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

  •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音频)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
    讲解医师:赵宏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心血管内科
    阵发性房颤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的治疗首先应该查找原因,部分阵发性房颤患者都合并有甲亢,这时最好将甲亢治疗之后,再观察房颤发作次数。如果阵发性房颤患者没有发现明确的诱因,阵发房颤治疗可以采取两种方式:\n第一、口服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是最常用的治疗房颤的药物,同时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是为了防止房颤引发血栓。\n第二、阵发性房颤还可以通过做心脏射频消融术来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成功率高达70%。由于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心脏腔室不是很大,这时候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有治愈的可能性,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推荐射频消融术治疗。
  • 二尖瓣狭窄的早期症状(视频)

    二尖瓣狭窄的早期症状
    二尖瓣狭窄早期症状为活动后胸闷、心慌,与心功能不全症状相似,临床认为症状的轻重、出现的早晚与工作方式、工作环境有关。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经常坚持体育锻炼者,症状出现相对较早;活动量相对较小者,症状出现相对较晚。尤其近年来重体力活减少,生活轻便、简单,多数患者早期无任何不适,仅有阵发性房颤。建议反复多次出现胸闷、心慌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健康人群也应定期体检。
    2023-07-30
  • 心律失常吃中药管用吗(视频)

    心律失常吃中药管用吗
    心律失常应用中医药治疗一般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窦性心动过缓:应用中医药方法可以起到提高心率的作用; 2、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早搏、阵发性房颤等,应用中药方法也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阵发性心动过速:使用中药效果不佳,采用射频消融效果更好,可使疾病得到根治; 4、房扑或房颤:应用中药方法使心率更加稳定,减少阵发房颤的发生次数; 5、房早或室早:中医药方法可减少早搏次数,减轻心慌、心悸的症状。
    2023-07-31
  • 目前房颤治疗方法(视频)

    目前房颤治疗方法
    房颤(心房颤动)目前的治疗方法是消融治疗,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具体措施如下:一、内科导管消融:目前常用介入微创的治疗方法,工作原理是通过股静脉穿刺,经导管送入心脏,对病变基质进行热消融后,将病变基质进行根除,治愈房颤。目前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成功率已接近80%以上,对于持续性房颤等比较严重的房颤,能够达到接近60%成功率,可经过多次消融后达到大幅改善,甚至治愈房颤;二、外科消融治疗:在房颤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合并疾病较多,房颤病变机制较重,通过内科治疗,预期效果较差,可以采用外科消融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开胸消融:主要用于本身合并外科疾病,如冠心病患者,需要搭桥,或心脏瓣膜病需要进行换瓣,以及瓣膜修补患者,同时可以在搭桥、瓣膜置换、修补的同时,进行房颤的外科消融;2、微创胸腔镜消融:主要是用于治疗左心房较大,病变持续时间较长,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三、药物治疗:主要进行病因治疗,如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因进行治疗,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普罗帕酮、倍他乐克、索他洛尔,以及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多的胺碘酮 ,对于某些房颤预期栓塞风险较高的患者,可应用抗凝剂,减少栓塞事件。
    2023-07-31
  •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什么(视频)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什么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是目前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微创介入手术,是通过静脉血管穿刺,将射频消融导管和标测导管送入心脏,寻找引起房颤的病变机制,然后通过高频电流将病变的机制进行消融治疗,根除病变机制。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目前是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内科介入方法,不同于外科开胸手术,或者经胸腔镜射频消融手术,主要优势在于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手术的成功率达到70%-80%,比较严重的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手术成功率接近60%,因此目前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方法是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主要应用于部分阵发性房颤的病人,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减轻房颤所引起的胸闷、心慌等情况,对远期预后有较好的作用。部分持续性房颤的病人经过导管消融手术之后,可以有效改善心闷、心慌的症状,可以转复为正常心律。对于某些心力衰竭的病人,可以进一步改善远期预后,降低死亡率。
    2023-07-31
  • 房颤能治好吗(视频)

