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

  • 耳内脑膜脑疝如何治疗(视频)

    耳内脑膜脑疝如何治疗
    耳内脑膜脑疝指由于炎性疾病造成内耳道骨质破坏、吸收,骨质被吸收后会形成空间,邻近脑组织通过腔隙嵌入到骨质缺损处,即耳内脑膜脑疝。首先要对患者全身炎性疾病进行治疗,采用对症的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全身抗炎治疗完成后再进行根治性手术。 抗炎药物可以选用抗革兰氏阳性菌和抗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甲硝唑、头孢类药物等,严重患者可以选用美罗培南等药物进行治疗。抗炎治疗后进行根治手术,将耳内脓性分泌物全部清除,切除疝出来的脑组织,修复颅底,可彻底解决问题。
    2023-08-02
  • 脑疝的急救方法(视频)

    脑疝的急救方法
    脑疝是神经外科急症,需要迅速进行急救,主要方法如下: 1、迅速降低颅内压:快速输入甘露醇,静脉点滴呋塞米,剃头,备血,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同时去除引起颅内高压的危险因素,如令患者半卧位; 2、保持气道通畅:有气道梗阻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3、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的患者需进行导尿,保持大小便通畅。
    2023-08-02
  • 脑疝最有效的解除方法(视频)

    脑疝最有效的解除方法
    对于脑疝的解除方法,最有效的是解除颅内压增高,因为脑疝最主要原因为整体颅内压增高或局部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如果是局部颅内压增高,比如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或肿瘤等,均可先解除局部病灶,再解除脑疝。 对于整体颅内压增高,比如脑积水患者,脑积水引起颅内压增高,可以通过脑室外引流释放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此外,还可应用药物降低颅内压,药物主要包括甘露醇、激素、利尿药,如呋塞米以及甘油果糖。对于低蛋白的患者,可使用白蛋白,均属于脱水药。脱水目的是使正常脑组织的含水量减少,含水量减少后达到颅内压降低,从而减轻脑疝。
    2023-08-02
  • 脑疝患者术后护理观察重点(视频)

    脑疝患者术后护理观察重点
    脑疝患者术后护理观察重点主要是患者反应,因为脑疝患者往往为昏迷状态,要看患者意识有没有慢慢清醒,如果逐渐清醒过来则说明颅内压已经降低。最重要的是对瞳孔进行观察,脑疝初期的瞳孔放大,瞳孔如果逐渐回缩到正常,则说明患者脑疝症状有所缓解。 脑疝患者往往昏迷,因此要特别注意翻身、拍背。有一部分患者瞳孔放大还要鉴别是否由于低血压或失血性休克导致,患者要特别注意,如果是低血压或失血性休克,不要轻易去搬动患者,需及时给补充液体量补充血容量,可得到一定改善。如果是真正的脑疝,则可以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形成。
    2023-08-02
  • 脑疝后能恢复成正常人吗(视频)

    脑疝后能恢复成正常人吗
    脑疝后不一定能恢复成正常人。在临床当中,若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改变,并且做头颅CT证实发生脑疝,这时瞳孔还没有发生改变,及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及开颅手术治疗,患者若没有后遗症,往往后期恢复非常理想,基本上能恢复生活自理程度。 但是在临床当中,很多情况下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没有条件及时进行相应的抢救,尤其若患者的双侧瞳孔都已经散大,甚至出现呼吸和循环心跳障碍,此时脑疝患者哪怕经过积极救治,很多情况属于植物生存状态,甚至直接在手术台上出现死亡。这类患者的预后基本上不好,所以一定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 脑疝属于严重疾病,是患者生命垂危的表现。脑疝形成后,脑组织神经和血管受到压迫,脑脊液循环障碍,对患者的脑组织损伤很大,治疗难度较大。若在脑疝发生初期及时进行相应治疗,解除脑疝形成的因素,很多情况下是可逆的过程。每个人的病情不同,只有在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救治。
    2023-08-02
  • 脑出血脑疝开颅有用吗(视频)

    脑出血脑疝开颅有用吗
    脑出血导致脑疝在临床上非常常见,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解除压迫,并进行减压是非常有必要治疗手段,但不是所有脑出血、脑疝患者通过手术治疗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术疗效和诸多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1、出血部位,浅部出血开颅手术疗效通常比较好,深部出血如丘脑出血、脑干出血等,有些即使通过手术治疗疗效多不理想; 2、出血量,出血量太大,手术疗效可能不佳; 3、病情进展,发病后病情急剧恶化,进展非常快,手术效果往往不理想; 4、意识障碍程度,出现昏迷程度深的患者,手术效果可能不理想; 5、年龄,年龄大且发病后血压过高,合并心肺肾等严重疾病的手术效果可能不佳; 6、脑出血导致脑疝类型,大脑镰下疝属于比较轻脑疝,若能够及时干预治疗,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小脑幕切迹疝早期若能够及时发现并手术,手术疗效较好;枕骨大孔疝是比较严重的脑疝,这种类型脑疝一旦发生,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即使通过手术治疗,也有可能预后不佳。
    2023-08-02
  • 脑疝术后会醒吗(视频)

