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

  •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视频)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包括几个: 1、最常见的缺氧; 2、酸中毒; 3、低血糖; 4、产伤也会引起新生儿蛛网膜下腔的出血。 事实上新生儿经过产道出生的过程都有短暂缺氧。新生儿宫内生活在低氧环境中,对缺氧耐受力比较高,所以一点点缺氧不会引起任何问题。如果缺氧比较严重,持续时间比较长,就可能引起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因为缺氧后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酸中毒也是因为缺氧之后身体无氧代谢,容易造成乳酸堆积,酸性物质堆积引起人体酸碱失衡,会有酸中毒。还有产伤比如急产,太快生出来都容易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因为宝宝从产道出来头颅需要变形,变形一定要温柔的慢慢发生,如果太快剧烈变形也容易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注意事项(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注意事项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是由其它疾病导致的出血,最常见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即颅内动脉瘤。手术不同,注意事项也不同,比如颅内动脉瘤一般是显微操作,操作要精细,注意保护脑组织,同时对肿物血管神经进行动脉瘤夹闭。脑挫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手术,叫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血管减压,骨瓣范围要足够,一般大于12-14cm,才能达到减压目的。 颅内动脉瘤治疗一般有两个方案,一是开颅手术夹闭,二是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是脑挫伤或硬膜下血肿伴随变化,需要手术处理原发性疾病,包括硬膜下血肿清除、脑挫伤灶清除,或血管减压手术。
    2023-08-03
  • 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久能吸收干净(视频)

    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久能吸收干净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可见脑池、脑沟内高密度影,此类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是脑组织表面小血管破裂以后血液渗入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的血液随着脑脊液流动,一段时间内可能变淡。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3-4天左右在CT上的表现完全消失,但并不意味着出血已经完全吸收,可能是随脑脊液均匀分散到了蛛网膜下腔以及各个脑池。 此类疾病治疗中有时需要进行腰椎穿刺,通过释放血性脑脊液加快脑池、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加快血性脑脊液吸收。没有进行腰椎穿刺的患者,一般在1-2周由于红细胞降解,会出现自行吸收。但由于每个患者体质不同,吸收时间和速度也存在差异。机体代谢较快的患者吸收时间可能较短,老年患者、基础代谢率较低以及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吸收时间可能较长。
    2023-08-03
  • 哪些人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视频)

    哪些人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易发生心脏性猝死人群包括以下几点: 1、心血管疾病:最常见为冠心病,心脏性猝死有80%是因为冠心病,且冠心病的死亡形式中有50%为心脏性猝死。其它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脏炎性和浸润病变,以及退行性病变、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电生理异常、体液异常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电波稳定性的心律失常; 3、呼吸系统:严重的肺炎、持续的支气管哮喘也可以导致心脏性猝死; 4、中枢神经系统: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以及脑脊髓膜炎; 5、消化道系统:常见的是消化道大出血、消化性溃疡穿孔、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等严重疾病; 6、其他:外伤、中毒和药物反应可以导致心脏性猝死。爆发性感染、羊水栓塞、脂肪栓塞、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内分泌疾病、淀粉样病变、白血病可以导致心脏性猝死。目前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年轻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最常见的因素主要是突然过量性运动和精神紧张导致严重心律失常,从而出现心脏性猝死。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疼什么时候减轻(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疼什么时候减轻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头疼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最突出、最典型的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疼什么时候减轻存在个体差异性。如果是少量出血,患者又是老年人,可能头疼的程度比较轻,一般在1-2周头疼就会有所减轻。\n相反,如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比较年轻,出血量又很大,由于颅内压增高或血液刺激,患者头疼会十分明显,可以持续2-3周或更长的时间。应该嘱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控制血压,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予止痛药。因此,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疼,到底什么时候减轻是因人而异的。
  •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护理(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护理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护理,第一点要让患者的血压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一般都以收缩压为标准控制在110-120mmHg之间,否则有可能术后血压过高或者波动过大,造成再次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患者不良的反应。第二点要预防相应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因此在手术之后一定要做好口腔护理,每隔两个小时翻身拍背,定期吸痰,振荡排痰,应用双下肢气压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及时的观察皮肤的颜色,如果有异常及时处理。第三点要注意患者营养的状态,以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为原则,但是如果患者逐渐能适应半流质饮食,注意经口吃半流质饮食,可以吃相对有营养的食物,比如鸡蛋糕或者猪蹄汤等,逐渐恢复人体的白蛋白含量,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 脑挫伤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音频)

    脑挫伤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宋光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外科
    脑挫伤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外伤中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脑挫伤可以出现在对冲部位、外伤着力部位。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弥散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还见于外伤周围比较局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类患者一般伤情比较重,如果治疗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有脑挫伤两个方面,首先需要一些止血治疗,比如输入一些氨甲环酸、尖吻蝮蛇止血的一些药物,尽快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扩散扩大。第二个治疗就是治疗脑挫伤方面,脑挫伤后脑水肿会比较明显,应该及时的应用一些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以防止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头痛、头晕、恶心的情况。还需要对伤口的一些情况进行处理,因为脑外伤有可能会伴发一些应急性溃疡等表现,可以应用一些抑酸的药物来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对症治疗一些患者头痛、头晕的情况。
  • 什么是脑蛛网膜下腔出血?(音频)

    什么是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讲解医师:郑铁晋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
    从结构上看脑组织表面有一层蛛网膜在脑皮层,就脑表面上面覆盖着一层蛛网膜,蛛网膜下充满了脑脊液,它起到保护脑组织,维持脑表面湿度的作用。如果脑子表面的血管发生破裂,破入到蛛网膜下这个腔隙里叫做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脑的动脉瘤,也就是颅内的动脉瘤。其次还有脑血管畸形,也是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其他一些血管性疾病或者是血液性的疾病等因素,一些静脉性的疾病,也可以导致这种蛛网膜下腔的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如下: 1、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瘤、动脉畸形,或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颅内占位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等,凡是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的因素,均可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2、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外伤因素导致的出血,需明确患者有无外伤史,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3-07-30
  • 头疼头晕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视频)

    头疼头晕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临床中引起头疼、头晕、恶心、想吐的原因较多,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可引起剧烈头疼,伴有恶心、呕吐或喷射样呕吐的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颈椎病也可引起头疼,且伴有眩晕的症状;青光眼亦可引起剧烈头疼、恶心、呕吐以及眼睛发胀等症状。另外,晕车、晕船亦引起头疼、恶心、呕吐症状。建议出现头疼、头晕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尽早治疗。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