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患者饮食应该注意什么?(音频)

    脑卒中患者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童晨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
    脑卒中患者应该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饮食为主,要控制油脂的摄入量,少吃油炸油煎的食物、少吃胆固醇含量较多的食物,比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尽量不要吃猪油、奶油、肥肉,这些都可以使血脂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橄榄油、花生油是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要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比如蛋白、瘦肉、鱼类、豆类。每天可以喝牛奶、酸奶,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含量。脑卒中患者因为行动不便、活动量少,所以要限制热量的摄取,要保持体重,避免肥胖,少吃糖,要避免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咖啡、茶类等,要控制盐的摄入,多吃新鲜的天然食物,要选用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谷类等,有助于预防便秘。可以摄入一些鱼类,也要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比如菠菜、冬瓜等。
  • 治疗脑卒中的常用药物有哪些(音频)

    治疗脑卒中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治疗脑卒中的常用药物,一定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是出血性脑卒中会有头痛的症状,治疗头痛的常用药物有洛索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等。对于头晕的药物则有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等等。对于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的药物,多有艾地苯醌、胞磷胆碱钠片等。对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会有多奈哌齐这类药物。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或者是氯吡格雷等。治疗脑卒中是控制血压,稳定血糖,这类药物需要更加专业的,比如心内科或者是内分泌科进行调整。因此,对于脑卒中,一定要看具体是什么病症,才能够决定是什么类的药物。
  • 脑卒中的高发人群都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高发人群都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奕蕾  (副主任中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脑卒中的高发人群目前来说,有基础病的人群就属于脑卒中的高发人群。它的一些高危人群:第一、就是血压升高,如果既往有血压升高的病史,又没有及时服用降压药控制的这样一类人群,就属于脑卒中的高发人群。第二、就是高脂血症,也就是血脂升高,并没有通过药物的控制,也没有实时的监测,也属于脑卒中的高发人群。第三、血液粘稠度偏高的患者。所以,对于50岁以上的患者,我们都会建议定期的做血压、血脂、血粘稠度以及凝血相关指标的检测,已达到预防和早期发现脑卒中的目的。
  •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奕蕾  (副主任中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说简单了,就是四个字,要及时有效。很多人对脑卒中的康复有误区,都会认为等急性期过了,等有时间或者等患者情况好一点了,我们一定要在发病的同时,就要进行脑卒中的康复。一定要选择有效、合适的方法,临床上多用的像针灸的方法,用理疗的方法,用推拿的方法,对患者偏瘫的症状,还有肢体麻木的症状、言语不利的症状都会有很好的疗效。
  • 脑卒中的急救处理措施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急救处理措施有哪些?
    讲解医师:谢宗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对于脑卒中的急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及时的拨打120,呼救专业的医护人员。第二、保持患者的平卧和安静,如果出现呕吐症状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的清除口鼻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第三、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比如呼吸、体温、心率和血压等。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停止,要及时的行心肺的复苏。特别提示的是出现的中风患者要慎重地搬运,不能轻易的搬动患者,在移动患者的时候,尽量使患者在担架上水平的移动,而不能背起患者进行走动。
  •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是什么?(音频)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讲解医师:李飞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很多,脑卒中又称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的就是老百姓讲的脑梗塞,实际叫脑梗死,这是一个主要的,还有一个是脑栓塞,还有强行脑梗塞,这些都是缺血性的,占到70%左右,就是发病有100个人,大概就有70个人发这种缺血性的。还有一种是出血性的,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出血,就是脑实质出血,还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几到二三十左右,所以由于缺血的和出血的不同,它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单纯的总体的治疗方法,就是早期治疗一定要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心率等,还有给患者吸氧,要防止搬动,监测血压、血糖,监测大、小便的情况,除了这些,还有对一些并发症的预防,如发病以后,由于患者吞咽出现障碍,如吸入性的肺炎,如果到后期为坠积性肺炎,还有一些患者突然躺在床上,如果家里照顾不到位,可能会出现压疮,还有尿路的感染等,还要重视患者脱水,用一些脱水剂,降颅压等对症治疗,所以它的治疗比较复杂。
  •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音频)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第一点就是肺部的管理,因为很多的脑卒中的患者,往往是一种长期卧床的状态,肢体偏瘫。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肺部的情况,长期的卧床很容易造成痰液在肺内的聚集,如果时间过久,一般来讲超过七天就会增加肺炎的风险,这样的话就会进一步的加重颅内的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对于脑卒中的康复非常不利。因此每隔两个小时翻身拍背,定期吸痰,雾化排痰是非常的重要。第二点就是一定要注意偏瘫侧肢体的压疮问题,也就是皮肤的改变。因为很多时候偏瘫侧肢体没有特殊的感觉,而且无法运动。一旦压迫的话,超过六小时就会产生缺血的情况,如果更加严重则会造成肢体的坏死,这个时候就会形成压疮。一旦形成在后期就很难愈合,所以这方面也一定要注意。
  • 什么是急性脑卒中?(音频)

    什么是急性脑卒中?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的疾病。是指患者因各种诱发的因素引起脑动脉狭窄,闭塞或者破裂,而造成急性的脑血管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脑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和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
  • 脑卒中的特点(音频)

    脑卒中的特点
    讲解医师:郐国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的特点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前存在可以诱发脑梗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多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中起病,有可能会出现一侧肢体的偏瘫、感觉障碍、偏盲等症状。当梗塞的面积较大时,患者可能表现为严重的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最终导致死亡。对于脑卒中,一旦发病后,如果在4个小时之内能够明确诊断、早期溶栓,患者有可能会使梗塞的区域得到完整的供血,其功能得到完全的恢复。因此,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早期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脑卒中的主要功能评定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主要功能评定有哪些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的主要功能评价的指标,一般最常用的还是两个。第一个,mRS评分。主要是看脑卒中发生之后经过积极治疗,病情稳定以后,后期预后情况的评分,也就是后期是否存在有残疾或者没有任何症状等这方面的评分。第二个,在急性脑卒中发病时,并且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进行评分的是美国国立图书馆的卒中评分叫NIHSS评分。相对比较复杂的评分系统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价,相对比较详细。根据相应的指标进行评价可以有效评价病情发展的情况,如是否有恶化或者是否有好转等这方面,在急性脑卒中起病以及治疗期间还是应用相对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