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 胆囊息肉加胆囊炎该怎么办(音频)

    胆囊息肉加胆囊炎该怎么办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炎主要是看息肉的大小以及胆囊炎的严重程度。 如果息肉有超过1cm或者胆囊炎的症状比较明显,胆囊壁明显增厚超过3mm,反复出现右上腹闷胀不适的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治疗有效但短时间内长期再次反复发作,建议要手术治疗。 如果没有相关的症状,息肉小于1cm,可以先观察,定期的随访、复查肝胆彩超即可。平时饮食要注意以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禁忌烟酒。
  • 胆囊息肉可以吃花生吗(音频)

    胆囊息肉可以吃花生吗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的患者可以吃花生,但是建议要少吃。胆囊息肉患者平时的饮食就是注重以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而花生中所含的油脂较高、脂肪含量高,所以建议胆囊息肉的患者要少吃花生。 平时也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积极的运动锻炼,多饮水,促进胆汁的排出与稀释。 平时要定期去复查肝胆彩超,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主要是评估息肉的大小及其增长速度。如果息肉超过1cm或者增长速度过快,建议手术治疗,以预防后期癌变的风险。
  • 胆囊息肉病变需手术吗(音频)

    胆囊息肉病变需手术吗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样病变如果大小超过1cm,建议要手术治疗,特别是单发的、宽蒂的、胆囊壁明显增厚的、合并胆囊结石的、胆囊息肉不规则的。 因为这类的息肉超过1cm,其癌变的概率明显的增加,建议要早期手术,以预防后期癌变的风险。此外,如果息肉的增长速度过快,也是需要手术治疗的,息肉速度增长过快也是代表癌变的倾向。 平时饮食一定要注意以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并且要定期复查肝胆彩超来评估息肉的大小及其增长速度。
  • 患有胆囊息肉能喝牛奶吗(音频)

    患有胆囊息肉能喝牛奶吗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患有胆囊息肉可以喝牛奶,建议以低脂或者脱脂的牛奶为主。胆囊息肉的患者主要以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 平时每半年到一年要复查一次肝胆彩超,来评估息肉的大小及其生长速度。如果息肉超过1cm,建议手术治疗,超过1cm的胆囊息肉其癌变的概率明显增加。 胆囊癌的恶性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为一年,所以超过1cm的胆囊息肉建议尽早地手术治疗,以预防后期癌变的风险,胆囊息肉的患者可以喝牛奶。
  •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严重吗(音频)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严重吗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相对于单发来说,严重性稍微低一些,因为相对于单发来说,单发胆囊息肉癌变的概率相对更高,而多发的癌变概率相对较低。但评估胆囊息肉严重与否并不能单纯从单发、多发着手,需要综合判定,从胆囊息肉的类型、大小、单发、多发、宽蒂、窄蒂、息肉的形状等。\n一般来说,如果单发的息肉超过了1cm,并且合并明显的宽蒂,息肉形状不规则比较严重,需要引起重视。更多的用来评估息肉的是大小,如果超过1cm,一般都建议手术治疗,相对于多发性的胆囊息肉,胆固醇性息肉比较常见,单发息肉与腺瘤样息肉比较常见。胆固醇性息肉癌变的概率一般极低,定期复查随访即可,而且也不会增大到非常大的程度,一般较少会超过1cm。所以这种情况下,针对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需要进一步的综合评估,看严重程度,只是相对于单发来说,严重程度会相对较轻。
  • 胆囊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音频)

