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杀协议”:你死你的,与我无关!

发布时间:2023-09-25 19:28 阅读:加载中...

医学百科视界导读:马龙生一名富士康员工称,“十一跳”后,他收到了两封公开信,一封来自郭台铭,另一封以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名义发出,大意为,今后员工再发生跳楼自杀等事件,本人或家属......

马龙生

一名富士康员工称,“十一跳”后,他收到了两封公开信,一封来自郭台铭,另一封以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名义发出,大意为,今后员工再发生跳楼自杀等事件,本人或家属绝不向公司提出法律/法规之外过当诉求。要求每位员工均须签字。

发生了“十一连跳”,原因众说纷纭。跳楼者遗书均称自杀是因为心理压力大,感到现实与期望差距较大;资方又坚称富士康绝非“血汗工厂”,并邀请媒体参观;政府相关部门也纷纷介入调查。有人认为,富士康提供给员工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说不上最好,也决不能算最坏,每天上千人排队求职,足以说明这家企业和“血汗工厂”不沾边。但是,说这话的人,不太可能真正理解什么才叫“心理压力”,什么才叫“现实与期望差距”。如果我们不能设身处地站在当事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所有的结论都不会准确。

员工的心理压力来自哪里?在一切都向经济利益倾斜、社会建设长期积弱的大环境下,利益的链条决定着资本的强势,而员工的价值,也必然在老板的“投入产出比”中,处于“一般生产资料”的地位——把人当做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干活机器。

富士康“说不上最好,也决不能算最坏”的待遇是什么?是基层员工基本工资仅为每月900多元,大多数收入来自每天不少于4小时的加班,且每月只能休息两天。这样的强度,很难不产生长期的心理疲劳,恐怕也大大超过员工应聘时的承受预期,再加上整天生活在室友来去匆匆、形如“大车店”般的员工宿舍,员工之间没有充分的交流,心理问题得不到宣泄,悲观厌世的情绪又怎么能不漫延?

员工跳楼接二连三,焦头烂额的企业高层虽然开始了对员工的安抚,但是这份“不自杀协议”却让人有一种很怪的感觉。其一,公司的责任义务并不明确。“非公司原因导致”、“公司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谁来认定?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过激”?“公司名誉受损、给生产经营秩序造成困扰”如何量化?都只是很虚的概念。其二,更让人心寒的是,如果发生了自杀,当事者死亡,死人成了违约者,再来追究违约责任虽然已没有意义,但是死人生前签的字,却可以约束死者家属的维权行为。透过这份协议,我们看到的依然还是“你死你的,与我无关”式冷漠。

最新心理减压

  • 压力大容易出现哪些不良心理问题
  •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 “不自杀协议”:你死你的,与我无关!
  • 怎样安度职场“29岁现象”
  • 广州一学生课间打闹遭90后班主任掌掴
  • 富士康员工死亡记录(截至5月27日)
  • 24日郭台铭首谈“十连跳”:并非要钱不要命
  • 职场如狼处世哲学
  • 富士康再次发生员工跳楼身亡系半年来第12例
  • 富士康25日发生今年第11宗员工坠楼事件
  • 深圳调查组进入富士康调查员工连续跳楼事件
  • 压抑不良情绪或转换为皮肤瘙痒
  • 《阿凡达》催生了职场“翘班族”
  • 女职工心理压力明显大于经济压力
  • 白领“晒秘密”解压引众多偷窥者
  • 白领减压崇尚晒秘密
  • TTM技术扫除“捏捏族”的心理压力
  • 都市白领“暴走族”走通宵减压
  • 大梅沙心理游戏为边防武警减压
  • 女白领患焦虑症每月昏厥五六次心理患者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