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

  • 肝硬化如何检查判定(视频)

    肝硬化如何检查判定
    任何疾病首先判断有无危险因素,包括有无病因。如果长期具有肝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肝炎病史、嗜酒、自身免疫性肝炎、胆汁淤积,则需要肝硬化的检查。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的血常规表现为脾功能亢进,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系中有两者或三者减低; 2、影像学检查:可以进行彩超、CT、磁共振检查,彩超一般可以较明确地看到肝硬化、肝脏质地。CT具有更好的影像学意义,磁共振可以达到和CT相同的效果; 3、病理检查:通过组织病理穿刺进行病理活检可以确诊,属于诊断的金标准。
    2023-08-03
  • 急性黄疸型肝炎会传染吗(视频)

    急性黄疸型肝炎会传染吗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否会传染,取决于引起该病的原因。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以胆红素代谢和排泄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肝脏损伤临床类型,包括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各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其中只有各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具体传播途径如下:一、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等,可导致传播。二、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1、母婴传播:指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2、血液传播:感染者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微量的血液进入易感者体内,就会造成感染,如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被污染的针刺伤以及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都可导致传播;3、性接触传播:指与乙肝病毒阳性的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从而导致病毒传播。三、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病毒类似,但传播比乙肝病毒局限,主要通过输血、性接触和母婴途径进行传播。四、丁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常伴随乙肝病毒感染同时存在,其传播方式与乙肝病毒相同。
    2023-08-03
  • 肝炎患者禁吃食物(视频)

    肝炎患者禁吃食物
    肝炎患者发作时,应避免摄入高脂肪、高代谢类的食物,如肥肉、扣肉、动物内脏等,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动物的精蛋白为主较清淡的食物。肝炎有很多种,如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引起的临床症状基本类似。患者可以出现肝病酶学的升高、胆红素的增高、白蛋白的降低,意味着肝脏合成、分解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此时患者如果摄入的高脂肪、高代谢的食物,则需要肝脏分泌足够的胆汁,才能参与到消化。因为脂肪的乳化,胆汁起到较关键的作用,并且分解消化以后,摄进去的血脂,分解代谢也在肝胆里进行,会加重肝炎的症状,并且加重肝功能破坏的程度。
    2023-08-03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是什么病引起的(视频)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是什么病引起的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即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增高原因较多,主要原因为病毒性肝病,其他如代谢性肝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均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增高。正常情况下,肝细胞不破坏,酶释放不出来,酶增高说明肝细胞有破坏。引起谷丙转氨酶增高的疾病主要是病毒性肝病,如乙肝、丙肝、甲肝、戊肝和丁肝。肝炎病毒感染均可引起肝功能不正常。 除此以外,代谢性紊乱可以引起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也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增高。再有药物性肝脏损害,较多药物比如抗痨药物,即抗结核药物,还有抗生素等均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增高。
    2023-08-03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人体里一种特殊蛋白质,用来帮助人体代谢。其主要在肝细胞里,血液里只有少量。一旦肝细胞受损,该酶即从肝细胞里进入血液,所以该酶升高多见于肝细胞受伤,即肝炎。肝炎原因具体如下: 1、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丙肝、甲肝、戊肝; 2、非病毒原因导致的肝炎,如因为喝酒导致的肝炎,因为吃药导致的肝炎,因为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这时都可以见到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升高。
    2023-08-03
  • 胆汁淤积性肝病能治愈吗(视频)

