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波

  • 猝死前人会有感觉吗(视频)

    猝死前人会有感觉吗
    导致猝死有一定原因,所以患者会有相应感觉,具体如下:1、心源性原因:患者可有心前区疼痛,可有肩痛、背痛、牙痛,可为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也可有心慌症状;2、非心源性原因:症状可表现为憋气、呼吸困难,或肺栓塞、电解质紊乱,在发病前有频繁恶心、呕吐。导致猝死原因不同,所以先兆症状不同。部分人觉得猝死前可能无相应症状,主要是患者身边是否有人,另外出现这些症状时是否与人沟通为主要原因。因为猝死并非无原因,任何疾病导致猝死会有相应症状,所以出现胸痛,尤其有基础疾病病人,一定早期就诊,因为有可能为猝死先兆。如果有明显呼吸困难或明显呕吐、腹泻,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均建议及时至医院救治,因为救治延误可耽误患者抢救。如果在院外猝死,复苏成功率较低,所以出现任何明显不适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评估病情,为较安全选择。
    2023-08-03
  • 如何改善易中暑体质(视频)

    如何改善易中暑体质
    容易中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与个人体质有一定相关性,比如不耐热、容易出汗,都是容易导致中暑的主要原因,所以平时要注意锻炼。在夏天的时候,高温高湿的季节要及时补充水分,还要降低劳动强度,注意适当休息,都是避免中暑的前提。平时要注意锻炼,如果体质弱,不耐受高温高湿的环境,也容易出现中暑症状,比如休息不好,可能会出现食欲差、恶心、呕吐,更容易中暑,所以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平时适当锻炼,劳动强度不要过大,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运动量才会比较健康。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的调节,在夏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吃好消化的食物,如果喜欢吃冷食,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一旦出现胃肠道反应,也容易合并中暑,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节。不可能一定会避免中暑,一旦发生明显的中暑症状,要及时就医,这才是比较安全的选择。
    2023-08-03
  • 容易中暑是不是体质差(视频)

    容易中暑是不是体质差
    容易中暑的人不是体质差,主要与环境不耐受有相关性,例如对热、潮湿出现不耐受,都容易出现中暑。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都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例如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中暑症状。因此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时,要特别注意通风,通风可以减少或者避免中暑,如果需要在高热、高湿的环境中工作,大家要注意适量饮水,以及适当地调整和休息,这些都是避免中暑的方法。患者一旦发生中暑,即使只出现轻微的头晕、恶心、呕吐,都需要适当休息、通风、适量饮水,如果症状不缓解,这时建议大家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因为严重的中暑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不能等到高烧或出现意识障碍再就医,否则可能出现习惯性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也会有生命危险。对于老年人和有糖尿病等其它慢性基础病的患者,早期就医才是安全的选择,同时预防也非常重要,夏天时一定要注意预防中暑,以免发生严重的情况。
    2023-08-03
  • 重度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视频)

    重度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重度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具体分析如下:1、症状:重度中暑通常分为热痉挛、热射病、热衰竭,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比如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意识障碍、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表现。肝功能衰竭通常表现为肝酶升高、黄疸,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而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不能将毒素有效排出体外,重度中暑也可能较快出现重度感染,即肺部感染发生;2、治疗方法:重度中暑属于器官性多脏器损伤,治疗方法主要根据脏器损伤程度不同而不同,比如降温,可以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也需要根据感染程度选择应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还有肾功能损伤的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比如床旁血滤、血液透析等相应的治疗方式。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中暑较重要,防永远大于治。
    2023-08-03
  • 中暑能不能喝酒(视频)

    中暑能不能喝酒
    中暑后不能喝酒,中暑一般发生在夏天,比如闷热、高湿 、高温环境容易出现。中暑最早期的症状是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差,所以一定要食用好消化的食物。已经有胃肠道的不舒服,喝酒可能会加重胃肠道损伤。另外大补比如食用油腻的东西,也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患者不舒服。酒精对人体伤害较大,会引起胃黏膜损伤比如糜烂、溃疡、出血。此外还会伤害肝脏,长期反复酗酒会引起酒精性肝硬化,同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改变,比如韦尼克脑病,出现意识障碍。此外长期喝酒的人,可能会在很早年龄就出现痴呆的反应,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喝酒。
    2023-08-03
  • 脖子上一抓一片红红的是不是中暑了(视频)

    脖子上一抓一片红红的是不是中暑了
    颈部皮肤抓痕不提示中暑,两者之间没有相关性。皮肤抓挠后,容易变红,可能与皮肤的角质层变薄及其它的相关因素有关。中暑常发生于夏天的高温、高湿环境,如果不注意通风、饮水,可能会出现中暑。早期中暑的症状可能表现为食欲差、头晕、头痛、睡眠差,中暑没有特异性,主要与季节相关,其他疾病发作时,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症状。患者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诊,由医生判断病因,是否为基础疾病发作导致相应症状。如果患者出现高温、高烧、意识较差、多脏器损伤,排除疾病因素后,应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需及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肾损伤、肝脏损伤,提示病情危重。在特定季节需要预防中暑,多饮水、注意开窗通风、降低劳动强度、适量运动。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患者消化功能减退,需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
    2023-08-03
  • 贫血的分级(音频)

