破坏红细胞引起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可能,主要以对症的支持治疗为主。\n所以关于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一定要找出诊断是什么,通过患者的辅助检查一定要早期明确诊断,根据诊断决策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但任何的溶血性贫血,如果是危重症的溶血性贫血需要支持治疗,就是输血的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的同时去寻找病因。为什么一定要支持治疗,因为机体在危重症或重症贫血会对多脏期造成损伤,不管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不能只等待明确诊断再治疗,可能就会给各个器官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危及生命,所以应该一边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一边的寻找病因。因为有的溶血的病因也很复杂,但一定要配合医生积极找出病因是什么,针对病因的治疗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才能够完全的改善预后。
  • 贫血是缺血吗(音频)

    贫血是缺血吗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贫血就是缺血,因为贫血的时候,血液中的血氧能力降低,而且总血容量的改变也会导致缺血。另外,机体对于贫血的耐受程度有一定限制,一旦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70g/L,就会出现心排血量的改变,就会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缺血、缺氧损伤,也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改变,比如头晕、头痛,有的人会出现耳鸣、乏力,会出现视物改变,这些都是由于贫血以后,机体缺血、缺氧导致的结果。\n严重的贫血也可能会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的增快,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有可能会出现明显的食欲缺乏、恶心、腹胀、腹部不适,有可能会出现肾脏的损伤,以及其他脏器的损伤。对于贫血一定要注意,会导致多脏器损伤。因为贫血本身只是一种临床表现,导致贫血的病因有几十种,会导致机体多器官和系统的不同损伤表现。患者出现贫血一定要及时查原因,早诊断、早治疗,严重的贫血有生命危险。
  • 贫血和来月经有关系吗(音频)

    贫血和来月经有关系吗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贫血可能与来月经有关系。有的患者是由于月经过多就可能会出现贫血,而且没有及时干预,贫血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很重,所以贫血有可能与来月经有关系,但是在月经期间不一定会出现贫血。实际上如果各种疾病导致的贫血,也会出现月经紊乱,会出现闭经、月经过多,所以两个之间有相互关系,但是不一定会成正比的关系。病人贫血就肯定会出现月经紊乱,实际上也不一定,个体化差异对贫血后造成的器官和组织的影响都不一样。\n有的人会出现明显的月经周期紊乱,甚至出现月经多,也会出现闭经,这方面对内分泌影响。有的患者可能没有相应损伤,其他器官损伤会更明显一些,比如心脏损伤、肺损伤,患者的活动耐力下降,会出现明显的头晕、头痛等相关的贫血损害。月经过多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如果注意调理,贫血的程度会很轻,甚至有的患者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如果是月经量很多,没有及时、规范的治疗,就会出现明显的贫血状态。两者之间可能有关系,也可能不相关,就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不管是什么情况,如果月经长期过多,肯定会导致贫血,所以两者的相关性也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系。如果出现贫血或者出现月经过多,都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可以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样就可以改善预后,主要是把对患者的伤害降低到最低。
  • 如何防止妊娠贫血(音频)

    如何防止妊娠贫血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妊娠期间,由于患者饮食结构的改变,或者早孕反应会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就会导致营养素的缺乏,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贫血。如何防止,就是一定要定期产检,早期发现,医生会根据个体反应情况不一样,来补充不同的营养素。因为早期的时候,如果患者饮食好,没有明显的妊娠反应,营养足够就不需要补充营养素。在怀孕的不同时期需要量会增多,比如铁的需要量,叶酸以及维生素B12的需要量都增加,就需要及时补充,必要时需要药物干预治疗,需要补充铁剂,以及叶酸、维生素B12。单纯通过饮食很难能纠正贫血,所以定期产检非常重要,主要是为了早期发现。因为妊娠的贫血可能会出现中度,甚至重度贫血,一旦出现重度贫血,对孕妇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建议早期发现。\n平时注意饮食,就是多吃富含铁的食物,比如瘦肉、家禽的肉、动物肝及血、蛋类等,豆制品含铁量也比较多,但是要看患者肠道吸收的情况来判断。患者说我补了,够不够,不是说补了就一定不缺,所以要看胃肠道功能。另外,吃一些绿叶蔬菜,主要是注意叶酸的补充,还有要注意维生素B12的补充。维生素B12通过食补,主要存在于肉类,比如瘦肉、家禽、鱼、虾,含有的维生素B12会多一些,所以要注意均衡饮食。一旦出现偏食或者明显的恶心、呕吐要和医生沟通,看看是否需要相应的药物来补充,避免出现中度或重度的贫血,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