    房颤能治好吗
    房颤(心房颤动)属于老年退化性疾病,治愈率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应根据类型进行分析。心房颤动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阵发性心房颤动:来自肺静脉或上腔静脉局部异位心脏导致的心房颤动,通过射频消融导管消融,达到根治,成功率能够达到80%以上;2、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病机制比阵发性房颤的发病机制复杂,如果患者合并基础的心脏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疾病等,患上述疾病后心房病变机制较重。患者进行肺静脉隔离治疗,不能提高持续性心房颤动治疗的成功率,可能在肺静脉隔离基础上,要增加其他线性消融或机制改良术式。目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较不理想,手术成功率在60%左右,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2-3次以上的手术治疗,进一步改善远期预后。对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导管消融手术是一线、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到医院就诊,医生根据情况,选择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方案。
    2023-07-31
  • 房颤一定要做手术吗(视频)

    房颤一定要做手术吗
    如果想要根治房颤,一定要进行手术治疗。病人如果是阵发性房颤,最好做导管消融手术根治。如果是持续性房颤,时间非常长或者心房已经很大,做导管消融手术效果不好,没办法的情况下可以放弃此种治疗。 经过动物试验和在人体上发现,房颤发生原因主要是肺静脉有快速紊乱的电信号传到心房,干扰心房正常收缩,引起心房颤动。通过药物治疗很难抑制电信号传到心房,所以发明射频消融或者冷冻消融,这种导管消融可将肺静脉和心房隔离。隔离后肺静脉快速紊乱的电信号就不能再传到心房,这种原因引起的房颤就能根治。 如果医生觉得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就尽量选择手术,因为导管消融是一种根治性治疗。大部分病人想通过吃药根治房颤,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药物能根治房颤。
    2023-07-31
  • 得了房颤该怎么治疗最好(视频)

    得了房颤该怎么治疗最好
    目前按照国际和国家的分类,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或者长程持续性房颤,比如阵发性房颤推荐首先采取射频消融,一般80岁以下若能够耐受微创手术,建议接受射频消融,其为最根本的治疗,手术以后患者的房颤的治愈率可以达到80%以上。部分患者对进行介入手术存在恐惧,不敢接受,想要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房颤存在短暂效果,但最终的结局则是失败。 房颤患者较为痛苦,会出现心慌不宁、胸闷、心悸,情绪烦躁,甚至血压低、感到疲倦。如果是阵发性房颤可能会突然发作,也可能会突然停止,发作几分钟甚至几小时,或几天不等,这种情况下患者十分不适,需要紧急进行治疗。因为房颤的复发率非常高,早期有效后期可能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完全无效,阵发性房颤会转变为持续性房颤,如果是一个60岁的患者,可能拖到70岁才想进行介入治疗,但此时患者已经遭受了10年的痛苦;如果患者已经75岁,再拖延10年,80岁以后有些患者可能就更不愿进行治疗,只得带颤生存,类似于部分肿瘤患者终身带瘤生存。带颤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差,最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衰和脑梗塞。
    2023-07-31
  • 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就没事了吗(视频)

    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就没事了吗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急性发作,可经药物或电转复为窦性心律,但房颤转为窦性心律之后,尚有一系列相关诊疗方案需要进行,并非治疗已经完成。房颤患者转为窦性心律之后,应进一步明确引发心房颤动原因,避免房颤复发。可能引发房颤的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以及冠心病等,所以应积极排查上述相关疾病,并治疗原发疾病,避免房颤复发。如果心房颤动持续48小时以上,或出现阵发性房颤,可能会在左心房,尤其是左心房耳部形成附壁血栓,后者可脱落致体循环栓塞。所以患者应常规进行经食道心脏彩超筛查,排除左房附壁血栓。而如果确定有心房附壁血栓,患者应积极进行抗凝治疗,应用华法林、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等消融血栓,避免血栓脱落导致栓塞。
    2023-07-31
  •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怎么治(视频)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怎么治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指由房性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导致心脏收缩力下降、心力衰竭的一种疾病。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最主要病因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肌纤维化,可损伤整个心脏功能,所以本病治疗目标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减弱心肌病导致心衰的症状,具体如下: 1、随着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进步,心动过速心肌病有了根治方法。在心律失常心肌病病因中,房颤占较大部分,有调查显示10%-50%的心衰患者会发现有房颤。所以以房颤为例,可对阵发性房颤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80%-90%以上,属于根治房颤非常重要的方法。所以改善阵发性房颤导致的心动过速心肌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全世界公认的首选方法; 2、部分房颤患者并不适合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则应降低患者心率,将静息时心率控制在80次/分以下,活动后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 3、一部分心动过速,如房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搏,利用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在90%以上,也是治疗心动过速心肌病,即心律失常心肌病的有效方法。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