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血症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型有什么症状(视频)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型有什么症状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通常有以下几种:1、尿液症状:是最典型症状,会出现尿量改变,常表现为尿量减少,甚至出现少尿、无尿、尿颜色变深,会有泡沫尿;2、消化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吃不下东西;3、电解质紊乱:出现高钾血症的风险比较高,出现高钾血症时,会有口唇发麻、舌尖发麻,及心律失常的改变;4、心衰发生率增大:此类患者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时,容易并发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5、其他症状: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最多见的类型为Ⅰ型RPGN,表现为抗肾小球基底膜病,除肾脏损害外,可以出现呼吸道症状,如胸闷、憋气、咯血等,出现贫血较明显,疲乏无力、面色不佳,查血色素下降。
    2023-08-01
  • 儿童肾功能衰竭有哪些症状(视频)

    儿童肾功能衰竭有哪些症状
    儿童患肾功能衰竭,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少尿、水肿:水肿一开始主要表现为眼睑和双下肢的凹陷性水肿,之后逐渐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会出现酸碱失衡,主要会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2、肾性贫血:儿童的血红蛋白下降,乏力、食欲下降,出现面色苍白等;3、心血管功能异常:表现为高血压、心律失常等;4、消化系统异常:儿童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腹部不适、腹痛等。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回事(视频)

    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回事
    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1、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造成体内含氮废物的蓄积、水钠潴留,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血压升高、少尿,甚至无尿以及消化道症状;2、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肾功能逐渐下降,不能满足机体代谢废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需要,患者有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厌食、纳差,可以出现水钠潴留、水肿,高血压严重时还可以出现心衰、贫血,以及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引起慢性肾衰竭的疾病,除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还有其他继发的肾脏疾病,比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视频)

    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严重并发症为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对心脏有毒性,达到6.0-7.0mmol/L以上时,可以造成各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可能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要尽快就诊医院进行血液滤过。 少尿期患者在饮食上面需要注意,比如橘子、香蕉等含钾量高食物应尽量少吃,同时要少用保钾类利尿剂、螺内酯保钾利尿剂,更容易造成血钾升高。去了医院以后可以进行血液透析,同时输液治疗,用葡萄糖、胰岛素,葡萄糖酸钙,以及碳酸氢钠类药物降低血钾,使患者血钾降至正常。最重要一点为,患者应定期复查血钾水平,预防血钾升高。
    2023-08-01
  • 肌酐700需要透析吗(视频)

    肌酐700需要透析吗
    若患者肌酐达到700μmol/L,且已经出现尿量减少、反复心衰、肺水肿等情况,建议尽早做透析。如果肌酐700μmol/L,但患者尿量正常,也没有任何不舒服反应,比如未出现水肿、高钾血症、恶心、呕吐等,则可以适当延长透析时间。如果肌酐700μmol/L,患者有慢性肾衰竭等原发病,且经评估后没有逆转可能,则应提前做好透析准备。 慢性肾衰患者除了要进行降毒素、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等一体化治疗外,医生还要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患者更适合做哪项透析。如果患者更适合做腹膜透析,则应积极提前评估患者尿量、一般状况,再告诉患者做腹透以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无菌操作观念等。如果患者更适合做血透,肌酐在700μmol/L的指标,应提前做好通路准备,比如动静脉内瘘。实际在临床上,虽然患者肌酐值是400-500μmol/L,但属于慢性肾衰竭,要提前开始做动静脉内瘘手术,以免肌酐值升高,或者病人出现不舒服症状及合并症。如果通路已经成熟,可直接开始透析。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后果(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后果
    无论是肾性因素,还是肾外性因素,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在体内,其共性均表现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尿毒素的堆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后果,也与以下几种因素相关:1、水分:如果过多水分在体内进行潴留,即不能通过尿液排除时,可以出现水肿,严重时,可以表现为肺水肿,以及急性心功能衰竭的状态;2、电解质:最常见的后果,是可以出现高钾血症和严重的酸中毒。而高钾血症和严重的酸中毒,可以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严重的酸中毒,还可以引起血压下降、引起凝血功能障碍;3、尿毒素:尿毒素的堆积,主要表现为肌酐、尿素氮等无法通过尿液进行排除,可以引起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皮肤瘙痒。过多尿毒素的堆积,还可以引起出现尿毒症性脑病。因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后果,皆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尿毒素的堆积等,引起内环境的严重紊乱相关。针对其治疗,可以通过内科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胃肠道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方法,重建内环境,清除体内过多尿毒素,能够保障生命安全。
    2023-08-01
  • 尿毒症不透析会怎么样(视频)