    胆囊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并不是一定要做手术,关键要看胆囊息肉的具体类型以及大小,还有是否合并其它严重的症状,这些都要进行综合考虑。常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决定胆囊息肉是否需要做手术:\n1、息肉的类型:如果是胆固醇性息肉,绝大部分不需要考虑手术。如果是腺瘤样息肉,需要做手术,因为腺瘤样息肉属于癌前病变,会持续增大,有癌变的风险,是一定要注意并进行密切随访的类型。\n2、息肉的大小:是目前用于评估息肉癌变程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超过1cm的息肉癌变的概率明显增加,这种情况要引起重视,还有单发、宽蒂、形状不规则的息肉,往往癌变的风险会更高,所以这些息肉超过1cm时建议做手术。\n3、合并其它严重的症状:比如合并严重的胆囊炎,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的症状,还有合并胆囊内有大量结石、胆囊壁明显增厚等,这些情况会增加炎症的严重程度,也会刺激息肉的增长速度,所以要考虑做手术。
  • 30岁有胆囊息肉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30岁有胆囊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30岁得了胆囊息肉,主要考虑以下原因:\n1、胆固醇代谢不良因素:胆囊息肉绝大部分以胆固醇性息肉为主,目前年轻人对饮食、生活习惯并不注意。胆囊息肉一般50岁以上的发病率会相对高一些,如果年龄是30岁,有长期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还有肥胖、不运动、熬夜、暴饮暴食等因素,都可能会促进胆囊息肉发生。\n2、炎症性因素:慢性胆囊炎的长期刺激会导致炎症性息肉。\n3、腺瘤样息肉:主要与个体的差异性有关,是肿瘤性病变。\n目前极大部分胆囊息肉的原因,主要考虑胆固醇代谢不良因素,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调控、运动锻炼,针对胆囊相关的疾病及早处理,能够有效预防胆囊息肉的发生。
  • 胆囊息肉会变癌吗(音频)

    胆囊息肉会变癌吗
    讲解医师:包文中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胆囊息肉有可能恶变,也就是变成胆囊癌。\n胆囊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根据息肉的成分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假性息肉通常是胆固醇结晶,而真性息肉是指原发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肿瘤性或非肿瘤性增生。胆囊真性息肉如果直径超过0.5cm或者宽基底型,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进一步癌变,所以胆囊真性息肉有可能会癌变。\n而假性息肉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可能反复发作慢性胆囊炎,刺激胆囊壁的增生。如果出现CT或者B超表现为瓷化胆囊时,要高度怀疑胆囊息肉引起癌变的可能。所以胆囊息肉癌变,无论是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都有可能演变成胆囊癌。
  • 胆囊息肉伴有泥沙样结石需要切除胆囊吗(音频)

    胆囊息肉伴有泥沙样结石需要切除胆囊吗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伴泥沙样结石是否需要切除胆囊,主要要看以下几种情况,大致情况如下:\n1、如果息肉增大超过1cm,通常需要切除。\n2、胆囊壁明显增厚,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炎症状明显,也需要切除胆囊。\n3、如果泥沙样结石的数量较多或者是充满型,也要考虑切除胆囊。\n4、要根据个体的特异性,某些泥沙样结石会反复排出,引起相应急性胆管炎,甚至急性胰腺炎症状,出现胆囊外症状的一般也建议手术切除,因为泥沙样结石排出引起相应症状后,再次排出的概率极高,一般没有办法完全控制症状。\n5、当出现胆囊泥沙样结石、胆囊息肉时,如果有反复的症状,右上腹不舒服或者有反复消化功能异常等表现,也是建议考虑手术治疗,一定要密切的复查、随访,在密切复查、随访的过程中发现息肉出现明显增大,或者泥沙样结石明显增多,这种情况下也要注意,建议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 胆囊息肉会不会想吐(音频)

    胆囊息肉会不会想吐
    讲解医师:孟泽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想吐或者恶心等感觉。关键要看胆囊息肉是不是合并胆囊炎,胆囊炎有可能会引起厌油、恶心、呕吐等异常改变,特别是在进食油腻食物或者过饱的饮食后更容易出现。胆囊属于消化功能的重要脏器,胆囊出现炎症改变时,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时容易出现消化功能的异常,从而表现为厌油、恶心的改变。\n胆囊息肉绝大部分没有症状,以胆固醇性息肉为主,绝大部分也并不合并胆囊炎,要进一步评估胆囊壁有没有增厚、毛糙、炎症性改变。胆囊息肉中还有一小部分属于炎症性息肉,本身就是因为胆囊炎反复发作,导致胆囊黏膜炎症性增生向腔内突起而形成的炎症性息肉。针对这类胆囊炎,而且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想吐的症状表现,这种情况下要先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包括右上腹是否有压痛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定是否胆囊炎处于急性发作或者比较严重的改变,如果没有也要进一步考虑恶心、呕吐的原因是否是其他因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