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

  • 肠息肉能喝酒吗(视频)

    肠息肉能喝酒吗
    结肠息肉或者结肠腺瘤病人,通常不建议喝酒。长期喝酒容易刺激胆道胆汁的分泌增多,增加结肠癌,包括结肠腺瘤的风险。长期喝酒的人,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比正常人更高。另外,喝酒的人,通常蛋白、脂肪摄入也比较高,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也会刺激肠道的菌群紊乱,包括代谢产物的异常,所以不建议结肠息肉患者饮酒。如果有必须的应酬,应该尽量少量喝酒。避免肠息肉发生,可以做预防性的干预,包括少摄入蛋白质类、脂肪类食物,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定期补充益生菌。通过这些方式对抗酒精引起的肠道损伤,当然不喝酒是最好的。
    2023-08-01
  • 大便里有血什么原因(视频)

    大便里有血什么原因
    大便出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最易被人忽视。许多病人看到大便出血就认为是上火或痔疮。便血不仅仅只有这两种疾病,肠息肉、肛裂、肠癌、肛乳头肥大等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大便出血颜色取决于出血部位及速度,上消化道出血及小肠出血多为暗红色或黑色大便,若出血速度较快、出血量较多、肠蠕动增快,血便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结肠与直肠出血,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为鲜红色的血便。大便出血除痔疮、肛裂外,结肠息肉、结直肠癌、血管畸形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便血如长期不治,将后患无穷,因此大便有血需前往医院挂肛肠科、消化内科或普外科进行诊治。依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不可拖延诊治。
    2023-08-02
  • 小儿慢性腹泻需要做肠镜吗(视频)

    小儿慢性腹泻需要做肠镜吗
    若患儿为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结肠息肉引起的慢性腹泻,建议做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处理。若怀疑患有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等方面的疾病,需做碳14检查或幽门螺杆菌检查。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和胃炎,好发于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或好食垃圾食品人群,生活中应讲究卫生,最好专人专筷,避免病菌交叉感染。
    2023-07-30
  • 什么是乙状结肠息肉?(音频)

    什么是乙状结肠息肉?
    讲解医师:王晓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
    乙状结肠息肉是发生在乙状结肠部分的黏膜的隆起性病变。乙状结肠在哪?是在直肠的上面,距肛门是15—45公分左右,这个距离内的肠管我们称为是乙状结肠。乙状结肠息肉从病理分类来讲,最常见的是腺瘤性的息肉, 这种息肉多数是因为我们长期的进食过于精细的饮食,膳食纤维含量不足,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比较高引起的。也有一些是由于基因的突变,还有遗传性的疾病导致的。 此外还有炎性的息肉,比如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某些一过性的肠炎、某些寄生虫的感染等等引起的肠道黏膜的炎性增生。 第三类是我们常说的错构瘤性的息肉,它是由于小孩在胚胎时期某些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错构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 还有其他更少见的息肉,比如类癌或者恶性的息肉,这些在确诊之前,我们都统称为息肉。 临床上在做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乙状结肠的息肉可以是单个的,可以是多发的,这些息肉早期并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可以出现便血、大便次数增多、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等情况。
  • 胃长息肉有危险吗(视频)

    胃长息肉有危险吗
    胃部生长息肉存在危险,危险大小与息肉性质、息肉大小有关。如果是炎症性息肉,风险很低,癌变几率只有0.4%。而如果是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相应增高,大概能达到10%-30%。癌变几率和腺瘤的生长时间、大小都有关系,腺瘤性息肉存在的时间越长,癌变风险越大。息肉有很多类型,比如错构瘤性息肉,癌变几率较高,普通管状腺瘤癌变几率稍低,病程较长。 总之,胃息肉风险较结肠息肉低。如果是腺瘤,需要争取早期切除、早期治疗。平时生活中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以及部分药物,如尽量减少服用PPI制剂,经常服用该类药物也会造成多发息肉。
    2023-08-01
  • 大便不带血但纸上带血严重吗(视频)

    大便不带血但纸上带血严重吗
    便后发现大便无血,但擦纸上有血,首先需观察血液颜色。如果是便鲜血,很可能是内痔出血,在内痔早期是纸擦带血。如果是一过性便鲜血,通过改善饮食及排便习惯,通常可以自愈。如果内痔加重,可能会出现滴血的情况。 如果纸上带的血是暗红色或有血块,要通过电子结肠镜进一步检查,首先要排除排除结肠息肉、肿瘤等疾病。所以大便纸擦带血建议观察血的颜色,根据不同颜色进行不同检查和治疗。
    2023-08-02
  • 如何尽早发现直肠癌(视频)

