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增多症

  • 血小板计数偏高是什么原因(视频)

    血小板计数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小板的正常参考范围为(125-350)×10^9/L,血小板检测是血常规检测中的一项,而且检查时不需要空腹。持续性的血小板异常显著增高患者,可能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此时应该进一步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检测等。 此外,在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肿瘤时,血小板也可以出现继发性的增高,但此时通常增高幅度较小,原发病去除后,血小板可恢复正常;同时某些药物,例如口服的避孕药、雌激素、肾上腺素、头孢菌素类等药物,患者服用后也可以见到血小板一定程度的增高。
    2023-08-01
  • 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值(视频)

    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值
    血红蛋白为人体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色素蛋白,又称血色素,主要作用为运输氧气。临床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红细胞数量,因此血红蛋白为判断是否发生贫血的指标。 临床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为170-200g/L。如果低于正常值,则属于血红蛋白降低,即贫血;若高于正常值则属于红细胞增多,可能为病理性因素引起,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部分患者为生理性红细胞增多,多为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群。此类患者红细胞数量较正常值偏高,且血红蛋白浓度也偏高。
    2023-08-01
  • 血液病的类型有哪些(视频)

    血液病的类型有哪些
    血液病的类型范围比较广,血液中常见的细胞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还有血小板,都有相应疾病类型,具体疾病类型如下:1、白细胞:白细胞增多通常见于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白细胞减少也是一种疾病,临床门诊较为常见,原因待查;2、红细胞:红细胞增多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减少可能为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3、血小板:血小板升高也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减少即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还有部分血液成分血浆中包括大量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异常比如血友病,是常见的凝血功能障碍类遗传性疾病。另外还有综合病症比如DIC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有血小板的下降、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2023-08-01
  • CT能看出骨髓纤维化吗(视频)

    CT能看出骨髓纤维化吗
    CT可以看出骨髓纤维化,因为骨髓纤维化又称为原发性骨髓硬化症,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起病比较缓慢,没有前驱症状,原因不明,可继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中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等。骨髓纤维化多好发于50岁以上,起病比较缓慢,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进展,表现为进行性贫血以及肝脏、脾脏肿大。晚期由于血小板减少,容易发生出血和血栓。此病确诊主要靠骨髓穿刺,但骨髓穿刺时因为骨髓硬化,骨质比较坚硬,常导致穿刺失败,X线和CT表现为病变主要发生在红骨髓相对集中的中轴骨以及四肢骨近端。 早期时病变骨呈磨玻璃状,骨小梁模糊不清楚,随病变进展,骨小梁增粗、致密、硬化、骨密度增高。此病常是对称性分布,骨质内可以夹杂米粒状、瓜子状低密度区,主要是残存少量微骨化,异常纤维组织造成。CT影像学检查除看到骨质改变,更多有时可以看到肝脏、脾脏肿大。当出现此典型骨质改变时,提示临床骨髓纤维化可能,应该结合骨髓穿刺做确诊。
    2023-08-02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经典的Virchow理论认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静脉血流滞缓,血液淤积,容易诱发血栓形成; 2.血管壁受损,导致血液自凝,血栓形成; 3.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由于其他疾病,比如红细胞增多症,导致血液凝固,形成血栓; 临床上深静脉血栓常常是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并伴有贫血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黄疸并伴有贫血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伴贫血最常见原因为新生儿溶血病。可能为母子血型不合而导致的溶血病,如母子ABO血型不合溶血,妈妈为O型血,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RH血型不合溶血病,如妈妈可能为RH型阴性血,新生儿为RH阳性血,也可导致溶血。还包括由其它原因引起的溶血,在我国尤其在南方G6PD酶缺乏症所引起溶血同样较为常见,俗称蚕豆病。此外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也可以引起溶血。 发生溶血时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贫血,破坏红细胞分解使血清胆红素升高,临床可以看到黄疸、胆红素水平较高。严重感染如新生儿败血症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从而造成贫血与黄疸。新生儿黄疸与贫血常出现在出生早期,需密切观察并及时进行治疗。尤其是黄疸程度较重时,需要进行光疗,必要时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2023-08-02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症状有哪些?(音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李振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血液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通常起病比较隐匿。在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太多,在以后会出现一些方面的表现,第一就是神经系统方面的表现,比如有头疼、眩晕、耳鸣、眼花、肢体发麻、刺痛。另外,有的病人有视力障碍。另外的病人有多血质的表现,就是皮肤红紫,包括脸红、口唇红、舌红、耳红,四肢末端也比较红,还有眼结膜是充血的。还有的病人有皮肤瘙痒,血压增高。另外一大表现就是血栓形成,病人还有出血。另外有的病人合并有溃疡病,还有肝脾肿大。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音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讲解医师:江滨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里面,首先是红细胞增多和红细胞压积的增高,再有就是JAK2基因V617F突变,当然不是100%的病人都会有这个基因的突变,但是它的发生率非常的高。所以如果红细胞增高了,而基因突变检测是阴性的,我们对于诊断要很慎重,诊断的标准到底红细胞高到多少,红细胞压积是多少,有标准,可以去看它的标准。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寿命是多少?(音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寿命是多少?
    讲解医师:江滨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其实也是要看就诊的时间,如果在很早,红细胞刚刚增多一点,也没有纤维化,也没有脾大这些,一般说来寿命会比较长,怎么也应该有15年、20年这样的时间。但是如果发现已经是非常晚期了,都已经发生很严重的骨髓纤维化,脾脏也大了,时间相对来说就比较短。还有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还真有一些转化成白血病的,如果转化成为急性白血病,时间上就会更短了。再有就是他的寿命也跟有没有发生血栓有关系,如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生很严重的心梗,那他的寿命是取决于心梗的治疗。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哪些症状(音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冷芸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异常的疾病,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主要表现是红细胞增生为主,出现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在临床上患者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的改变,四肢远端的青紫、颜面暗红色,像太阳晒的时间很长似的,脸色非常红,而且还是暗红色的。皮肤有瘀斑,出现各种皮损,眼结膜出现充血,洗澡以后皮肤出现明显的瘙痒,还有红斑性的肢痛病表现。在皮肤上看到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静脉炎、静脉血栓、静脉曲张。\n循环系统可以看到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下肢出现间歇性跛行,动脉闭塞性坏疽,也就是由于红细胞过高造成的动脉闭塞,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同时还有肢端感觉异常,雷诺氏现象,就是天冷的时候手末端会出现发冷、发白的表现。\n胃肠道出现饱胀感、口渴、反酸、嗳气、便秘、消化道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肠系膜动脉有血栓形成,还会出现严重的腹痛,肝脏和脾脏有肿大的表现。\n呼吸系统表现为出现活动以后的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特别容易出现感冒、大咯血、血胸等表现。\n在生殖系统上的表现可以出现膀胱、阴道、子宫出血,还有肾脏周围的非创伤性血肿。如果有高血压,还可以有蛋白尿,造成肾功能损害。\n神经系统上的表现,有头晕、头疼、目眩、短暂晕厥、失眠、虚弱、发胀、手指末端麻刺的感觉,非常刺痛的感觉异常。\n还出现视觉异常,由耳鸣、脑血管的病变引起来的一些症状,偏瘫、失语这一系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