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 婴儿哭闹家长怎么做(视频)

    婴儿哭闹家长怎么做
    婴儿哭闹时家长的处理如下: 1、饥饿:喂奶、喂饭即可缓解; 2、尿、拉:换尿布以后,应该就能缓解; 3、不明原因的哭闹:时间较久又没有其它原因时,要注意可能是肠套叠;肠套叠发病较急,时间久了会导致肠坏死,所以家长一定要有概念,必要时到医院找医生进行相关检查,观察其有无肠套叠; 4、需要安抚:抱抱哄一会就会好; 5、特别烦躁的宝宝,需要家长一起陪着玩玩具。 应该正确理解孩子,判断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苦恼,并进行对因治疗。
    2023-08-02
  • 初生婴儿吐奶怎么办(视频)

    初生婴儿吐奶怎么办
    呕吐是新生儿期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呕吐非常频繁就要注意排除一些病理性状况比如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肠道闭锁或者是肠套叠等病理状态。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诊,另外一些孩子呕吐伴有其它疾病的表现,如新生儿肺炎常常伴有吐奶情况。孩子除了呕吐之外没有其它的症状,生长发育情况良好,而且不伴有哭闹等病理状态,那可能就是生理性呕吐。生理性呕吐大部分都和喂养有很大关系,所以出现呕吐时候需要妈妈注意喂养情况。母乳喂养孩子在喂养之前要避免孩子哭闹,喂养时要注意避免孩子吞咽大量空气,另外不要喂养过多、过频繁,如果患儿出现频繁呕吐,需要减少喂养次数和喂养量,往往孩子的呕吐情况会减轻。奶粉喂养的孩子除了避免大量吞咽空气之外,还要注意奶粉和水的比例,另外宝宝喂养之后可以把孩子轻轻竖起来,轻轻拍拍背部,孩子躺下时候可以呈头部略高的位置。另外孩子呕吐时还要注意,刚刚喂完奶之后要注意头偏向一侧避免孩子误吸。
    2023-08-02
  • 常见的小儿急腹症病种及其病情特点(视频)

    常见的小儿急腹症病种及其病情特点
    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主要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疝、肠梗阻、梅克尔憩室以及并发症、卵巢囊肿蒂扭转、胆结石、胆囊炎、原发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以及外伤等。小儿急腹症的病情特点主要是发病急,而且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快,从而导致严重后果。小儿急腹症的病因复杂,涉及学科广,而且患儿主诉不清,查体不合作,因此容易误诊,严重可危及生命。所以,对待小儿急腹症,必须及时、准确诊断,正确治疗,才能防止误诊、漏诊。
    2023-08-03
  • 怎么预防婴儿肠套叠(音频)

    怎么预防婴儿肠套叠
    讲解医师:贾晋荣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
    肠套叠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而引起的肠梗阻。对于预防肠套叠的方法,可以从肠套叠的病因来入手,肠套叠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五点:\n第一、饮食改变:生后4-10个月是添加辅食、增加乳量的时期,这也是肠套叠发病的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n第二、回盲部解剖因素:因为婴儿期的回盲部游动性比较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比较长,再加上其它因素的刺激,导致肠套叠。\n第三、病毒感染:可能与肠道内的腺病毒、轮状病毒的感染有关。\n第四、肠痉挛及自主功能失调:由于各种食物、炎症、腹泻、寄生虫毒素的刺激,导致肠道蠕动节律紊乱,而引发肠套叠。\n第五、遗传因素:可能有家族发病史。\n针对上述的肠套叠的发病因素,可以通过注意辅食的添加,比如不要一次性添加过多的辅食或者乳量,注意预防可能病毒感染,同时要注意食物的清洁,防止炎症、细菌感染以及寄生虫的刺激,这样就能尽量预防肠套叠的发生。
  • 婴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音频)

    婴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
    讲解医师:潘祝彬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婴儿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好发于两岁以内的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有以下三点:第一、阵发性哭闹,患儿哭闹呈阵发性,有规律性,一段时间哭闹一段时间停止,然后反复出现。第二、呕吐,呕吐继发于阵发性哭闹之后,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比如喝的奶、水等等。第三、果酱样大便,出现果酱样大便的时候多为肠套叠晚期,主要是由于套叠的肠管经过卡压后导致血供障碍,引起出血、坏死继发的血便,出现果酱样大便的时候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医治。48小时以内的患儿肠套叠,如果患儿精神反应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灌肠复位的方法保守治疗,临床效果非常好。
  • 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症状(视频)

    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症状
    直肠黏膜内脱垂是直肠套叠入远端直肠,继而脱至肛门处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有便秘史、肛门坠胀、肛门堵塞感,且用力时堵塞感加重;或有大便习惯改变,如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排便困难、排便时间长且量少,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如出现黏液便和血便。因直肠黏膜内脱垂不脱出肛门外,外表无法辨认,需用仪器明确诊断,确诊后采用PPH微创疗法。
    2023-07-30
  • 新生儿胃肠道疾病有哪些症状(视频)

    新生儿胃肠道疾病有哪些症状
    胃肠道疾病症状包括有: 1、胃肠功能紊乱:小孩吃奶消化不好,可引起肠胀气,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 2、胃肠道疾病:包括肠旋转不良或肠扭转肠套叠,表现为不睡觉、阵发性哭闹、腹胀、便血、呕血; 3、感染引起的腹泻:表现为不睡觉、哭闹不安、呕吐、腹胀、大便次数增加,有水样便或者黏液便,如出现此情况应及早到医院治疗。
    2023-07-30
  • 小儿肠套叠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肠套叠是怎么回事
    小儿肠套叠是肠道蠕动发生异常,进而导致肠管相互套叠的一种疾病,即前部的肠管套进后部的肠管内,形成肠管重叠的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疼痛、呕吐等。在春秋季节变化较大时,小儿出现腹泻或病毒感染导致感冒、发热等,均可造成肠道的异常蠕动,易发生肠套叠。小儿肠套叠患者的正常发育将受到影响,建议及时就诊。
    2023-07-30
  • 新生儿肠绞痛的症状(视频)

    新生儿肠绞痛的症状
    新生儿肠绞痛指新生儿肠壁肌肉持续性收缩造成痉挛,导致疼痛,也称新生儿肠痉挛,通常难以找到病理性证据,主要表现为新生儿哭闹不止,从症状上难以鉴别,引起新生儿肠绞痛的原因包括: 1、喂养问题:出现大便性状改变、拉肚子或呕吐等症状; 2、可能伴随有肠道感染、肠套叠甚至外科疾病等。 若新生儿哭闹不止并难以通过安慰、按摩等方式得到安抚,需从母乳、护理等方面寻找原因。
    2023-07-30
  • 宝宝肠套叠症状(视频)

    宝宝肠套叠症状
    肠套叠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腊肠样包块、便血。肠套叠多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较小儿无法准确表述腹痛症状,主要表现为异常哭闹、腹部膨隆、拒奶;两段肠管叠加,可在腹部触及腊肠样包块;便血症状出现较晚,大便颜色呈果酱样。因此,若小儿出现呕吐、拒奶、腹部膨隆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小儿就诊,腹部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肠套叠,且无辐射。小儿发病早期,可给予空气灌肠或水灌肠,使肠管复位。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