    尿毒症不透析会怎么样
    若患者已到达尿毒症阶段,不进行透析可以引起不良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常见原因包括突然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明显电解质紊乱,比如高钾血症。肾脏是排出毒素、水分的器官,患者进入尿毒症阶段肾功能消失,此时无法排出体内过多水分、毒素,包括小分子物质、中分子物质。如果患者体内水分过度积聚,造成血容量明显增加,则会出现心力衰竭,甚至诱发心肌梗死。而患者体内毒素需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若肾功能受累,则使得肾脏排毒功能下降,造成肌酐、尿素等中分子毒素无法排出。另外,如果患者体内出现离子损害,比如高钾血症,钾需经过肾脏排出,若血钾>6.5mmol/L,可以引起心脏的突然停跳。因此,尿毒症患者需规律进行血夜透析,尽量保证3次/周且4小时/次,即可延缓患者慢性肾脏病的发展、避免心脑血管并发症、延长生命时限、提高生活质量。
    2023-08-01
  • 肾衰竭病人的饮食(视频)

    肾衰竭病人的饮食
    肾衰竭病人的饮食可以总结为五低一高,五低即为低盐、低脂、低蛋白、低钾、低磷,一高即为高维生素。具体如下: 1、低盐饮食是因为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水钠潴留、高血压现象,需限制钠盐摄入; 2、低脂饮食是因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高脂血症现象,因此脂质摄入也需严格限制; 3、低蛋白饮食指提倡优质蛋白、低蛋白饮食,保持体内低尿素氮产出。同时需避免体内肌肉或正常的蛋白发生降解,维持较低的正氮平衡,此外需保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及其它正常蛋白代谢功能; 4、低钾饮食是因为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属于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关键因素; 5、低磷饮食是因为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可出现钙磷代谢的紊乱,即高磷,低钙现象,因此建议患者低磷饮食,但需注意钙的补充; 6、高维生素饮食,尤其强调活性维生素D3的补充。肾功能衰竭后,维生素D3无法在肾脏进行羟基化的活性激活,因此需要补充活性维生素D3以拮抗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骨病。 肾衰患者应遵循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原则,目的为延缓肾脏功能衰竭,提升生存期。临床上需根据患者不同病情,进行相应调整并定期复查。
    2023-08-01
  • 血液净化紧急透析指征(视频)

    血液净化紧急透析指征
    血液净化包括较多的治疗方式,其中血液透析最为常见。血液透析的紧急指征包括如下几点: 1、急性肾衰竭:无尿达到48小时以上。无尿本身不会导致较重问题,但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如严重高钾血症、水钠潴留等; 2、严重水钠潴留: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体内多余水分、毒素无法排出,大量积聚在体内,可能出现脏器水肿。若出现肺水肿,则会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若水分大量积聚在循环中间,则会出现充血性心功能衰竭以及严重高血压; 3、严重高钾血症:即血钾水平超过6.5mmol/L时需紧急透析。当出现高钾血症时,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直接停跳; 4、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即动脉血pH值<7.2或碳酸氢根水平<12mmol/L时,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5、严重氮质血症:即患者具有严重肾功能衰竭,导致大量毒素在体内积聚无法排出; 6、中毒:包括由于外来毒素导致中毒。若毒素未清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或对脏器造成严重损害,此时可考虑紧急血液透析。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视频)

    慢性肾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以出现恶心、纳差、厌食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贫血、水肿、心衰,有时可以合并高钾血症和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或钙、磷代谢紊乱,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低钙血症、高磷血症。肾脏的代偿功能比较强大,肌酐水平升高提示肾脏功能受损超过50%,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没有最早出现的症状,有慢性肾脏基础病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定期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目前肾功能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治疗措施。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药物潴留,胰岛素排出体外的时间延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甚至出现低血糖。因此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要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并发症。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