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占军

  • 中医治疗肺炎的方法(视频)

    中医治疗肺炎的方法
    肺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以及放射线、化学因素、过敏因素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中医基本按照风温辨证,以宣肺透邪、养阴生津为治疗原则,并兼顾其它症状,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具体如下: 1、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早期病情较轻,以肺阴亏虚为主,晚期病情较重时则多见气阳不足,以滋阴清热、健脾温肺为治疗大法。此外,要注重化瘀药的应用,并伍以利水之品; 2、可以通过针刺尺泽、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等治疗,每日1次,高热者取大椎、十宣穴,可点刺放血; 3、将鱼腥草注射液通过超声雾化吸入气道,以达到治疗目的; 4、发热神昏时,食疗也较有效,可用金银花、鲜芦根及冰糖适量煎汤代茶,有清热生津的功效。
    2023-07-31
  • 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视频)

    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由细菌感染导致,是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发生在患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的2-3天,表现为持续干咳和发热,以中低度发热为主,发作喘憋为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3天较为严重,喘憋发作时呼吸明显增快,可达60-80次/分钟以上,并伴有呼气延长和呼气性的喘鸣。重症患者可有明显的鼻翼扇动和三凹征,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紫绀。发病后应及时就医,多数病例治疗后可缓解,极少发生死亡。具体治疗如下: 1、毛细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故发病早期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如发病后期怀疑继发细菌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概括为镇静止咳; 2、注意卧床休息,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补充充足的水分; 3、重症患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可运用中医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2023-07-31
  • 支气管炎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视频)

    支气管炎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咳嗽的范畴,主要病机为身体感受外邪,以风寒为主,辨证论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风寒袭肺证:要进行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治疗,常用的药方有山药汤和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采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如桑菊饮加减; 3、燥热伤肺证:多采用疏风润燥、清肺止咳,常用的汤剂是桑杏汤加减; 4、凉燥伤肺证:多采用清宣凉燥、润肺止咳,常用的杏苏散加减。 慢性久病,肺脏本虚,复感外邪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及慢性迁延期以本虚为主。在急性发作期对于风寒犯肺,多采用宣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风热犯肺,多采用清热解表、止咳平喘,如麻杏石甘汤加减。对于痰浊阻肺的患者,多采用燥湿化痰、降气止咳,如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等。痰热郁肺的证型,采用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如清金化痰汤加减。寒饮伏肺的患者多采用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小青龙汤为常用主方。 在缓解期和慢性迁延期多以脏气虚弱为主,常见的有肺气虚证,多采用补肺益气、化痰止渴的玉屏风散加减。肺脾气虚,采用补益脾肺、化痰止咳之方,如补肺汤加减,合并肺肾气虚,特别气阴两虚时要滋阴补肺、润肺止咳,如沙参麦冬汤和六味地黄丸加减。
    2023-07-31
  • 为什么感冒会并发支气管炎(视频)

    为什么感冒会并发支气管炎
    感冒与支气管炎密切相关。对于体质好的人,感冒后病情不重,病程较短,通过休息、多饮开水、服用感冒药物,症状很快消失。但是对于体质弱的人,呼吸道抵抗力减弱,致病微生物趁虚进入下呼吸道,可发生急性支气管炎,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会转为慢性支气管炎。 如果感冒发烧久治不愈,又出现咳嗽症状,一定要特别注意,很可能是发生了气管炎。尤其对于未成年人,呼吸道很脆弱,防护屏障未发育完备,稍不注意就会受到外界的侵害。若是健康成人,则以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常见,儿童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感冒。感冒未加控制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气管炎、水肿、黏液腺体肥大、分泌物增多、痰液增多等现象,这是感冒之后常引发支气管炎,特别是急性支气管炎的原因。 如果患者的急性气管炎没有治愈,体内经常存在慢性病灶,成为引发多种疾病的长期隐患,久而久之形成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反复、长期咳嗽、咳痰、喘息,发作一次加重一次,导致病情迁延难愈,甚至可伴随终身。因此,慢性支气管炎病情的持续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根源。单纯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最后发展到肺心病。
    2023-07-31
  • 支气管炎好治疗吗(视频)

    支气管炎好治疗吗
    支气管炎治疗的难易与病情、机体状态、治疗的时机和规范性均有关。急性支气管炎较好治,一旦进入迁延期,临床上只能减少急性发作的机会,而慢性支气管炎不能彻底根除。具体如下: 1、急性支气管炎需要明确原因,为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其它不常见的病原菌所致感染,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针对病毒性的感染,即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常规休息,多喝水,再加以中药治疗,症状可及时改善和消失。如果患者症状较重,如甲流、乙流等常见的流行性感冒,还要加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 2、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和喘息症状较重,需用左氧氟沙星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建议用3周左右。对于细菌性感染的患者,需要观察黄痰情况并监测血象,即白细胞水平,必要时加用头孢、左氧氟沙星或大环内酯类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辅以排痰药物。对于长期吸烟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建议戒烟,1年左右症状会有明显缓解。若有急性感染加重,要加用消炎药,特别是扩张气管的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胸闷、憋气状况,和慢性排痰药、中药一并使用效果更佳。
    2023-07-31
  • 咳嗽身体发热怎么回事(视频)

