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芳

  • 哪些老年人易患精神分裂症(视频)

    哪些老年人易患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群体较广泛,分布各个年龄段,其中老年群体也占相当的比重,有以下原因的老年人容易患精神分裂症: 1、个性因素:部分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特殊的个性特征,比如特别孤僻、内向、敏感、多疑、脆弱、比较消极或爱幻想等; 2、生理因素:较多老年患者有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本身对患者即为极大的心理考验,尤其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或者是有女性方面疾病的患者,可直接诱发精神分裂症;听觉和视觉方面的障碍容易导致幻听跟幻视,随着年龄增长,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脑梗塞等脑部疾病,此类患者脑中细胞功能的变化也可引起精神症状; 3、社会心理因素:较多老年患者长期孤独、独处,缺乏与人沟通。 因此,导致老年人患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是多方面,子女应多给予陪伴,与其多沟通,关心其心理健康,对容易患精神分裂症的老人需多加关注。
    2023-08-03
  • 双相情感障碍复发表现(视频)

    双相情感障碍复发表现
    复发即疾病经过治疗已经痊愈,但由于种种原因之后又出现症状。如果是已经恢复的患者,出现了以下的情况,则说明病情复发,需要引起重视: 1、躁狂发作时核心症状可以总结为三高一大,即情绪高,即觉得自己非常快乐,见到谁都较高兴,但有个别人表现为非常容易发怒、发脾气;思维活动能力高,感觉自己大脑的反应速度非常快,说话也很多,交流起来滔滔不绝,其他人都插不进话,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活动的行为频次较高,表现为爱管闲事,爱打抱不平,经常与其他人发生冲突,还会制定不切实际的计划,比如要到哪里去当总统,计划一天能赚几个亿,但是做事虎头蛇尾或者是有始无终。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即表示躁狂发作复发。 2、抑郁发作与躁狂刚好相反,抑郁的核心表现主要是三低,包括情绪低落,表现为对原来较有兴趣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思维能力变低,感觉脑子反应速度变慢,讲话的速度也变慢,声音特别轻,回答问题觉得非常吃力;行为活动减少,患者不想出门、不想说话、不想吃饭、也不想工作,甚至连个人基本卫生也不想做,整天只喜欢单独待在一个地方,主要是家里自我封闭。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患者还有三无跟三自,三无即患者感觉自己无任何价值、无能力、无希望;三自表现为非常严重的自责、自罪、自杀。自责即经常责怪自己,觉得自己不好;自罪即在无罪的情况下认为自己有罪;自杀是最严重的症状。
    2023-08-03
  • 双相情感障碍分几种类型(视频)

    双相情感障碍分几种类型
    双相情感障碍是较复杂的疾病,诊断上必须同时满足抑郁发作及躁狂发作这两个标准。双相情感障碍的分型比较多,共有以下九个类型: 1、与躁狂密切相关的三种类型:分别是双相情感障碍轻躁狂;双相情感障碍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2、与抑郁有关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双相情感障碍中度或者轻度抑郁;双相情感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相情感障碍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3、混合发作的三种类型:双相情感障碍混合状态;双相情感障碍缓解状态;未特定的双相情感障碍或其它类型的双相情感障碍。
    2023-08-03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视频)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如下: 1、戒酒:通常应让戒酒者在住院条件下接受治疗,即让患者住院以断绝酒的来源,也有其它支持方法,对于酒精依赖较轻的患者可以一次性戒断;而对酒精依赖比较严重的患者需采取递减法,即逐步减少饮酒量,避免出现突然停酒导致的戒断反应危及身体健康。在住院期间需密切观察和监护患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戒断反应; 2、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出现的相关症状处理,焦虑、紧张的患者可用抗焦虑药;失眠严重的患者可服用助眠药;如果部分患者出现肢体的抽搐,可以肌肉注射安定;但此类药物本身也可引起依赖,故只能短期使用。对于部分兴奋躁动较明显的患者,可小剂量给予抗精神病药,比如氯丙嗪、氟哌啶醇或者安定;另外,可应用促大脑营养代谢疗法,对减轻患者戒酒引起的戒断反应也有比较好的效果; 3、支持疗法:因为多数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均有损害,躯体营养状况也比较差。所以在戒酒的同时也需给予促进神经营养的药物,需补充大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部分患者可能有肝功能异常,还需进行护肝、保肝治疗; 4、行为疗法与心理疗法 :使用戒酒硫、阿扑吗啡等,属于行为疗法中采用的手段,可促使患者建立对饮酒的厌恶反射,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也有助于患者戒酒或者预防复发。
    2023-08-03
  • 癔症发病的原因(视频)

