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视频)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急性肝衰竭患者可以伴有极度乏力、明显厌食、腹胀、恶心甚至呕吐,可以有进行性加重黄疸出现,表现为皮肤、眼球黏膜黄染以及小便黄,血清总胆红素可以达到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同时可以出现皮肤黏膜甚至内脏重要器官出血,肝脏有进行性缩小表现。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严重肝病症候群,是多种肝损伤病因导致,病死率在临床当中非常高。临床上将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或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以及慢性肝衰竭。慢性肝病基础患者可以在慢性肝病基础之上并发慢加急性或者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以及慢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或者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没有慢性肝病基础,其中急性肝衰竭患者起病非常急,继往没有相关肝脏基础病,在2周之内出现较为严重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称之为肝性脑病。
    2023-08-03
  • 舌苔发黑是得了肝癌吗(视频)

    舌苔发黑是得了肝癌吗
    舌苔发黑不一定是得了肝癌。晚期的肝癌患者可以见到舌苔发黑,但是舌苔发黑不是肝癌患者唯一的舌象表现。舌苔发黑分为生理性发黑和病理性发黑。其中生理性发黑见于长期吸烟的健康人,也可以见于进食特殊食品的情况,比如黑芝麻糊及含了甘草片以后造成的舌苔黑染。 病理性的舌苔发黑常见于尿毒症、胃肠道恶性肿瘤、慢性肝病等的患者。比如,肝硬化晚期和肝癌晚期都可以见到舌苔发黑。肝癌晚期出现舌苔发黑,则提示肝癌患者已经到了最终期,比如病人恶病质及腹水较明显、纳食差、食欲差等。这时候中药治疗干预往往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可以健脾利水、健脾和胃为主,使患者能进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病人的生存质量也可以得到改善。
    2023-08-03
  •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音频)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讲解医师:刘燕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风湿内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胆管炎。主要特点就是肝脏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的病变,血清中可以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且可以出现丙种球蛋白的升高。\r\n
  • 乙肝病毒DNA检查多久出结果(音频)

    乙肝病毒DNA检查多久出结果
    讲解医师:历见伟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中医医院感染科
    乙肝病毒DNA的检查,需要首先对血液标本之中的乙肝病毒DNA分子进行扩增,扩增到一定的量之后才能检查出相应的结果。所以,这个检查一般需要费上几个小时的时间。 但每个医院之中,这个DNA检查的结果也要根据检验室的检验能力。如果每天都做这样的检测,早晨抽血抽的早,一般下午是能出来结果的。如果当天抽血的结果比较晚,错过当天的检测,很可能需要第二天才能出结果。 乙肝病毒DNA的检查,一般是对于乙肝患者进行相关方面的评估,反复的监测DNA的量,能够看动态变化的结果,从而更加有效的评估患者的情况。
  •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殷欣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提示对乙肝具有抵抗力,不会再感染乙肝。一般来说这样的人群包括两种,第一种是打过乙肝病毒的疫苗,产生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表面抗体>10IU/L就会保护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传染。第二种就是传染过乙肝的患者,由于抵抗力较强,身体清除了病毒,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如果是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同时合并表面抗原或者E抗原阳性,提示可能是正在发生肝炎的患者进行了血清学转换,需要随访乙肝两对半,观察病毒波动的情况。
  • 有抗体还会感染乙肝病毒吗(音频)

    有抗体还会感染乙肝病毒吗
    讲解医师:戚敬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肝病科
    乙肝是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普通人群对于乙肝还有一定恐惧心理。乙肝传染途径主要有血液、体液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一般的生活接触包括共餐是不会造成乙肝病毒传染的,所以不要产生过多的恐慌心理。为了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染,应该及时进行乙肝五项筛查,如果没有乙肝表面抗体,需要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通常按照“016”的方案来进行接种,待体内产生足够量的表面抗体以后,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染了。所以孩子出生以后应该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染,但是有一部分孩子是不产生抗体的,需要再一次接种。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原因或者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体内有了乙肝表面抗体以后,还有可能感染一些亚型的病毒,造成乙肝病毒传染,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所报道的病例也是非常少的。
  • TBA高是不是有肝病(音频)