    如何尽早发现直肠癌
    因为早期的直肠癌其实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很容易被患者所忽略。首先要确定哪些人群是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40岁以上原来长过结肠息肉的病史或者是家里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还有长期生活不规律,吸烟饮酒的人群。上述人群要注意每年要定期进行体检;出现报警症状的人群,比如有大便带血,特别是大便变细或者是出现肛门刺激的症状,比如大便频繁,解大便困难的上述患者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目前尽早发现直肠癌的检查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肠指检:医生可以通过简单的触诊来确定直肠有无占位性的病变,直肠癌有70%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不仅如此,通过直肠指检还可以明确肿瘤的形状、质地,还有活动度等; 2、粪便隐血试验:肿瘤早期可以侵犯黏膜或者黏膜下的血管引起消化道的出血,但是有时候很少的出血用肉眼是很难发现的,但是可以通过粪便检查来发现。如果反复查了两次大便潜血都是阳性,就建议进一步的进行结肠镜的检查排除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 3、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直肠癌的金标准,通过结肠镜检查不仅可以观察到肠道,还可以直接切除病变进行病理学的化验检查、明确诊断。
    2023-08-02
  • 肛肠疾病有哪些(视频)

    肛肠疾病有哪些
    肛肠疾病有很多种,甚至有几十种,但是总的来说分为四大类: 1、痔、瘘、裂等属于肛门直肠的常见病; 2、结直肠的肿瘤,比如结肠癌、直肠癌或者结肠息肉,是肛肠科的第二大类疾病; 3、肛肠的结直肠炎性疾病,这类疾病包括结直肠炎、克罗恩疾病或者是结核性肠炎,这些疾病是第三大类; 4、功能性肠病,比如便秘或者是肠易激综合征,是肛肠科的第四类疾病。 总之,这四类疾病当中又分出很多疾病。因此肛肠疾病其实包括的种类很多,从部位上来说,可以包括整个结肠、直肠和肛门等部位所发生的疾病都可以纳入肛肠疾病。肛肠疾病的从字面上理解,就知道肛门和结直肠等部位所发生的疾病都可以称之为肛肠疾病。目前,医院在分科上分有肛肠科。所谓肛肠科是包括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所发生的疾病,这类疾病都可以纳入肛肠疾病。以前一般老百姓所说的痔瘘科,其实也是肛肠疾病的范围之内,但仅仅是肛肠疾病的一部分,也是肛肠疾病部分常见病。除了常见的肛肠疾病,还包括刚才所说的结直肠炎性疾病、结直肠的肿瘤或者结直肠的功能性疾病,这四类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肛肠科所含纳的疾病范畴。
    2023-08-02
  • 结肠息肉手术后几天可以正常饮食(视频)

    结肠息肉手术后几天可以正常饮食
    结肠息肉手术后几天可以正常饮食主要根据患者结肠息肉的大小和数量,一般3-4天以后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饮食。 结肠息肉患者做完手术以后,术后进食时间可能相对晚,但现在90%以上的息肉是通过电子纤维结肠镜处理,进去以后电烧处理。一般稍微大的息肉有可能选择开刀,或者通过其他方法处理。 手术做完以后当天应该是严格禁止饮食,患者可以适当喝水。第二天根据病人的整体情况,一般先是流食,如小米稀饭或者大米稀饭,或者菜汤之类,一般不要加纤维素性的东西。术后再往后一天基本上可以恢复半流食,不要吃特别硬固体的东西即可。
    2023-08-02
  • 结肠息肉术的护理(视频)

    结肠息肉术的护理
    结肠息肉术后护理如下: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即体温、脉搏、心率、呼吸指标。如果患者病变发展,这些指标会有所变化,一定要多观察指标变化。 2、注意排气和排便情况,做过结肠息肉以后会出血,观察患者大便有无鲜血,是较重要的环节。做肠镜要排气,肠道里要注气,做完手术以后需要不断排气,注意患者排气量多、量少,如果肠道积气排不出,对其恢复也不好。 3、术后要禁食,一般息肉切除以后要禁食两天; 4、腹部体征:做完肠镜,包括切完息肉以后担心出血、穿孔,穿孔表现为腹部体征,如腹部疼痛。 总之,结肠息肉术后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表现,排便、排气表现,腹部表现、饮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