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

  • 胆囊息肉的饮食与调理(音频)

    胆囊息肉的饮食与调理
    讲解医师:邢文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一般对于胆囊息肉的患者,如果没有胆囊炎,没有右上腹以及后背的胀痛不适。此时患者一般可以正常饮食,但是尽量少吃鸡蛋、牛奶以及肥肉等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因为过多的进食此类食物,有可能引起患者胆囊内胆汁排泄,引起急剧的胆绞痛等情况发生。另外如果患者胆囊息肉合并有胆囊炎,有右上腹以及后背、右肩部的胀痛、酸痛不适,此时建议患者禁止服用鸡蛋、牛奶、肥肉等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一般患者需要忌酒以及不吃韭菜,大蒜、辣椒等其它肠道排气、产气过多的食物。另外患者需积极地观察胆囊大小的变化,如果胆囊息肉直径<1cm,此时可以继续观察,如果超过1cm,建议患者积极考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且术后送病检看息肉性质。
  • 胆囊息肉中药调理(音频)

    胆囊息肉中药调理
    讲解医师:邢文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对于胆囊息肉的中药调理,一般是指胆固醇性胆囊息肉的调理。对于腺瘤性息肉,一般服用药物起到的作用基本无效。对于胆固醇性胆囊息肉,在中药上一般是以金钱草等药物为主的排石化石治疗,但是因个人体质以及息肉成分的不同,治疗效果有可能发生差异。对于患者胆囊息肉,如果是胆固醇息肉及胆囊内多发息肉,此类情况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中药的金钱草以及西药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即优思弗等药物积极的予以化石治疗,部分患者可能有效。对于中药的治疗起到的作用基本和熊去氧胆酸胶囊作用相同,还是化石类药物为主。对于腺瘤性的胆囊息肉,一般服用药物基本无效,此类患者主要需要做的是定期复查上腹部彩超,看息肉直径大小的变化,如果超过1cm,就要考虑积极手术治疗。
  • 胆囊息肉3mm能自愈吗(音频)

    胆囊息肉3mm能自愈吗
    讲解医师:邢文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一般胆囊息肉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在临床上分为腺瘤性胆囊息肉、胆固醇性胆囊息肉、炎性胆囊息肉等几类。临床上多见的是腺瘤性胆囊息肉和胆固醇性胆囊息肉。对于胆囊息肉来说,如果息肉直径小于1cm,可以继续观察,半年查彩超一次,看息肉直径大小的变化;如果息肉直径超过1cm,建议患者积极考虑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或者行保胆取息肉手术。在手术后将息肉或者胆囊以及息肉送病理科进一步行染色切片检查,看息肉是什么性质、息肉有无其他病变的可能。对于患者所说的3mm的胆囊息肉,多考虑腺瘤性息肉的可能性较大。此类息肉一般不能自愈以及消失,后期如果超过1cm,建议积极考虑行手术治疗。
  • 胆囊息肉治疗(音频)

    胆囊息肉治疗
    讲解医师:王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腹腔镜、腹壁疝外科
    胆囊息肉为发生于胆囊黏膜的隆起性病变,呈单发或多发,与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炎症刺激、遗传以及肥胖等因素有关。它是一种良性病变,目前还没有可以有效治疗胆囊息肉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对于直径小于1cm的胆囊息肉,假如不合并有胆囊炎,无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表现,不需要特殊治疗,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胆囊B超即可。如果胆囊息肉大于1cm时,建议行手术治疗切除胆囊,以防恶变。
  • 胆囊息肉怎么手术(音频)

    胆囊息肉怎么手术
    讲解医师:包文中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胆囊息肉这是一个形态学的名词,根据病理类型分成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真性息肉就是肿瘤性或者非肿瘤性的息肉,而假性息肉主要是指胆固醇单水结晶或者结石的前体。胆囊息肉采用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胆囊息肉持续增大,怀疑有恶变的可能。2、胆囊息肉引起胆囊炎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对于胆囊息肉,采取的手术方式通常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与胆囊结石的手术方式一样。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息肉,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2cm以及大于1cm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2cm,怀疑有恶变的可能时,应该开腹行胆囊切除手术。
  • 胆囊息肉微创手术过程(音频)