    胆汁淤积性肝病能治愈吗
    临床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因较多,主要内容如下:1、外科性原因: 如因外科性原因引起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性肝病,此时需尽快去除引起梗阻的原因,恢复胆道通畅性,患者可被治愈;2、内科性原因: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严重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后肝功能不全等胆汁淤积性肝病,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部分患者可能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如果在严格内科治疗无效时,可选择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去除病肝,给患者移植新肝脏进而恢复肝功能。如果患者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或者硬化性胆道炎,此时术后仍需口服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但可以治愈疾病,目前肝移植技术可将胆汁淤积性肝病治愈。
    2023-08-03
  •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怕吗(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怕吗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不可怕,要看控制的早不早。只要控制的早,一般可以比较稳定,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就没有那么可怕,主要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肝炎要早期控制,能够让自身免疫系统对肝脏的损伤不至于那么严重,肝脏就在这一辈子中足够使用,不至于在中间阶段,因为过早的肝损害没有及时控制,导致肝硬化的发生。而肝硬化一旦发生到加重的情况下,会引起功能紊乱,后期只能考虑人工肝肝移植来进行肝脏的替换,才能够后半生的使用。所以只要在早期有效控制,让其进展缓慢或者稳定在原有水平,在一辈子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的肝硬化,足够使用,就不算可怕。\n一般早期如果有怀疑,一定要及时查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早期发现,早期发现可以使用保肝类药物,以及抑制自身免疫类药物进行调控,避免对肝脏过分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是自身免疫系统把肝脏细胞认定为一种细胞,从而进行攻击,这种情况会导致肝细胞在被攻击的情况下反复坏死、反复增生,容易导致肝硬化的发生。所以早期发现、早期避免这种情况,让肝脏足够一辈子使用,就不算可怕。
  • 自身免疫性肝炎怎么治疗?(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陆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自身免疫性肝炎,因为它的病因不是很清楚,它是免疫引起,跟免疫相关,所以目前没有特效药,临床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肝脏的损伤,延缓或者阻止纤维化、肝硬化的进展。它治疗主要的方案,目前,激素单用或者联合用,激素联合用硫唑嘌呤,这种方案比较标准,治疗有什么指征?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人什么时候需要治疗?要看ALST,大于正常的10倍,或者AST大于5倍,γ球蛋白大于2倍这样的治疗指征,如果没有转氨酶,肝功能没有达到上述的标准,可是病人有关节疼,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且γ球蛋白也是升高的,或者做病理有界面的肝炎,叫桥状坏死等,也需要治疗,治疗单用激素也可以,特别是不能用硫唑嘌呤的病人,如白细胞低些,没办法用硫唑嘌呤,或者妊娠也不能用硫唑嘌呤,这种病人就用单剂量激素。另外一个方案就是联合硫唑嘌呤以后,激素的量就会减少一些,因为激素的副作用很多,可以出现骨质疏松、水电解质失衡、高血压等一些合并症,所以联合硫唑嘌呤,就可减少激素的用量,这个治疗建议至少半年以上,最好能达到1年,否则停药以后,它会复发,复发以后可以用同样的方案治疗,也是有效的,但疗程时间要长一些,有的病人,甚至一旦停药就会复发,这种病人可能会3年、5年,甚至终生用一定的低激素剂量来维持才行。以前我们碰见一个女性40岁的病人,也是转氨酶反复的高,吃一般的保肝药不能达到正常,所以我们给她加用了激素,激素从40mg开始,这个病人用了激素效果很好,1个月以后,转氨酶接近正常的水平,激素就开始慢慢的减量,到半年的时候,这个病人会觉得太麻烦了,而且确实出现了一些激素的副作用,如满月脸,血压也有点高,就不想再用了,她自己就停了,停了不到1个月,转氨酶又高,这个病人又出现了肝病的表现,如乏力、纳差、恶心、尿黄这些表现,没有办法,我们又要重新给她把激素加上,这次病人按照我们的方案维持很长时间,不能随便的停,经过2个月以后,查转氨酶又正常了以后,慢慢的减量,一直到现在,这个病人激素10mg比较低剂量,已经维持了1年,各种指标都很好,病人临床症状也没有了,所以效果还不错,可是因为病人是一个复发的病人,我们也不能把激素停掉,可能再减一点,但激素还是要比较长期的使用,同时让病人补钙、维生素,各种方面同时治疗着,预防激素的副作用出现,所以这个病人这次效果都很不错。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陆海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症状也没有什么特异,因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女性,大概40岁左右是比较高发的年龄,起病都比较慢,像慢性肝炎一样,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症状,大约只有30%左右的病人有症状,有症状表现也是肝病的表现,如乏力、纳差、不想吃饭、腹胀这种非特异性的表现,有34%左右的病人没有症状,主要是做体检或者看别的病的时候,发现转氨酶高,检查才发现的。多数都是慢性的起病,也有少数病人是急性的起病,转氨酶很高,临床上碰见一个病人,转氨酶1000多,还有黄疸,有明显的乏力、纳差、尿黄的表现,以为他是传染性病毒性肝炎,结果查甲、乙、丙、丁、戊都是阴性,病人也没有什么服药的病史,也没有喝酒,所以这些原因都除外了,又想是不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因为病人是个女性病人,45岁,正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比较好发的年龄,结果一查,这个病人抗核体1:1000,很符合这种临床的诊断,应该要做一个病理的肝穿,病人的病情那么重,所以先根据抗核抗体阳性,很符合自身免疫肝病的诊断,就按这个诊断治疗,病人恢复的还不错。所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预后,多数人还是很好的,可是如果特别重的不治疗,可能3年的存活率不到50%,可能就10%这样,如果经过积极的治疗,20年的生存率应该跟正常人是没有太多的区别的,所以,要积极的治疗。
  • 自身免疫性肝炎四项检查是什么(音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四项检查是什么
    讲解医师:黄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四项检查包括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以及抗肝细胞胞浆抗体,这就是肝炎四项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造成的肝脏炎性病变,本病好发于女性,起病比较缓慢。轻症患者通常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重症患者可以出现全身乏力、腹胀、皮肤瘙痒、食欲下降,还可能会出现黄疸等表现。本病患者血浆中的自身抗体除了上述四种外,还有可能会产生抗肌动蛋白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等等,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肝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