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爱芝

  • 出血性脑卒中康复分期(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康复分期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康复分期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后期、后遗症期。发病后的一个月内都称为早期康复,通过联合反应,共同运动来促进肩胛部位、骨盆部位的功能部分得到恢复。中期的康复是在发病后的2-3个月的时间,抑制痉挛与共同的运动模式,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形成。第4-6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进入后期康复,改善精细与技巧运动来提高正常的运动模式。如果有后遗症,一般是半年以后神经功能恢复到最高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在生病后的1-2年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通过物理疗法,要反复的强调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活动能力。比如有瘫痪的病人能够独立翻身,坐起、站立,还有行走,侧重于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或者是文体活动中选一些针对性强,对复原提高的运动。通过指定的要求来进行训练,逐步恢复生活自理;通过心理护理进行精神上的支持和暗示疗法,通过康复的专业人士的共同协作,能够预防并发症,进行必要的康复和必要的功能锻炼;也可以采用中药的按摩、针灸。
  • 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有脑疝、消化道出血、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的感染。脑疝是脑出血的主要死亡之一,所以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发现烦躁不安,频繁呕吐,意识障碍进行性的加重,两侧瞳孔大小不一样,血压也会进行性的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这都是脑疝的前驱症状,应该迅速降低颅内压,建立静脉通道,用20%的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迅速清除呕吐物和口鼻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不能剧咳或打喷嚏、用力排便、大量输液等。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音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是绝对的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保持环境的安静,尤其是在发病28-48个小时内不能搬动,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避免咳嗽,用力排便。如翻身、吸痰、导尿这些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以免加重出血。禁食24-48个小时,在发病3日后如果还不能吃饭,就需要鼻饲,以保证营养的供给,便秘可以用缓泻剂,排便的时候避免用力,以免颅内压增高。如果尿潴留应该及时导尿,留有导尿管的避免感染。要冲洗膀胱,每日1-2次。
  • 出血性脑卒中怎么回事(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是中风的一种,起病特别急,会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脑功能缺失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主要有偏瘫、失语、肢体的麻木、吞咽困难、耳聋、口眼歪斜,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是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重的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的狭窄或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时,会出现脑动脉的破裂,出现脑出血。
  • 出血性脑卒中好发部位是哪(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好发部位是哪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部位有基底节区、脑叶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还有原发性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基底节区出血,包括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和尾状核出血。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两个最常见部位,被内囊后肢所分割,下行运动纤维和上行感觉纤维以及视辐射穿行在其中,因为病变如果累及内囊,典型的病例会有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累及优势半球时会出现失语,大量出血时临床症状特别严重,可以出现意识障碍,也可以引起脑疝甚至死亡。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音频)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室传导阻滞又称为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以后心房冲动传导的延迟及不能传导到心室。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很少有症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可有心悸、心搏脱落感。当Ⅰ度、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进展为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的时候,因为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病人可发生短暂性的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称阿斯综合征。听诊的时候,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第一心音强度略减弱。心电图特点: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PR间期延长大于0.20秒,无QRS波群脱落,一般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Ⅰ度或者Ⅱ度1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心率不过慢者是无需治疗的,注意休息就好。
  •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有特发性和家族遗传性,还有持续病毒感染也是重要的原因。持续性的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还有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和组织因子等介导的心肌损伤,可以导致或者诱发呈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具体尚不清楚。它的病理改变是以心腔的扩张为主,肉眼可以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并且常伴有附壁的血栓,并且是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起病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的症状,逐渐会出现活动后的气急、心悸胸闷、甚至端坐呼吸等充血性心衰的症状。
  • 扩张心肌病传染吗(音频)

    扩张心肌病传染吗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扩张性心肌病是不会传染的,主要是家族遗传性和基因有关系,现在家族分析显示大多数的扩张性心肌病是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少数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毒感染可以造成病毒性心肌炎,慢慢地发展成扩张性心肌病,而且细胞免疫也是引起的重要因素。细胞免疫患者中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就会造成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也会抑制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发生细胞的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血管和心肌的损伤,出现充血性心衰的表现。
  • 什么是扩张型心肌病(音频)

    什么是扩张型心肌病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心脏出现扩张型病变,通过检查会发现左心室扩大,心界也变大,并且临床上会有水肿、端坐呼吸,就是不能平卧,必须端坐位才能够呼吸,血压变低、颈静脉怒张。听诊的时候会出现第三心音、第四心音、奔马律,就像马在跑一样的声音,而且活动耐量下降、乏力、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夜间出现呼吸困难。在治疗的时候首先要抢救心力衰竭,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的损伤,延缓病情进展,预防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