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 大咯血的临床表现(视频)

    大咯血的临床表现
    大咯血咯血量一天要累计大于500ml,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咯血的临床表现需判断其伴随症状,如患者伴随潮热、盗汗,又出现大咯血,需高度怀疑是否有肺结核。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大咯血,但是长期有反复咳嗽、咳脓痰的情况,需考虑患者是否因基础疾病导致,如支气管扩张伴有大咯血的发生。 同时要考虑患者如果仅出现大咯血,这时需给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考虑是否为肿瘤引起的咯血,或有曲霉菌特殊感染肺炎引起大咯血。所以除临床症状咯血外,一定要关注伴随症状。
    2023-08-02
  • 大咯血的处理原则(视频)

    大咯血的处理原则
    大咯血处理原则是要保持镇静,因当患者如果出现大咯血,情绪又很紧张,可能会导致排血不顺畅,反而导致血块累积在气道,引起窒息。如果出现咯血需使患者保持安静、镇静状态,帮助其尽量引流血液,也需用常用的止血药物。现在微创的方法比较好,用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进行栓塞后,可以避免大咯血的发生。 如果得到以上处理仍然反复咯血,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外科处理。总体而言,首先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等到咯血量减少时才做相应的病因性治疗,如咯血是因结核引起,需进行抗结核治疗,如果是支气管扩张或炎症感染,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
    2023-08-02
  • 老年人大咯血能治好吗(视频)

    老年人大咯血能治好吗
    老年人咯血是否能治好取决于老年人咯血的原因,如常见咯血原因如下: 1、支气管扩张症:可以导致反复咳嗽、咳痰和咯血。如果出现这个情况,是局限性支气管扩张,以前可以进行局部手术治疗,但是现在可能更主张微创治疗,可以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可以避免患者反复咯血; 2、如果老年人咯血是基于肺部感染引起咯血,只要把感染控制好,基本上患者咯血也可以治愈; 3、老年人咯血,如果是结核引起,这时仍需针对基础病因治疗,比如给予正规、足量的抗结核治疗; 4、如果老年人咯血合并有肺癌的情况,这时需要针对癌症的本身进行治疗。肿瘤的咯血相对治疗较困难,因为可能肿瘤不能自愈,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病灶,避免肿瘤本身引起血管侵犯。
    2023-08-02
  • 左侧胸腔积液怎么办(视频)

    左侧胸腔积液怎么办
    如果发现左侧胸腔积液时,要判断胸水的多少,如果提示胸膈角变钝,这时考虑为类肺炎性的胸腔积液,只需单纯进行抗感染治疗即可。如果左侧的胸积液量是中量或大量时,首先要穿刺引流,将胸水抽出后,尽量让患者这侧肺复张,复张后再去做相应的CT检查,判断有无占位影响。 如果是胸腔积液伴肺上占位时,考虑为肿瘤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此时需针对肿瘤本身进行治疗。如果胸水抽出后,考虑是结核性胸膜炎,需进行抗结核治疗。
    2023-08-02
  • 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症状有哪些(视频)

    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症状有哪些
    紫绀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部位,如口唇、指趾、甲床等。紫绀一般是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紫绀,尤其在哭吵活动后加剧。如在新生儿期即出现紫绀,常见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等。6个月后逐渐出现紫绀常见法洛四联症,法洛四联症患儿存在蹲踞表现,即患儿行走以后活动量较小,易于疲乏,自动采取蹲踞姿势或胸膝卧位,休息片刻后再站起活动,症状一般会缓解。蹲踞过程是使体循环阻力增高,促使静脉回流进入心脏血量增加,氧合作用得以改善所造成。 缺氧发作一般发生在哺乳、啼哭、排便时,患儿突发呼吸困难、紫绀加重、失去知觉甚至昏迷、抽筋,长期缺氧导致指端软组织增生使手指呈骨锤样改变,即杵状指。临床一般在2-3岁时可以见到此类改变,长期缺氧还可以使肺部形成大量侧支血管,剧烈咳嗽时可出现血管破裂引起咳血。
    2023-08-02
  •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治疗(视频)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治疗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此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如动脉导管未闭可以考虑畸形传统动脉导管结扎术或切断缝合术,还可以考虑微创治疗,如动脉导管封堵手术。 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可以考虑畸形体外循环下的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也可以考虑畸形间隔缺损封堵术。但封堵手术对于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患儿年龄和体重都有一定要求,不是所有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都可以进行畸形封堵术。 总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开胸手术。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
    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造成的结构畸形性疾病,根据国家有关卫生部门病情调查,先心病的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7‰-8‰,占各类先天性疾病的30%。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达20万左右,高海拔地区一般比平原地区发病率高,农村地区比城市发病率高。 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并不是父母存在心脏病,后代100%患有先心病,只是此类儿童比父母心血管先天结构正常的家庭发病率有所增高。先心病发生属于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孕期拥有良好的妊娠环境,杜绝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怀孕期间避免有毒有害物质侵袭,均可以减少患病儿出生率。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发作症状(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发作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存在较多种类和分型。先天性心脏病发作时患儿存在哭闹不止、喂养困难。哭闹时患儿存在嘴唇发绀以及四肢末梢杵状指的表现更加明显,这些都是低氧发作导致。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发作时一般还会存在活动耐力下降表现,患者存在胸闷、气短、心慌、心悸,都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发作症状。 一旦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检查包括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以及胸片,通过此类检查可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分型、部位、缺损程度、病情轻重,根据检查结果可以综合评估,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2023-08-02
  • 什么原因导致先天性心脏病(视频)

    什么原因导致先天性心脏病
    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双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先心病危险性则为10%左右; 2、孕妇患有糖尿病未经治疗和控制者,可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危险性增加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有所下降; 3、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含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患病率升高2%左右; 4、妊娠早期如果受到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可以增加发病率; 5、病毒感染,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孕3-8周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原因,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可能导致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6、近亲婚配,属于使胎儿致畸、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7、不良嗜好,孕妇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均可使胎儿畸形发病率有所提高。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婴儿,此类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血管结构畸形。
    2023-08-02
  •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视频)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等超抗原物质,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中引起全身大、中、小动脉血管内皮的免疫性损伤,诊断标准包括发热持续5天以上,同时伴有以下五项特征中的至少四项者:1、四肢特点:在急性期可有手足红斑、硬肿,到康复期会有指尖的膜状脱屑;2、皮肤特点:皮肤可有多形性红斑、皮疹;3、眼睛特点:眼睛不伴有渗出液,出现双侧无痛性球结膜充血;4、口腔特点:如口唇潮红、皲裂、草莓舌,以及口腔、咽部的黏膜弥漫性充血、发红;5、淋巴结特点:颈部淋巴结肿胀,淋巴结直径可>1.5cm,并且肿胀通常为单侧。对于发热伴有上述主要临床表现不足四项者,如果在超声心动图或冠脉造影检查中,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或者冠脉瘤,仍可诊断为川崎病。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