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祸脑疝存活率苏醒率(视频)

    车祸脑疝存活率苏醒率
    车祸脑疝患者的存活率和苏醒率会有非常大的差异,主要和脑疝的具体类型、救治时机、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原发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例如车祸伤造成的硬膜外血肿,引起的大脑镰下疝,如果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不仅可以获得存活,能够完全苏醒,甚至有可能恢复到基本正常状态。如果车祸伤造成严重的脑挫裂伤,甚至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并且出现脑疝,即使患者能够通过有效的治疗挽救生命,但是也难以苏醒,常会有长期的植物生存状态。还有一些患者由于脑疝进展过于迅速,甚至来不及进行治疗就足以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特别是弥漫的脑肿胀、多发的脑挫裂伤、严重的硬膜下血肿,使患者发生枕骨大孔疝,也就是双侧瞳孔散大的情况,这类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可以达到半数以上,甚至70%-80%的患者都难以挽回生命。由此可见,车祸造成脑疝存活率和苏醒率在临床上有非常大的差异,及时的诊断治疗是提高存活率和苏醒率的关键。
    2023-08-02
  • 常见的脑疝有哪两种(视频)

    常见的脑疝有哪两种
    临床上常见的脑疝主要有大脑镰下疝、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等类型。由于大脑镰下疝很难通过临床的一些观测进行诊断,大部分患者是在进行CT、磁共振检查时明确诊断,因此临床上常见的脑疝主要是指,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两种类型:1、小脑幕切迹疝:小脑幕切迹疝发生时,由于患者一侧动眼神经受到卡压,常会出现同侧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在这时如果进行积极的处理,有希望保留住患者的生命,并且使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也有一些患者会遗留一定程度的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甚至昏迷等神经功能障碍。如果在这个阶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小脑幕切迹疝可以进展为枕骨大孔疝,这是临床上另外一类常见的脑疝;2、枕骨大孔疝:枕骨大孔疝主要表现为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处于深昏迷状态,心率、呼吸、血压等不稳定。甚至一些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和呼吸的突然停止。这两类脑疝都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也是临床上比较危重的两类脑疝。一旦发生应该积极救治,否则可能会在几个小时到几天之内危及患者生命。
    2023-08-02
  • 脐疝怎么处理比较好(视频)

    脐疝怎么处理比较好
    脐疝在成人、老年女性发病率较高,婴幼儿可能自愈,成人通常不能自愈,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小肠气即疝气,通常比较常见,还有比较常见的腹外疝,而腹部的疝就是脐疝。脐孔正常情况下闭合,如果闭合不好,腹腔内的小肠通过脐孔向外突出,可以形成脐疝。治疗脐疝,通常只有把脐孔重新缝合关闭,把缺口重新关闭,才能达到脐疝治疗的目的。脐疝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发生嵌顿或绞窄。嵌顿是指肠通过脐孔,疝出到腹壁外后无法回复。嵌顿不处理,有可能出现肠管的坏死、穿孔以及腹膜炎。
    2023-08-02
  • 斜疝修补术后预防阴囊血肿的措施(视频)

    斜疝修补术后预防阴囊血肿的措施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预防阴囊血肿,对于老年患者需注意停用所有抗凝药物。如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心脏放入支架,或者患者由于高血脂预防性运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物。此时在手术前就应停用抗凝药物,并用其他药物进行替代,以避免手术中的渗血和术后渗血。如果没有及时停药、进行替代,术后就可能会发生阴囊血肿。血肿机化,又肿又胀,会影响患者活动,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较大的阴囊腹股沟疝患者,即疝非常大、坠入阴囊,这部分疝在剥离疝囊、修补疝后,可能阴囊疏松的组织内会有小的渗血、形成血肿。因此对于大疝的患者,通常术前需做好充分沟通,让患者手术当天准备比较紧的内裤和毛巾,在手术后立即穿上紧内裤,并用毛巾压在原来疝囊的部位。此时可使外部压力增加,从而避免术后毛细血管渗血,造成阴囊血肿的情况。
    2023-08-02
  • 小疝气怎么治疗(视频)

    小疝气怎么治疗
    对于小疝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对于刚出生婴儿,小疝气一般选择等待、观察。1岁以内婴儿疝气可能自愈,随着生长发育,可能腹股沟管未闭合部位,会长得强壮、闭合。1岁后出现疝气,一般较难愈合,可以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进行治疗。对于成年男性,非常小的疝气,若无任何症状,可以选择等待、观察。部分患者由于体力活动较多,高强度腹压增高,可以采用手术修补,进行治疗。部分患者疝气虽然小,但坠胀、牵拉、卡压感觉较明显,同样需要进行手术修补。对于女性患者,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女性腹股沟管狭窄,一般疝气较小,但一旦发生,不仅隐匿,且易出现急诊嵌顿情况,受到嵌顿,卡压组织,易出现坏死和缺血。因此女性疝气无论大小、有无症状,均建议一旦发现,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2
  • 小脑幕切迹疝是什么意思(视频)

