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

  • 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怎么回事(视频)

    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怎么回事
    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良性疾病,结肠黏膜内有腺上皮,出现肿瘤样变化,聚集成团、成瘤。但是毕竟是上皮内,又是低级别,对机体没有太大影响,是否为癌前病变,目前没有定论。可能多年处于稳定状态,可以不给予干预。通常拿到报告结论,都是因为切结肠息肉后,提示息肉是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做定期随访观察,如每3年左右,最长不超过5年做一次肠镜,再长息肉切掉即可。如果经常长息肉不干预,经过若干年后,可能变成结肠癌,这时就不是瘤变,而是恶性肿瘤。
    2023-08-03
  • 升结肠肠壁增厚的原因(视频)

    升结肠肠壁增厚的原因
    升结肠肠壁增厚原因较多,可能为炎症引起肠壁水肿、增厚,也可能为占位性病变引起肠壁增厚。新生物发生有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如结肠息肉或腺瘤也可引起结肠壁增厚。恶性病变为上皮来源癌,恶性肿瘤称为癌,肠管壁间来源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也可能引起肠管壁增厚。 升结肠肠壁增厚可能由于炎症、溃疡等非肿瘤性疾病所引起,也可能是由于息肉、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所引起肠壁增厚,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2023-08-03
  • 肠镜报告怎么看(视频)

    肠镜报告怎么看
    肠镜报告一般包括这四部分: 1、病人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情况; 2、肠镜过程中的异常表现,包括息肉、肿瘤、溃疡、炎症等; 3、文字描述会显示进镜深度、部位,进镜是否顺利、异常表现部位,如有充血、水肿、溃疡、糜烂、息肉、肿瘤的部位,还可取一些肿物去活检送病理,等待活检结果; 4、作为患者仅可看懂诊断,诊断结果可能为正常结肠、大肠未见异常、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结肠炎症、溃疡性结肠炎等。根据诊断到专科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2023-08-03
  • 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哪个严重(音频)

    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哪个严重
    讲解医师:王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只是息肉发生的位置不同而已,没有什么明显的可比性。因为结肠或者是直肠发生的息肉,并不是出现在结肠息肉就很重,出现在直肠息肉就很轻,因为直肠的息肉也可以出现比较重,甚至出现出血、癌变的情况。息肉只是位置不同,并不是严重性的区别有很大。当然,对于直肠息肉有一个比较好的情况是离肛缘比较近,在治疗或者在处理方面稍微方便一些,或者有的出现直肠息肉,基本上不给予腹部外科手术,可以在肛门管或者肛管镜下给予直接手术,能够减少创面的发生,是区别于结肠的一种区别。所以,直肠和结肠息肉的鉴别或者严重程度来讲都是一样的。
  • 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哪个危害大(音频)

    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哪个危害大
    讲解医师:汤大纬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两个危害都是一样的,因为息肉是良性病变,发现的时候在肠镜下切除就可以了。但是直肠和结肠内部的息肉都有恶变的风险,时间长后两者都有可能会发生恶变。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两者症状类似,比如都有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甚至表面都有破溃、出血,所以有可能会出现黑便、血便、暗红色血便等,一般都需要做肠镜把息肉切除干净。当然如果息肉比较大,肠镜下切除风险比较高,或者不能完整切除,也可以考虑做微创手术切除。
  • 结肠癌发病的原因(视频)

    结肠癌发病的原因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的消化道肿瘤,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40-50岁发病率较高,占胃肠肿瘤的第三位,主要病因有: 1、饮食习惯,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2、结肠慢性炎症发生率较高; 3、结肠息肉患者发生率是没有结肠息肉患者的五倍; 4、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癌变几率较高; 5、遗传因素。 如果近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排黏液便、血便,建议到医院行结肠镜进一步检查,了解是否有结肠癌的病变。
    2023-07-30
  • 一般多长时间形成肠息肉(视频)

    一般多长时间形成肠息肉
    一般结肠息肉的发生,需要5-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从小的息肉变成一个较大的腺瘤,通常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不同人群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包括排便习惯的差异,形成息肉的时间也不同。慢性便秘的个体,常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形成结肠息肉的时间可能更短。所以不同的病种,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形成的结肠息肉或者结肠腺瘤的时间,无法一概而论。所以病人来医院就诊后,需关注其身高、体重、饮食生活习惯、家族其他人有无类似疾病、既往发生的结肠息肉属于何种组织类型。需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判断病人以后进行复查的时间,多久进行干预结肠息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