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

  •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是什么病(音频)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也叫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占全部霍奇金淋巴瘤的70%左右,临床上以老年患者多见。根据淋巴瘤细胞的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K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三种类型。同时,每种类型又根据病理细胞的不同特点分为很多亚型,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慢性小细胞性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性淋巴瘤等。对于每种淋巴瘤都可以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蒽环类以及糖皮质激素,另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 淋巴瘤怎么治疗(音频)

    淋巴瘤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程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血液内科
    淋巴瘤是一种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原发于淋巴结或者是结外的淋巴组织,根据细胞形态的不同,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根据侵犯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部位进行临床分期,一期主要指累及单一的淋巴结区或者淋巴组织;二期是累及横隔同侧的多个淋巴结区;三期是累及横隔两侧多个淋巴结区;四期指有多个结外病变或者淋巴结病变,比如骨髓侵犯、肺侵犯,以及肝脏或者皮肤侵犯等。根据患者症状又分为有B症状和没有B症状,B症状是指六个月内不明原因的体重减低大于百分之十,或者是发热大于三十八摄氏度或盗汗。根据患者年龄、累及淋巴结区或结外病变的数量,以及血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又能判断患者有无不良预后因素。综合患者分期、有无不良预后因素,采取不同治疗。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根据病变部位、分期可以联合放疗;如果是晚期或者预后不良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挽救治疗。
  • 原发颈椎骨霍奇金淋巴瘤1例(文章)

    原发颈椎骨霍奇金淋巴瘤1例
    作者:王景丽,唐丹婷,徐芝龙,张传敏等,青岛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兰陵县人民医院血液科 临沂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5临沂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霍奇金淋巴
    2023-08-07
  • 干燥综合淋巴瘤概率(音频)

    干燥综合淋巴瘤概率
    讲解医师:刘燊仡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科
    干燥综合征属于风湿病当中的结缔组织病,这个疾病除了会出现外分泌腺功能受损而导致的口干、眼干、鼻干等干燥的症状之外,还会造成皮肤、造血系统、肝、肾等多系统的损害。\n干燥综合征的患者会出现,比如外分泌腺之外其它组织的淋巴细胞聚集增生,导致淋巴结的增生、肿大,多数的患者淋巴结的增生、肿大是良性的,叫做假性淋巴瘤,但是有部分的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良性的淋巴细胞增生逐步会出现恶性变,就会出现恶性的淋巴瘤,有报道称干燥综合征患者出现恶性淋巴瘤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出44倍,所以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在疾病诊断之后或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定期到风湿科去进行相关的复诊检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当淋巴结的肿大呈现反复的发作、淋巴结质地比较硬,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淋巴结的超声检查,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做病理学的切片检查,来及时了解病变。
  • 淋巴瘤的发病和干燥综合征有关系吗(音频)

    淋巴瘤的发病和干燥综合征有关系吗
    讲解医师:刘燊仡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科
    干燥综合征属于风湿病当中的结缔组织病,这个疾病的特点是以口、眼、鼻等外分泌腺功能受累为主,同时也可以见到全身淋巴结、肝、脾、肾等腺外组织的功能受累,从而表现出来这些腺外组织存在着淋巴组织的增生。全身多处的淋巴结可以呈现反复发生的、长期的增大,但是多数患者进行淋巴结的活检可以看到大多呈现的是良性增生。这种大量的淋巴细胞聚集的状态也被称为假性淋巴瘤。所以,干燥综合征患者可以出现假性淋巴瘤。但是,有部分患者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可以最终转化为恶性增生,导致恶性淋巴瘤的发生。\n有报道干燥综合征出现淋巴肿瘤的发生率大约为正常人群的44倍。干燥综合征所引起来的淋巴瘤类型,在国内已经有相关的报道,原发性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出现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一般伴有巨球蛋白血症。另外,非何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这些淋巴瘤的发生,在临床上已经有了报道。\n所以,干燥综合征的患者一旦确诊之后,就需要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定期监测病情的变化。当出现了淋巴结明显的增大或者质地逐渐变硬的时候,可能需要多次进行病理学的检查,尽早进行诊断,以免延误治疗机会。
  • 干燥综合征引起淋巴瘤的类型(音频)

