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 新生儿黄疸值18严重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值18严重吗
    黄疸值18μmol/L是经皮胆红素监测仪所测得的数值,与血中的胆红素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往往需要采血检查血中的胆红素水平。临床中约有50%的足月儿及80%的早产儿可出现黄疸,理论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不完善,高水平胆红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目前并没有具体的安全胆红素数值界限。 临床当中不能仅凭胆红素指标,尤其只依靠胆红素的某限值界定生理性或者病理性黄疸判断是否严重,是否需要处理,而需要结合胎龄以及是否存在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等对黄疸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判断,并对其采取光疗或者换血联合光疗的治疗措施。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视频)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间常见的一种现象,新生儿黄疸常见有以下几种护理方式:1、暂时观察:黄疸的新生儿需要观察生命体征,比如哭声、进食、反应、面色以及黄疸程度、部位等;2、合理喂养:足月新生儿通常3个小时喂奶1次,早产儿2个小时左右喂奶1次,及时喂奶可促进大便对胆红素的排泄;3、其他护理:住院期间可能需要蓝光照射治疗,黄疸患儿在蓝光照射治疗期间,除观察上述情况外,还需对重要敏感器官进行保护,比如进行眼部和会阴部保护,包括光疗期间戴眼罩等。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有副作用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有副作用吗
    新生儿在黄疸照蓝光,主要副作用具体如下:1、发热: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反应,体温有波动,一般适当给孩子多补充液体,停止照蓝光后,发热即可缓解;2、腹泻:孩子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等情况,若腹泻不严重,停止蓝光后,相对会缓解;3、皮疹: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皮疹,影响较小,一般停止蓝光照射会自行缓解;4、青铜症:照蓝光的过程中,孩子会出现皮肤颜色特别明显的改变,为青铜症,此种情况相对较重,但发病率较低,停止蓝光照射,亦会慢慢缓解;5、刺激眼睛和生殖器:蓝光对孩子的眼睛和生殖器,会有一定的刺激或损伤,因此照蓝光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保护,如戴眼罩等,避免蓝光刺激。因此蓝光对孩子的影响,大部分可回避,若孩子存在黄疸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蓝光照射,属于比较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2023-08-02
  • 怎样预防小儿黄疸(视频)

    怎样预防小儿黄疸
    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因素很多,常见病因有感染及溶血,所以预防新生儿黄疸尤为关键,其具体如下: 1、做好脐部和皮肤护理,脐部每天用75%的酒精消毒,防止脐炎的发生。消毒时要注意提起未断的脐带,将脐带下方进行充分消毒,方向为从外向内。此外,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发生破溃,如腋窝、臀部等重点部位要重点防护,勤洗澡,同时用护臀霜保护好孩子的皮肤,以防止臀红; 2、合理喂养,首先强调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原则是按需喂养。如果孩子长久未进食,要将孩子叫醒试着喂奶,以防止发生低血糖。在早期母乳不足时,应先吸吮母乳,而后适当添加配方奶,以防止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不主张进食葡萄糖粉,因为口服葡萄糖粉后可造成血糖骤升,出现新生儿高血糖。近年研究发现,高血糖对孩子脑的损伤大于低血糖对脑的损害。且配方奶的中的糖、脂肪、蛋白质比例合适,可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求,不会造成高血糖,所以应选用配方奶补充母乳的不足; 3、注意避免呛奶、吐奶,喂奶后要保持侧卧位,防止溢乳后乳汁吸入呼吸道,造成吸入性肺炎; 4、保持空气清新,避免过多朋友的探视,避免交叉感染,防止肺炎的发生。提倡孩子早吸吮、早开奶,合理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尽快地建立肠道有益菌群,改变肠道内环境,减少肠肝循环,促进黄疸代谢。 针对新生儿溶血,特别是第一胎发生溶血,或者有流产、死胎、死产、输血史,或者妈妈是稀有血型,二胎时要特别注意,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嗜睡叫不醒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黄疸嗜睡叫不醒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若出现嗜睡、无法唤醒需引起警惕,新生儿嗜睡表现为易唤醒,但不易保持觉醒状态,弹足底以后哭一两声继续入睡,属于意识障碍的一种,是新生儿反应低下表现。此类情况需警惕胆红素脑病发生及新生儿败血症的可能,因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胆红素一旦透过血-脑屏障可造成神经系统永久不可逆损害。 胆红素脑病第一期表现即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患儿偶有尖叫、呕吐。若于该时期未及时干预治疗,可迅速进入胆红素脑病第二期,新生儿会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可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以及听觉障碍等后遗症发生,甚至死亡。 新生儿败血症唯一临床表现为黄疸,此类新生儿反应差、嗜睡,存在生命危险。所以无论何种原因引起新生儿黄疸出现嗜睡叫不醒需及时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明确病因后给予相应治疗。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跟孕妇关系(视频)