    TBA高是不是有肝病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TBA就是总胆汁酸,总胆汁酸升高时说明有肝脏疾病,总胆酸在肝内合成,与甘氨酸、牛磺酸结合,可以成为结核胆汁酸,然后被肝细胞分泌入胆汁,随胆汁到肠道后,在肠道内细菌作用下,被水解成游离型胆汁酸,有97%被肠道重新吸收后回到肝脏。如此循环不息,这样能使总胆汁酸发挥最大的生理效应,更可以防止总胆汁酸大量进入循环中,对其他组织细胞产生毒害。\n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胆汁酸的含量极微,当肝细胞损伤或者肝内外堵塞时,胆汁酸代谢就会出现异常,总胆汁酸就会升高。因此,总胆汁酸的测定是一项比较敏感的肝功能试验。
  • 乙肝病毒携带者生孩子会遗传吗(音频)

    乙肝病毒携带者生孩子会遗传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型肝炎(乙肝)不是遗传性疾病,而是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是我国法定的一类传染病,如果父亲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不会遗传给新生儿,但如果母亲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就可能会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主要是在分娩时由于新生儿可以接触到带有乙型肝炎病毒母亲的血液,或者是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胎儿在宫内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母亲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被感染,但是这种传染的几率很低。\n要想阻断母婴传播,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口服抗病毒药物,为了保证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可以在孕晚期的时候应用抗病毒药物,推荐首选替诺福韦。分娩时推荐采取剖宫产,因为剖宫产可以缩短新生儿接触带有乙型肝炎病毒母亲的血液,以及阴道分泌物的时间,降低感染风险。在出生之后24小时之内,要给新生儿接种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出生一个月以后,重复接种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进行母婴阻断。
  • 肝病会引起皮肤痒吗(音频)

    肝病会引起皮肤痒吗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有一部分肝病患者可以出现皮肤瘙痒(即皮肤痒)的症状,主要是见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胆汁淤积型肝损害,这类肝损害也可以称为肝内毛细胆管炎,主要的原因是毛细胆管分泌和排泄胆汁酸出现障碍,导致血中的胆汁酸盐浓度超标,可以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继而引起瘙痒。这一类患者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皮肤、眼睛出现黄染,尿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可以发白。临床症状一般比较轻,没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比如腹胀、饭后不消化、恶心或者出现食欲减退等,这些表现一般不严重。\n患者检查生化可以表现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ALP、GGT升高,而ALT和AST轻度升高或者正常。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常见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相关胆管炎,也可以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另外,病毒性肝炎中的急性戊肝、急性乙肝也可以表现为胆汁淤积型的肝损害。还有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其中有一部分也可以表现为胆汁淤积型的肝损害。
  • 乙肝病毒的体外存活时间及传播途径(音频)

    乙肝病毒的体外存活时间及传播途径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肝病毒一般指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比较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等均能耐受,在37℃的条件下可以存活七天左右,在56℃的情况下可以存活六个小时左右,在血清中如果保持30-32℃,可以保存六个月,在零下20℃的情况下可以保存15年,煮沸十分钟,65℃的环境下持续十小时或者是高压蒸气消毒后均可以灭活。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对乙型肝炎病毒均有较好的灭活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水煮沸物品,煮沸十分钟就可以灭活病毒,不能用热水煮沸的物品,也可以用过氧乙酸或者碘伏擦拭进行消毒。\n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可以通过血液途径传播,以往通过应用血制品或者输血,是感染乙肝病毒的的主要途径,目前由于血液筛查方式的改变,此种途径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目前共用针头进行特殊药品注射的人群,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发人群,与乙型肝炎病人共用牙刷、刮脸刀等有被感染的风险,纹身、纹眉、修牙、修足等,也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