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

  • 静止性震颤怎么回事(音频)

    静止性震颤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袁俊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如果患者为中老年人,大多数是由于帕金森所引起。帕金森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大多数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病变主要累及锥体外系统。患者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早期患者可以出现静止性震颤,多数患者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可以表现为规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对掌运动,一般情况下患者的震颤于安静时出现,紧张时加剧,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肌张力的异常,可以表现为屈肌张力和伸肌张力同时升高,也可能会出现运动迟缓。晚期患者主要表现为姿势步态的异常,可以出现慌张步态,患者一般表现为走路时走小步,步伐越来越小,容易跌倒。如果患者为年轻人,也有可能是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也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一般是由于铜代谢异常而引起。患者可以出现静止性震颤,多数患者于精神紧张时震颤加重,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眼角膜有KF环,病变同时可累积肝脏和豆状核,必要时应检查肝脏或者脑部核磁明确诊断。
  • 头部轻微震颤怎么回事(音频)

    头部轻微震颤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唐黎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头部轻微震颤最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特发性震颤,这种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部分患者有类似家族史,患者常有头部不自主轻微摇动,自己无自觉,都是家人发现,有时也有手抖,处于某一位置时明显,运动和静止时消失。2、帕金森病,多见于老年患者,患者头部为静止性震颤,有时伴有双上肢静止性震颤及舌肌震颤,同时还会有肌张力增高,为齿轮样或者铅管样,并且有行走时的步态异常。3、酒精性震颤,如果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常会出现不自主运动,不能自控。4、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见于年轻患者,典型甲亢病史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完善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即可鉴别。
  • 手震颤是什么病(音频)

    手震颤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杨立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大庆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导致患者手震颤的疾病是很多的,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还有就是颤抖发作的形式来进行分析。比如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要考虑到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这些疾病。帕金森病是属于老年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患者除了会有手震颤,静止性的震颤问题,还会有步态的迟缓、肌张力的增高等问题,严重的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比如患者会有便秘问题。还有就是要考虑特发性震颤,主要是患者在精细动作的时候会出现更加明显。当患者情绪紧张或者是激动的时候,手震颤的症状会有加重。还有系统性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增高,会有双手不自主的抖动,但是同时可能伴有一些高代谢的症状,比如患者吃饭的时候比较多,体重下降,容易出汗、心慌。
  •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是什么(视频)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是什么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包括以下几点: 1、运动迟缓:指在运动的过程中,动作幅度减小、缓慢以及迟疑。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动作变慢,穿衣服、系扣变慢、走路等日常行为变慢; 2、静止性震颤:指身体肢体在静止的状态下出现不自主的抖动,一般是每秒钟4-6次。典型的是搓丸样震颤,像搓小药丸一样,或者叫点钞样震颤,像数钞票一样。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的特征,很多帕金森患者最早是通过震颤识别出疾病的。震颤在提重物时反而会缓解,在静止紧张的时候会出现震颤幅度的增加。很多患者在行走的时候,手不自主震颤的幅度和频率会增加,是静止性震颤; 3、肌强直:很多患者出现四肢僵硬,不能放松,或者后脑勺疼,肩膀、腰背部非常硬,都是帕金森的症状,叫肌强直; 4、步态的异常和平衡的障碍:很多患者走路的时候不是挺胸抬头,身体前倾、小碎步是帕金森常见的一种步态的障碍。有些病人到了中期以后会出现平衡障碍,走路不仅走得慢,而且不稳,越是到狭窄、黑暗和嘈杂混乱的地方越不敢走,和人擦肩而过的时候容易失去平衡摔倒。 所以,帕金森病常见的运动症状包括运动的迟缓、静止性的震颤、肌肉的强直以及步态平衡障碍。
    2023-07-31
  • 耳平衡引起眩晕的症状(视频)

    耳平衡引起眩晕的症状
    耳平衡引起的眩晕,临床上称为前庭性眩晕,主要的症状如下:1、视物旋转:患者可能有闭目后自身旋转的感觉,或患者自身没有运动而出现自身运动的感觉,或自身有运动而产生与之不对称的扭曲运动形式;2、空间定位障碍:部分患者伴有空间定位障碍,但一般没有意识障碍;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伴有眼球震颤、出汗、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症状;4、耳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还伴有耳鸣及听力下降。耳平衡引起的眩晕,在临床上见于多种疾病,如突发性耳聋,伴有眩晕、耳石症引起的眩晕。另外还有美尼尔综合征,以阵发性的旋转性眩晕为主,并伴有耳闷、耳内胀满感及波动性听力下降。而前庭神经元炎引起的眩晕,多为病毒感染所致。通常不同性质的眩晕,治疗原则不同,建议耳平衡引起的眩晕患者及时就诊,尽快明确诊断,以做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2023-08-01
  • 头部眩晕怎么回事(视频)