    干燥综合征引起淋巴瘤的类型
    讲解医师:杨铁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干燥综合征引起淋巴瘤的类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多见,其中又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位于免疫系统,包括淋巴结、骨髓、脾脏和消化道的淋巴样细胞,关与它的分类目前还在讨论,作为患者不需要了解那么多。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或者形成结节肿块、体内深部的淋巴结肿块、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增生和肿块等,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表现,特点是临床上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邻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因此当临床上发现淋巴结肿大,而且逐渐增加,又不见好转的时候,要注意有没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的可能,要引起重视。
  • 干燥综合征并发淋巴瘤的早期症状(音频)

    干燥综合征并发淋巴瘤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刘燊仡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科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不是非常明显,大多数的患者会在颈部发现淋巴结的肿大,而且质地比较硬,部分患者可能会在临床上出现低热、乏力等临床表现。但是干燥综合征因为属于风湿系统的疾病,疾病本身也会出现低热,也会出现多发的淋巴结肿大,所以这些临床症状往往会被患者所忽视。干燥综合征本身疾病并发恶性淋巴瘤的几率又比正常人要高出40多倍,所以干燥综合征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淋巴瘤的出现。需要定期进行淋巴结的超声检查,要了解淋巴结局部的变化,还要查一下血常规,包括肝功、肾功、免疫抗体等这些检查,要随时了解疾病病情的进展。必要的时候可能要对淋巴结进行组织学的检查,也就是病理切片的检查,及时进行疾病的诊断。
  • 干燥综合征患者淋巴瘤患病率(音频)

    干燥综合征患者淋巴瘤患病率
    讲解医师:杨铁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淋巴瘤患病率,关于这一点目前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患病率有多有少,有些调查发现患病率高达5%-8%,与一般人群相比,患病率的危险度高达十几倍,病程长的患者一般15年以上。另外,单侧腮腺和内腺肿大的患者、腺体内肿物的患者、持续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的患者患有淋巴瘤的危险性高。此外,有冷球蛋白血症伴有紫癜以及雷诺氏现象,也与淋巴瘤的发生有相关性,经过调查发现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贫血、腮腺肿大是发生淋巴瘤的危险因素。还有些人发现低补体血症和淋巴细胞减少,也是淋巴瘤独立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发现有这些情况,患者要进行定期复查,早期发现淋巴瘤。
  • 淋巴瘤会不会引起白血病(音频)

    淋巴瘤会不会引起白血病
    讲解医师: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淋巴瘤如果治疗效果不好,病情进展有一定的概率会转化为淋巴瘤白血病。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部分患者伴有发热、消瘦、盗汗等表现。淋巴瘤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化疗,绝大部分患者会将病情控制稳定。\n有一部分类型的淋巴瘤治疗效果比较差,病情进展到终末期,淋巴瘤细胞在骨髓内大量的浸润,就变成了淋巴瘤白血病。一旦淋巴瘤转化为淋巴瘤白血病,就需要应用类似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方案进行化疗,但是效果会非常差,总体预后不好。
  • 淋巴瘤化疗的副作用(音频)

    淋巴瘤化疗的副作用
    讲解医师:薛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不可否认化疗是一把双刃剑,目前淋巴瘤的治疗还是以化疗为主的。它在带来疗效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毒副反应。比如出现白细胞的下降,会出现发热、感染、会出现血小板下降、甚至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吃不下东西、会出现肝功能的异常等。需要理性的看待,不能有些毒副反应整个治疗都放弃,首先会给患者做一系列的评估,看到底适不适合化疗,适不适合标准剂量或者减量剂量的化疗,然后才会给适合的患者进行治疗,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采用些措施,比如止痛药物、升白针、升血小板针进行毒副反应的预防,即使出现了这种情况,患者也不要过于的惊慌,及早的到专科医院进行处理,大多数情况下是能够控制的。对于不适合化疗的病人,也不会一定强硬做化疗,具体要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