    咳嗽身体发热怎么回事
    咳嗽、发热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常见于呼吸系统感染,如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根据患者是否伴咽痛、咳嗽、浑身酸痛、无力以及其它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可以完善相关检查,如血液分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呼吸道病毒检测以及肺部的CT等影像学检查等。针对发热的病因进行积极处理是解决发热的关键,根据检查结果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如果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则给予抗病毒药物,如中药等治疗; 2、如果为细菌性肺炎,要规律抗感染治疗,脱水患者要积极补液,发生药物反应时立即停用药物并进行抗过敏治疗; 3、发热本身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感染原的表现,除非高热持续时间长或患者严重不适应,否则无需急于使用退烧药,但一定要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理解,对于高热患者必须进行降温处理; 4、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热量,增强身体免疫力。
    2023-07-31
  • 慢性咳嗽的中医病机(视频)

    慢性咳嗽的中医病机
    慢性咳嗽指病程超过8周的咳嗽,属中医学久咳、久嗽、顽固性咳嗽范畴,因病程较长,病机复杂而容易被误诊误治。慢性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但与胃、肾、肝、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慢性咳嗽病理性质多为邪实与正虚并见。正虚以肺脾气虚、肝肺阴虚为主,邪实则以痰燥风火突出。饮食不调、嗜烟好酒、过食肥甘厚腻,均可伤及脾胃,酿生痰湿,或因平素脾运不健,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以养肺,反聚为痰浊。寒邪肝肺,肺气上逆,乃生咳而嗽,或由于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因肝脉不邪而上注于肺,故气火循经犯肺,发为咳嗽。肺病迁延不愈,导致阴伤气耗、肺气上逆,出现咳嗽。
    2023-08-02
  • 呼吸骤停的原因(视频)

    呼吸骤停的原因
    呼吸骤停较为危重,临床上主要原因分为呼吸系统本身的因素和非呼吸系统相关因素,具体如下: 1、呼吸系统原因:分为中枢性的病因和非中枢性病因。具体原因有呼吸道梗阻,如溺水、塌方窒息、气管异物、自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喉头水肿等,使呼吸道机械性被堵塞。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发生障碍,吸入各种窒息性的气体,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肺水肿。血液带氧及组织摄氧造成困难,如一氧化碳、氰化物中毒等,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如触电、脊髓前角灰白质炎等; 2、非呼吸系统相关因素:如药物过量、脑卒中、失血、心脏病发作等。患者发生呼吸骤停时,应尽快进行抢救,迅速给予人工呼吸或机械通气,并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
    2023-08-03
  • 干酪样肺炎怎么治疗(视频)

    干酪样肺炎怎么治疗
    干酪性肺炎在治疗上应注意抗结核联合化疗方案适当加强,强化期四药联合,巩固治疗要三药联用,抗结核治疗时间适当延长,要求>9个月。早期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用免疫治疗和全身支持治疗,积极治疗合并症和抗结核治疗的毒副作用,一定要统筹考虑,必要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以确保病灶的清除,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防止后遗症和病情复发。 干酪性肺炎为肺内大片干酪性坏死、组织破坏,感染菌量较大,致病力强,病变程度严重,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治疗方案应当强化,治疗时间延长,再加上免疫治疗和全身的支持治疗。患者多表现为反复咳嗽,咳黏痰或脓痰,有时会有咳血、发热,有的伴有右下胸痛、疲劳、气急,右前中部胸痛,查体可发现有浊音,呼吸音减弱,右胸前有时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2023-07-31
  • 肺炎艾灸有效果吗(视频)

    肺炎艾灸有效果吗
    艾灸治疗能缓解肺炎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可作为肺炎的辅助治疗。如果是肺寒咳嗽的患者,艾灸肺俞、天柱、定喘等穴位,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单纯艾灸治疗有时疗效欠佳,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在艾灸时可以取主穴大椎穴、风门穴、肺俞穴、肾俞穴、天突穴、膻中穴等,艾灸方法如下: 1、每穴共灸10-20分钟,每日一次,六次为一疗程。施灸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艾灸风门穴可以达到宣通肺气、调理气机的作用; 2、定位于背部,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单孔木灸盒艾灸10-25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艾灸肺俞可以达到调补肺气、补虚清热的作用; 3、定位于背部,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单孔木灸盒艾灸1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艾灸中府穴可以达到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作用; 4、定位于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艾灸15-20分钟; 5、艾灸尺泽可以清热和胃、通络止痛,定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此穴,艾灸15-20分钟; 6、列缺穴定位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短肌之间,艾灸此穴可起到宣肺理气、利咽宽胸的作用; 7、如果咳嗽声重则加风池,胸闷气短加曲池,痰多黏稠加丰隆。通过上述方法规律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