    癔症发病的原因
    癔症发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遗传:根据资料表明癔症患者的近亲属当中癔症的发生率是1.7%-7.3%,比一般居民稍高。其中女性患者的近亲属中发生率约占20%; 2、人格:具有高度的情感性,平时情绪偏向于较幼稚,容易波动或者比较冲动,性格比较激动、任性,且容易急躁、易怒。生活当中敏感多疑,经常因小事而大发脾气或者哭闹无常。情感反应过于强烈,情感转化较快,可以由一个极端转换到另外一个极端。并且通常带有夸张或者戏剧性的色彩,对人对事非常感情用事。该病具有高度的暗示性,患者较容易受周围人的语言、行为、态度等影响,且可产生相应的联想和反应; 3、精神:通常多经历过急性的精神创伤而引起刺激,也有部分患者可能由于持久的难以解决的人际矛盾或者内心痛苦引起。 癔症的发生与遗传、个性特征均有一定关系。在此基础上,当气愤或者是悲哀无法发泄的时候,长期的不悦情绪压制在患者的心中,经常会导致疾病突然发生。
    2023-08-03
  • 癔症性精神病症状(视频)

    癔症性精神病症状
    癔症也称为歇斯底里,是较常见的精神疾病。癔症分为两大类,即癔症性的精神障碍与癔症性的躯体障碍。 癔症性精神病是癔症性精神障碍当中一种特殊临床表现的形式,患者遭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朦胧,意识朦胧即脑子不清楚,感觉模模糊糊,半梦半醒的状态;以及漫游症,即患者发病后无意识到某个地方,表达不清楚或表现为无法完全回忆;或者出现较幼稚或者比较混乱的行为,如哭笑无常;另外,还可能有比较短暂片段的部分幻觉、妄想或者思维方面障碍;部分患者有人格解体,患者还可反复的出现幻想性的生活情景;并且患者对自己的病通常无充分的认识,对疾病也是采取漠然、漠视的态度,无积极的求治愿望。 该病通常发病比较急,可能恢复也比较快,病程较少超过3个星期,患者可以突然之间恢复,恢复以后自述好像做梦后梦醒了。多数患者可能不一定有后遗症状,但是此病受刺激以后容易复发。 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数都具有容易接受暗示的特点,患者本身的性格也有一定问题,如非常喜欢夸张、感情用事或者高度以自我为中心。在此类人格基础上,常由于有精神因素或者不良暗示引发疾病,其症状多变,发生在表演型人格特点的女性比较多见。但诊断癔症性精神病需无器质性疾病的基础,如果本身有脑炎或者有脑部肿瘤表现为癔症样,即无法诊断为癔症,应该诊断为其它疾病。与癔症患者接触时讲话需注意,因为其暗示性很强,经常会接受其他人的暗示或者自我暗示,偶尔可因为暗示出现症状,因此还可用一些比较良好的暗示使其症状消失。
    2023-08-03
  • 神经性抑郁的治疗方法(视频)