    胆囊息肉微创手术过程
    讲解医师:邢文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对于胆囊息肉患者的微创手术,也就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手术的过程有以下几方面:1、患者需要清洁手术皮肤;2、在手术中经过全麻之后,会在肚脐以及剑突下还有右腹部打3-4个戳孔,戳入腹腔之后,经气腹将气压到一定程度,用分离钳以及电凝钩分离组织;3、将胆囊的前三角以及后三角上的浆膜层打开以后,充分暴露胆囊动脉、胆囊管;4、将胆囊动脉用可吸收夹夹闭断开,将前后三角分开,充分显露胆囊管以及胆囊壶腹之后;5、确认胆囊管之后,再靠近胆总管0.5公分左右夹2个可吸收夹,并且在胆囊管处夹以钛夹,然后中间将其剪断,将胆囊从肝脏胆囊床上剥离。一般经过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的时间,患者手术多可结束。
  • 0.5胆囊息肉可以自愈吗(音频)

    0.5胆囊息肉可以自愈吗
    讲解医师:汤大纬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0.5厘米胆囊息肉很难自愈,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局部有隆起后形成的,时间长息肉会增大且不会消失。胆囊息肉的很多患者没有症状,在体检时发现胆囊息肉,出现结节或黏膜隆起等,患者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定期随诊即可,建议6个月复查一次胆囊超声,生活中要清淡饮食,不吃辛辣、刺激或油荤过重的食物。假如患者胆囊息肉有症状,伴有胆囊炎症或息肉短期内增大较明显,要考虑胆囊切除。
  • 怀孕胆囊息肉怎么办(音频)

    怀孕胆囊息肉怎么办
    讲解医师:邢文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对于妊娠期的妇女出现胆囊息肉的情况来说,如果是妊早期,患者应查上腹部的彩超,看患者胆囊息肉直径、大小的变化。如果胆囊息肉小于1cm,患者可以继续予以观察。每隔2-3月继续复查,看胆囊息肉直径大小变化就可以。对于胆囊息肉的直径如果超过1cm,或者是患者反复发作胆囊炎,这种情况患者在急性发作的时候,需要考虑积极输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消炎治疗。对于妊娠晚期的患者来说,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cm,可以选择在手术剖宫产的同时,行胆囊切除手术。将胆囊切除以后,应常规送病理检查,看患者胆囊息肉的性质,以及胆囊内有无其他病变的可能性。平常患者应注意少吃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如蛋黄以及动物的内脏。因为此类食物之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如果患者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过高,会进一步诱发患者形成胆囊内的结石,或者胆囊息肉进一步增大的可能性。
  • 胆固醇性胆囊息肉怎么治疗好(音频)

    胆固醇性胆囊息肉怎么治疗好
    讲解医师:邢文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患者所说的胆固醇性胆囊息肉,是胆囊息肉的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就是胆固醇性胆囊息肉、腺瘤性胆囊息肉以及炎性息肉。具体性质患者在手术之前没有办法确诊,只有在手术之后,将胆囊以及胆囊息肉切除,行病理检查以后才能确诊。所以对于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多考虑的患者来说,应在手术之前定期复查上腹部的彩超,每隔半年或者一年,复查上腹部彩超一次,看患者胆囊息肉大小的变化。如果患者胆囊息肉小于一厘米,可以继续予以观察。如果患者胆囊息肉超过一厘米,此时建议患者尽早考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且在手术之后的一周,适度进食油脂类食物以及高蛋白饮食,这样利于患者胆总管内胆汁的排泄,避免进一步形成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对于患者胆固醇性胆囊息肉,如果是多发的胆囊息肉,多考虑胆固醇性息肉的可能性较大。此时患者应进一步考虑可以服用优思弗,即进口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先进行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就要积极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
  • 胆囊息肉注意哪些食物(音频)

    胆囊息肉注意哪些食物
    讲解医师:汪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是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胆囊息肉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临床上良性的比较多见,恶性的就是所说的胆囊癌。目前认为胆囊息肉可能和肥胖脂质的代谢紊乱、糖尿病、胆囊结石以及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平时需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油炸类的食品要少吃,平时要坚持锻炼,控制体重,有糖尿病的病人需要控制好血糖,从而预防胆囊息肉的发生。如果有胆囊息肉,那么小于1厘米没有症状的,可以定期复查。大于1cm,可以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