    脑疝术后会醒吗
    脑疝是神经外科危急重症,脑疝的患者不一定能够恢复,有些即使通过手术抢救,可能术后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患者死亡或者长时间昏迷,无法清醒,只有抢救及时,并且原发病不是很严重,手术以后才有恢复的可能。具体多长时间恢复无法判断,要根据原发病情况、脑疝持续时间、脑损伤程度以及治疗情况而定。若患者术前清醒或者意识障碍程度不深,治疗又及时,通过积极的病因解除,如颅内血肿及时清除血肿解除压迫、颅内肿瘤切除肿瘤、脑积水行外引流或脑脊液分流等,并且术后无继发性脑损害,患者可能短期内清醒,相反则患者可能出现迁延性昏迷或者植物生存,而且和脑疝的类型有一定关系。 大脑镰下疝属于一种相对比较轻的脑疝,若能够及时进行干预处理,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可完全恢复到正常。小脑幕切迹疝早期,若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妥善处理,患者也可能恢复到接近正常程度。枕骨大孔疝是比较严重的脑疝,这种类型的脑疝一旦发生,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对于这种类型的脑疝,应该强调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若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2023-08-02
  • 脑疝有何症状(视频)

    脑疝有何症状
    脑疝的症状具体如下: 1、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并有烦躁不安,以及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还可出现瞳孔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初起时病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稍迟钝。之后可出现病侧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但对侧瞳孔仍可正常。若脑疝继续发展,则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此外,也可出现运动障碍,大多发生于瞳孔散大对侧,表现为肢体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脑疝继续发展,可使症状波及双侧,引起四肢肌力减退或间歇性出现头颈后仰、四肢挺直、躯背过伸呈角弓反张状,称为去大脑强直,属于脑干严重受损的特征性表现。生命体征紊乱,表现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改变,最后可因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脏停搏而死亡; 2、枕骨大孔疝,患者常出现剧烈头痛、反复呕吐、生命体征紊乱和颈项强直疼痛,意识改变出现相对比较晚,没有瞳孔改变,而呼吸骤停发生比较早; 3、大脑镰下疝,可引起病侧大脑半球内侧面受压部脑组织软化和坏死,出现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等症状。
    2023-08-02
  • 急性脑疝怎么治疗(视频)

    急性脑疝怎么治疗
    颅腔内某个分腔有占位性病变,这时该分腔的压力就会比邻近区域的压力大。因为颅骨是硬组织,压力只能在颅内传递,当这个地方颅压高时,就会向颅压低的地方传递,从而让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域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到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之为脑疝。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严重症状,危及生命,必须进行紧急治疗,除了必要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马上对患者开通静脉予以输注高渗性液体降颅内压,暂时缓解病情,尽快完善整个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和位置,及时手术。及时手术是患者减轻颅内压,改善脑疝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手术术式来缓解增高的颅内压: 1、脑室外引流术,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暂时缓解病情,对有脑积水的病例效果特别显著; 2、减压术,枕骨大孔疝可做枕下的减压术,这些减压术对脑功能的损害较大,非迫不得已不宜使用; 3、脑脊液分流术,脑脊液分流一般选择脑室脑池分流术,或者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及脑室心房分流术; 4、内减压术,内减压术其实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脑组织较大,又不能关闭颅腔时,切除部分脑组织以达到减压目的。
    2023-08-02
  • 脑疝手术怎么做(视频)

    脑疝手术怎么做
    脑疝病人需要尽快手术治疗,如果耽误时间,病人脑疝无法解除,最后可影响生命体征的平稳,以致病人失去生命。脑疝手术分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疝,包括外伤性引起的脑疝、脑出血引起的脑疝,包括脑梗病人脑水肿引起的脑疝,手术方式不一样,具体如下: 1、大面积脑梗引起的脑疝,这种病人是因为脑组织坏死以后脑水肿形成脑疝,这种病人所谓的手术方式其实简单,切除部分骨头即可;但是脑外伤病人引起的脑疝,处理起来较复杂,因为外伤也可导致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而这时往往需要把血肿清除,然后再切除骨,有的甚至把颞肌切掉,给脑子留出往外鼓的空间; 2、如果是脑出血引起的脑疝,这种手术方式也要在开颅以后把血肿清除,然后切除骨瓣。有些病人甚至要把一部分正常的脑组织切掉,留有更大的空间以应对以后的脑水肿。所以脑疝手术主要的方式是切除骨瓣,并清除颅内的异常占位,使脑可获得更大空间,保证病人生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