    新生儿黄疸跟孕妇关系
    有一部分新生儿的黄疸,与孕妇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由于胆红素来源增多,以及代谢影响、排泄能力不足,造成胆红素增高。来源增多也就与孕妇有关,最常见母子血型不合,溶血引起血红蛋白破坏增加,胆红素增高。最常见母亲是RH阴性血,分娩RH阳性血的孩子,会出现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一般多发生在第二胎,出生后可以有胎儿水肿、严重贫血,很容易出现胆红素脑病表现。 另一种母亲是O型,分娩A型或B型的孩子,会出现ABO血型不合引起溶血病,第一胎可以发生。病情有轻有重,严重者也可以引起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可在孕妇期做抗体检测,从而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出现胆红素脑病发生。
    2023-08-02
  • 黄疸指数正常值范围(视频)

    黄疸指数正常值范围
    新生儿黄疸指数,目前已经不再采用具体数值来作为正常值范围。因为此数值与当时新生儿的状态相割裂,已经摒弃这种方法。比如孩子出生时时早产还是足月,有没有合并症,如有没有感染,有没有溶血,有没有败血症,有没有低白蛋白血症。这些情况不同,所采用的胆红素干预值也不同。目前采用2014年我国制定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标准,如果超过95百分位数,要做积极干预,因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症状,绝大部分新生儿分娩以后都可能会出现黄疸。黄疸是否会造成损害,要根据当时所处于的状态,比如胎龄、疾病状态,有没有感染、溶血、低白蛋白等,综合判断干预值。 如果出生体重特别低,也可能在非常低的胆红素值的情况下会出现胆红素脑病,会造成神经系统损伤。所以现在不再提倡准确数值判断高低,而是要与日龄、胎龄,以及疾病状态,综合分析胆红素值是需要干预还是需要观察。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从哪个部位开始退(视频)

    新生儿黄疸从哪个部位开始退
    当看到新生儿身体皮肤部分发黄,一般从末端部位开始,如足部、腹部等部位开始消退黄疸,即从足底到下肢,再到腹部、胸部,最后是面部。面部无明显黄疸时则表示黄疸消退,故主要从黄疸部位判断其消退程度和趋势。新生儿黄疸从何处开始退,需先明确何处先发生。新生儿黄疸先从面部开始,出现明显黄疸时,相当于血胆红素5mg/dl。若胸部或脐以上出现黄疸,则胆红素可能>10mg/dl,而脐以下到膝关节以上,则胆红素可能>15mg/dl。若下肢和足底均有明显黄疸,则胆红素可能为20mg/dl。若足底有黄疸,则胆红素可能>20mg/dl,亦为胆红素从头到脚发展。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高峰期是出生后第几天(视频)

    新生儿黄疸高峰期是出生后第几天
    新生儿黄疸通常于出生后第3天出现,第7天达到高峰,在第10天后会逐渐消退。较多原因可以影响黄疸的发生与发展,如母乳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且黄疸程度较轻,所以消退较慢。若由于血型不合引起黄疸则较严重,如妈妈是O型血,而孩子是A型或B型血则易发生血型不合,此时黄疸较严重,且黄疸消退也相对较慢。此外,若由于肝脏疾病或胆道疾病引起黄疸,则不通过治疗较难消退且会逐渐加重,此类疾病引起的黄疸出现时间较晚,但会存在逐渐加重的趋势。若想要判断黄疸高峰的时间,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若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则家长应带患儿到医院进行检查。
    2023-08-02
  • ABO溶血病的检查(视频)

    ABO溶血病的检查
    在临床上,ABO溶血病的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来支持,其中包括血型检查、血清胆红素、血色素或者红细胞压积、溶血三项试验等。对于既往有不良生产史,或者前一胎有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产妇,都要与丈夫一起做ABO血型和Rh血型检查,如果有血型不合,应当检测孕妇血清中的IgG抗A和抗B抗体。如果抗A或者抗B抗体的滴度>1:64,提示有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的可能。如果有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及时监测胆红素,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比较早,并且进行性加重,同时血红蛋白或者红细胞压积快速下降,Coombs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其中一项阳性就可以诊断为ABO溶血病。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