    头部眩晕怎么回事
    引起头部眩晕的常见病因如下: 1、外周性疾病:即耳部疾病引起头部眩晕,占70%左右,主要是耳朵前庭器官引起强烈旋转性眩晕,如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眩晕主要特点是头部运动到某一位置,会突发引起旋转性眩晕或视物旋转,同时伴有眼球震颤,部分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患者晨起时发作明显,起床、躺下或翻身引起强烈眩晕。此外,梅尼埃病主要表现眩晕、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四个症状反复发作导致患者内耳膜迷路积水,形成旋转性眩晕;2、中枢性疾病:多见小脑出血或梗塞,导致患者出现眩晕。
    2023-08-01
  • 什么是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视频)

    什么是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为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这种情况是脑干梗死当中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也属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把脑可以分成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和脑干,脑干又可以分为中脑、桥脑和延髓。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由于延髓背外侧损害引起,脑的各部分都有相应脑血管供血,延髓背外侧的血液供应一般都来自小脑后下动脉,动脉如果缺血会导致延髓背外侧神经细胞缺血受损而出现一系列表现。延髓背外侧有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受损会出现眩晕,伴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有时因为延髓受损,还会出现顽固性呃逆。此外,还有交感神经纤维,交感神经纤维受损以后会出现霍纳氏综合征,表现为一侧眼裂变小、瞳孔变小,还有额部少汗。 延髓背外侧损害还会影响到脊髓的小脑联系纤维,会出现同侧小脑共济失调,身体走路时会倾斜。还有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团受损会引起病人面部疼痛和麻木,还有感觉受损。另外,神经核团控制吞咽、发声等,受损还会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甚至还有味觉受损和软腭麻痹。除此之外,可能病人还会出现交叉性肢体痛温觉减退和轻度无力等,这一系列症状叫做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2023-08-02
  • 帕金森引起的神经痛怎么解决(视频)

    帕金森引起的神经痛怎么解决
    帕金森是老年人很常见的现象,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的疾病,帕金森除了经典的震颤、僵直、僵硬以外,还可以出现疼痛,这种一般都出现在患者的晚期,即帕金森病的晚期。早期的时候一般不发生非运动性的症状,都在中晚期发生。可以分为很类型,可以是肌肉僵直性疼痛、神经根痛、中枢性疼痛,还有患者难以表述的全身不适疼痛。这些疼痛,从治疗上,首先是帕金森病的治疗,可以对症使用镇痛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帕金森病的多巴胺类药物和镇痛药物之外,作为中晚期帕金森的患者,还可以考虑采用神经电刺激。神经电刺激是用非常微小的针,大概1mm左右的针电极,置入到神经核团里,进行持续的电刺激,调控神经功能。深部电刺激,简称DBS,在针对帕金森病治疗里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虽然不能根治疾病,但是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运动性症状里,震颤和僵直能非常有效地得到改善,甚至可以让患者获得完全正常的生活状态,对疼痛依然也有效果。这些患者也可以考虑用生物电刺激的方式进行治疗。
    2023-08-02
  • 什么是静止性震颤(视频)

    什么是静止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主要见于帕金森综合征,主要由于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造成手部搓丸样运动,包括部分肢体震颤症状。此类疾病经临床规范治疗后,可得到较好控制,如美多芭类多巴胺药物的应用。若患者经3-5年,甚至10年以上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则可选择手术治疗,亦可对疾病有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并且由于此类手术临床应用较多,其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2023-08-02
  • 四肢震颤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四肢震颤的原因有哪些
    四肢震颤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神经变性疾病或某些药物副反应等,具体如下:一、疾病因素:1、帕金森病:中老年起病的患者可能存在明显四肢震颤,且震颤幅度较大,频率通常为3-5Hz。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有肌强直及行动迟缓,晚期可能合并姿势及步态异常;2、原发性震颤:即特发性震颤,通常在青少年或中年起病,患者四肢对称起病,震颤幅度较小,但频率较高,可能合并头部震颤,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阿尔马尔有一定治疗效果;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以引起患者四肢震颤;4、其他疾病:如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可能合并有四肢麻痹的症状。二、药物因素:患者长期服用胃复安、氟桂利嗪或利血平等多巴胺的耗竭剂,可能出现四肢震颤的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