    贫血的分级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贫血的分级是分为四级,主要是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来划分。如果血红蛋白浓度是大于90g/L,但低于正常值,就称为轻度的贫血。血红蛋白的浓度在60-90g/L称为中度的贫血,如果血红蛋白的浓度在30-59g/L提示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的浓度小于30g/L。对于重度以及极重度的贫血患者有生命危险,所以建议有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早去查原因是什么。不要等着疾病严重了再去治疗,会对机体造成多脏器、多器官的损伤。\n贫血只是一种临床表现,导致贫血的原因是有几十种疾病,有的疾病是良性的疾病,不要等着疾病重了再去治疗。通过血常规就可以看判断是否有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还可以通过血常规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在血红蛋白的浓度以及含量来判断贫血分类,比如可以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以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因为不同分类主要的疾病不一样,所以通过血常规里的判读,这些临床指标主要是指导进一步的检查哪些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几十种病里要查出病因,就要细化它属于哪种类型,以便缩小检查的疾病普,主要是为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也是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因为贫血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头晕、头痛,有的人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耳鸣,这些疾病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症贫血也会引起既往心脏病的加重,所以对于不同个体它的病因不一样,基础合并的疾病不一样,需要血红蛋白维持的最低水平也不一样,所以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才是最优的选择。患者一旦出现贫血,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自己根据血红蛋白的分级,或者严重程度的划分来选择是否就医,或者自己根据简单的指示来判断自己疾病的预后,实际上这不科学,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才是最好的选择。
  • 如何从血常规看贫血(音频)

    如何从血常规看贫血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血常规里看贫血指标就是看血红蛋白的浓度、红细胞计数,以及红细胞的比积。最常见的还是看血红蛋白的浓度,因为比较方便,也可以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来看是否有贫血,以及严重程度的划分,所以最常见的就是看这几项的指标。另外通过血常规不仅仅可以判断是否有贫血,以及是哪种类型贫血,通过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的浓度,可以判断是哪种类型的贫血,这样看分类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种分类,建议疾病也不一样。\n看病以及做分类主要是为了明确诊断早期的干预治疗,比如大细胞性贫血可能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性贫血、肝脏疾病的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也许红细胞的体积,以及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的含量及浓度都是正常范围,但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骨髓病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都表现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红细胞的体积以及血红蛋白浓度都低于正常值,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以及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因为不仅仅要看贫血,还要看贫血的分类,以及导致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导致贫血的疾病里包括几十种疾病,只是把最常见的有可能发病率最高,先进行鉴别诊断以便早期的治疗,就是任何的疾病的治疗,除了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来选择是否支持治疗以外,都要积极的寻找导致贫血的病因,通过病因治疗才能改善预后,或者来评估患者病情预后的最好指标。因为有些疾病可能需要治疗的时间长,有些疾病可能治疗起来难度很大,比如血液系统的疾病,白血病可能需要骨髓移植的治疗,所以要查出病因是什么再评估预后,这都是最有效的指标。
  • 血小板很低是贫血吗(音频)

    血小板很低是贫血吗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血小板低不是贫血。贫血是用血红蛋白的浓度来判断,如果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正常值就提示是贫血,血红蛋白浓度的不同值,对于贫血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评估意义。血小板低可以合并贫血,单纯的血小板低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血小板低同时合并贫血,要了解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温型抗体贫血,还是微血管病性的贫血,如果是微血管病性的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就称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内科的急症,患者可能会表现发烧、意识障碍,以及微血管病溶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一定要早期识别出疾病,早治疗。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行血浆置换,死亡率非常高。如果血小板合并温型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就是库姆斯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n另外,也可能血小板减少的同时会出现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这时可以建议,比如肝硬化的患者可以出现三系减少,以及源于各种血液系统的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出现明显的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白细胞的减少,血液系统的其他疾病也可以见于这些情况。白血病的患者既可以出现白细胞的升高,也可能会有白细胞减少,可能会同时合并有血小板减少以及贫血。所以血小板减低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和贫血同时发生,或者外周血常规里提示三系减少,不同的变化提示不同的疾病,需要完善其他辅助检查来确定。所以要区分出血小板与贫血是不同的两个体系的值,不能互相替代,患者贫血也不一定同时合并血小板少,就像血小板低也不是贫血一样。贫血主要提示血红蛋白低,会影响组织的供氧,血小板低主要以出凝血是相关指标,所以临床意义不一样,出现问题建议及时专科就诊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危害(音频)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危害
    讲解医师:吴春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巨幼细胞性贫血与其他贫血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常见危害如下:\n1、神经系统的危害:比如头晕、头痛、记忆力的不集中,失眠、耳鸣;\n2、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心慌、呼吸频率的增快,以及部分患者可能诱发心衰的发作、心绞痛的发作、活动耐力的下降;\n3、泌尿系统的危害:比如血尿、蛋白尿,主要表现为可能是以蛋白尿为主。也可能会引起其他的危害,比如月经过多、女性内分泌紊乱,这些都是贫血导致的伤害。\n巨幼红细胞贫血伤害的特征性,如果是维生素B12缺乏,这类患者虽然是良性贫血,但是经过治疗以后,比如血红蛋白已经达到了中度或者以上的水平,贫血纠正了,但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会恢复的更慢,这是巨幼细胞性贫血比较特异的地方,在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异常。另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要注意维生素的补充,主要是叶酸和B12缺乏。叶酸主要在绿叶蔬菜里,一定要注意饮食多样化,有的人偏食,比如只吃蔬菜不吃肉类,有的人可能只吃肉不爱吃蔬菜,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健康出现问题。所以要多吃各种类型的蔬菜,也要吃肉,而且主要以瘦肉为主,鱼类、鸡蛋里都会含有一些维生素B12,瘦肉类要特别强调,可能含有的维生素B12的成分更多。另外鱼也是含量比较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均衡的饮食,会更加健康。有些坏的习惯一定要特别注意,现在有些人为了体重的保持,严格控制饮食,可能会导致各种维生素的缺乏,骨髓造血原料就少了,就会出现贫血,也不乏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为了自身健康,不要想到为了节食或者其他原因而偏食,都可能会给健康造成伤害,所以健康还是第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