    小脑幕切迹疝是什么意思
    小脑幕切迹疝是指一部分脑组织,经过小脑幕切迹部位疝出,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状况。这是临床上比较急危重症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可能会继续进展,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会危及生命。小脑幕切迹疝并不是独立的疾病,可以发生在很多脑部的占位性病变时,比如脑肿瘤、脑脓肿、脑出血、脑梗死、脑挫裂伤等。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严重的颅内压增高伴有脑组织移位时,都可以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幕疝的病变引起的小脑幕切迹疝,通常是由小脑幕切迹部位,幕上的组织向下疝出。偶尔可以见于小脑的病变,小脑部位的病变如果占位效应很明显,可以从幕切迹部位向幕上疝出,这种情况相对罕见。总体来讲,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小脑幕切迹疝,都是临床的急危重症情况,患者可能会伴有比较严重的昏迷,以及瞳孔散大的表现,这时需要进行紧急的临床处理,否则患者可能会在几个小时之内危及生命。
    2023-08-02
  • 小脑幕切迹疝导致瞳孔的变化(视频)

    小脑幕切迹疝导致瞳孔的变化
    小脑幕切迹疝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脑疝,常由与小脑幕上,比较明显的占位性病变所导致,此时患者的瞳孔会发生特征性的改变。首先在小脑幕切迹疝发生的初期,由于动眼神经受到刺激,瞳孔会出现一过性的缩小。由于该过程比较短暂,通常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所以在临床上不太容易发现。如果此时患者的病情仍然没有得到控制,动眼神经受到明显的损害,会出现同侧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如果患者的病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小脑幕切迹疝会进行性加重,随之出现对侧瞳孔的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此时患者的病情十分危重,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患者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心率、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
    2023-08-02
  • 枕骨大孔疝怎么治疗(视频)

    枕骨大孔疝怎么治疗
    枕骨大孔疝是临床上比较危急的脑疝,发生后患者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心跳、呼吸不规律,甚至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对于发生枕骨大孔疝的患者,一方面应该紧急地予以生命支持,例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另一方面,应该快速的静脉输入甘露醇等脱水药物,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争取时间。对于病因尚不明确的患者,在快速输入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应该尽快进行头颅CT检查,明确引起患者枕骨大孔疝发生的原因。在进行基本的生命支持,以及快速输注脱水药物等治疗之后,如果患者的脑疝情况暂时稳定,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则应该根据CT检查结果,尽可能通过手术的方式清除颅内病变。只有把引起大孔疝的病灶加以清除,才有希望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进一步恢复。枕骨大孔疝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心跳、呼吸停止,并且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进行支持的情况下,患者的生命体征仍然不稳定,有可能会丧失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2023-08-02
  • 小脑幕裂孔疝急性期的首发症状是什么(视频)

    小脑幕裂孔疝急性期的首发症状是什么
    小脑幕裂孔疝包括小脑幕裂孔上疝,和小脑幕裂孔下疝,临床以小脑膜裂孔下疝最为常见,通常由于大脑半球的占位性病变,比如脑肿瘤、脑挫裂伤、脑出血等因素,所造成颞叶内侧通过小脑幕切迹向下疝出,患者的首发症状是一侧动眼神经受到刺激,而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瞳孔缩小是小脑幕裂孔疝的急性期首发症状,但是瞳孔缩小的时间较为短暂,通常只有几分钟,因此在临床上有时难以捕捉和观察到,如果在这时患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其同侧动眼神经可能会受到明显压迫,而出现同侧的瞳孔散大,同时伴有瞳孔的对光反射消失。在这时如果仍然没有进行有效干预,患者病情会继续进展,出现双侧的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
    2023-08-02
  • 小脑扁桃体疝术后是什么情况(视频)

    小脑扁桃体疝术后是什么情况
    小脑扁桃体疝术后分为两大类。分析如下:1、缓慢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由于这类小脑扁桃体下疝是缓慢的下疝,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患者一般以脊髓空洞症,肢体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等为主要表现。经过手术后,脊髓空洞症逐渐缓解,症状也能逐步改善,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非常顺利。有一部分患者术后会有间断性发热,需要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方法进行治疗,总体恢复比较理想;2、急性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由于各种类型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这时患者的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常会受到威胁,即使进行手术治疗,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生命体征不稳定,并且大部分患者会处于长期昏迷状态。有一些甚至出现植物生存状态。总体来说,由于占位性病变引起的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术后预后很不理想,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呼吸机辅助呼吸和基本的生命支持。部分患者难以完全恢复正常,甚至在很长时间内处于昏迷,并且随时可能由于并发症危及生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