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凹陷症

  • 颅底凹陷症有什么症状?(音频)

    颅底凹陷症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底凹陷常常会造成后颅窝的容积相对狭小,所以常常会压迫后颅窝以及枕骨大孔附近的神经结构,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常见的症状有颈神经根的刺激症状,表现为颈枕部的慢性疼痛、感觉减退、上肢麻木、肌肉萎缩、腱反射降低或者消失。后组颅神经受累症状主表现为声音嘶哑、舌肌萎缩、言语不清和吞咽困难等。颈髓和延髓受压症状,常常会出现四肢乏力、瘫痪、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吞咽和呼吸困难等。脑部的症状常表现为眼震、小脑性共济失调、椎动脉供血障碍所引起的这种症状。患者可以出现眩晕、视力障碍、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患者可以出现剧烈的头痛,甚至因为枕骨大孔疝而出现呼吸停止。
  • 颅底凹陷症怎么治(音频)

    颅底凹陷症怎么治
    讲解医师:杜晓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颅底凹陷的病人如果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无需特殊治疗。但要防止颈部外伤,禁忌做颈部按摩以及强制性的颈部旋转活动,以防止出现突然的延髓压迫呼吸中枢造成衰竭,如病情逐渐进展可以观察随访,进展明显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小脑以及延髓和脊髓的压迫,扩大后颅窝的体积达到小脑延髓和脊髓减压的目的。手术一般取侧卧位,做后枕正中切口,一般要做枕骨广泛切除,根据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情况,咬除颈椎相应节段的棘突和椎板,达到减压的目的。
  • 颅底凹陷症的症状(音频)

    颅底凹陷症的症状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底凹陷是指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骨质向上陷入颅腔,迫使其下方的寰枢椎升高进入颅底,可以合并这个区域的骨骼发育异常或其他异常,还可以合并神经结构畸形,例如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和脊髓空洞等。单纯的颅凹陷,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而如果颅底凹陷合并了上述神经结构畸形和异常,患者可以出现节段性分布的痛温觉障碍,以及触觉和深感觉保留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个别严重的患者,还可以出现手部掌间肌和鱼际肌的萎缩。
  • 颅底凹陷症的治疗方法(音频)

    颅底凹陷症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底凹陷症是枕骨大孔区的先天性或者继发性的骨畸形,没有特殊的药物治疗,其治疗多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对于隐性的颅底凹陷症,即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者,嘱患者防止外伤,一般不需手术,需要定期复查。对于显性的颅底凹陷症,即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压迫症状者应行手术,手术的目的解除神经受压。在麻醉或者安置手术体位时,要避免头部过伸,加重对延髓的损害而导致呼吸停止或者死亡。手术时要做枕下的广泛减压术,必要时还要切除第1-3颈椎的椎板,并且要在显微镜下切除硬脑膜以及硬膜下的粘连,最后以自身的筋膜或者人工硬膜整形、扩大、修补硬脑膜或者硬脊膜。
  • 颅底凹陷症(音频)

    颅底凹陷症
    讲解医师:郐国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颅底凹陷症主要是由于个体在发育过程中,颅颈交界区域各种发育畸形造成颅底扁平、内翻、齿状突脱位、内陷、小脑扁桃体疝等,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压迫脑干、脊髓,从而引起各种神经症状的神经脊髓综合症,发育畸形主要是以枕骨大孔为中心,正常情况下枕骨大孔、脊髓上端在此与延髓相连,如果该部位发生了畸形,肯定会引起脑干、脊髓受压,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由于颅底凹陷症的形成原因不一样,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在确定手术治疗方案时,一定需要清楚的认识颅底凹陷症的病理解剖学特点与差异。
  • 颅底凹陷症怎么治疗(音频)

    颅底凹陷症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赵文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底凹陷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畸形,具体如何治疗,还是要看是否出现症状。如果没有什么症状表现,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平时继续观察就可以了。但是,有一些颅底凹陷症会导致出现小脑扁桃体下疝,压迫脑干可以导致脊髓空洞症等。如果有这些状况,就需要进行治疗。颅底凹陷症通过药物治疗和其他保守治疗方法是没有什么用的,这种情况只能通过手术处理。如果是小脑扁桃体下疝比较严重,需要将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切除。另外,需要做后颅窝减压以及硬脑膜扩大修补,能够解除对于脑干的压迫、缓解症状,也能够使已经出现的脊髓空洞症减轻和恢复。
  • 颅底凹陷症诊断标准是什么(音频)

    颅底凹陷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讲解医师:赵文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底凹陷症大多数是先天发育形成的,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枕骨大孔区的骨质发育异常有关系,主要是压迫周围的脑干以及延髓,从而引起各种症状。对于颅底凹陷症,进行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需要进行相应的测量,其中最常用的是钱氏线,也就是腭枕线,需要进行头颅的侧位片检查,从硬腭的后缘向枕骨大孔的后上缘做连线,这条连线就称为钱氏线。在正常情况下,齿状突在这条线3cm以下,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制,就可以诊断为颅底凹陷症。除了钱氏线以外,还可以测量麦氏线,也就是基底线,从硬腭的后缘向枕骨的鳞部最低点做连线,如果是正常的,齿状突不应该高出这条线6mm,如果超过这个数值也可以进行诊断。颅底凹陷症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症状,如果是轻微的没有明显症状,可以继续观察,如果是症状严重,需要通过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