    神经性抑郁的治疗方法
    神经性抑郁治疗方法如下: 1、心理治疗: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主要是帮助患者和家属明确疾病的性质,正确对待精神因素,培养患者乐观、豁达的性格,且需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2、药物治疗:传统的抗抑郁药可选择多虑平、阿米替林、丙咪嗪等;新型可逆性的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代表药物是吗氯贝胺,对非典型的抑郁症患者效果较好,实际上抑郁性神经症或神经性抑郁,即为非典型的抑郁。吗氯贝胺虽然效果比较好,但可能会有不良反应,比如轻微的恶心、口干、便秘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此类药包括氟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等;米安色林也属于抗抑郁药,与其它抗抑郁药相比,除抗抑郁外还兼有比较明显的抗焦虑跟镇静催眠作用。部分患者睡眠不好也会用米安色林,可在睡前服用,此药无明显心血管副作用;阿普唑仑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即所谓的安眠药,部分患者除神经性抑郁以外,可能还伴有明显的焦虑、身体方面的不适感或者失眠较为严重,又不能耐受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此时可选择阿普唑仑。
    2023-08-03
  • 老年人抑郁的临床表现(视频)

    老年人抑郁的临床表现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如下: 1、焦虑、抑郁和饥饿混合存在,老年患者的表现与青壮年可能有所不同。不一定能较好地表达情绪不好、悲伤,可能反而会说身体不舒服,感觉非常紧张。有时老年患者躯体的焦虑可完全掩盖抑郁情绪; 2、兴趣减退,老年人抑郁时不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即使参加也体验不到快乐; 3、精力下降,患者感到整天都疲劳,严重时整天卧床,什么事情都需要家人照顾; 4、自我评价很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己有罪,不配活着; 5、自杀观念和行为,此为最严重的抑郁表现; 6、情绪昼夜节律改变,情绪低落有一定规律,比如早上情绪最低落,到下午、傍晚时又感觉稍微轻松一些,但每天重复出现。 除上述心理方面的表现,患者还可能伴有躯体方面的症状,可涉及到各个系统,比如心血管系统,可能有心慌、气短、胸闷情况;消化系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胸闷腹胀、胃口不好、反酸、肚子疼、便秘、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睡眠困难,整个晚上做噩梦或者整个晚上根本没睡,有睡眠缺失感,最典型的症状是早醒,即患者可能凌晨2-3点钟醒来,之后就无法入睡,陷入今天如何度过的痛苦绝望当中;植物神经系统的表现,如头痛、头晕、心慌、四肢麻木、感觉异常、出汗很多,或者身体中有一股气在流窜等;认知功能方面的障碍,大约80%的患者有记忆力减退,另外,还有计算力、记忆力、判断力、理解能力等下降,此类情况并非痴呆,而称为抑郁性假性痴呆。 因此老人抑郁症状较多,但最严重的表现是自杀行为,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高度重视。
    2023-08-03
  • 精神分裂怎么检查(视频)

    精神分裂怎么检查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确,常起病于青壮年的重性精神疾病,检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一般体检与神经系统检查:需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还需检查有无严重感染,有无严重躯体疾病,有无颅脑等外伤病史和证据;重点还需进行神经系统方面的相关检查,主要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若为老年患者,最好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 2、精神检查:由精神科医生检查,主要为医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观察患者外表、行为、言谈、情绪状态以了解患者的感知觉、认知功能、情感活动、自制力、行为等;如果患者较难合作,则需观察外在的仪表、言语、表情、动作、行为等; 3、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脑电图等; 4、心理测评:即心理测验,如常用的精神病简明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人格测评等,由此明确患者的症状、性格特征,对做出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2023-08-03
  • 什么是群体性癔症(视频)

    什么是群体性癔症
    群体性癔症又称群发性癔症,是由强烈的情绪感反应或者心理暗示激发的精神障碍,多见于情感不稳定的少年、儿童,小学生最多见。其发生通常有一定原因,如在特定背景下,由于集体接触某些生疏物品、药物、某种食物或吸入某种气体或耳闻目睹某些恐惧的情景后诱发。比如某个小学生食用某种食物感觉恶心、肚子痛,开始时怀疑是否食物有问题,后来他身边的人听说这件事情后也出现类似的症状,也就是一个班的人可能都会出现相似的症状。 群体性癔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通常无特别的躯体症状。但患者会根据当时的诱因出现相类似的症状,较常见的症状有情感爆发、意识朦胧、行为比较冲动;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某个肢体疼痛、腹痛、恶心、腹泻等。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