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颤作为一个慢性的心律失常,可以造成心力衰竭,也可以造成血栓的风险,所以针对房颤的治疗,目前主要在三方面开展治疗,第一方面,就是抗凝治疗,预防房颤所引起的血栓。第二方面,控制心率或者是恢复窦律的治疗,就是让房颤心率不要特别快,或者让房颤的心率能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第三方面,纠正病因的治疗,这就是三个治疗的主要方向。\n在抗凝治疗方面,对于没有瓣膜病的房颤患者会采取一种叫做抗凝分数的评分,看分值是多少,如果分值是零分,没有危险因素可以不治疗,但如果是一分,就要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可以选择阿司匹林,也可以选择华法林或者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但是,如果大于等于两分,不要选择阿司匹林,而应该首先优选华法林或者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来进行治疗,这是抗凝方面的,抗凝的时候还要注意会不会有出血的危险,进行相应的评分。\n除了抗凝治疗之外,还可以有窦性心律或者是房律的治疗,不让转变成为过快的心率,或者恢复到正常的心率,可以选择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也可以选择洋地黄或者是胺碘酮这些药物,都可以用来控制快速的心率治疗。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可以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比如决奈达隆、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或者是胺碘酮来进行复律治疗,但是复律治疗也有相应的流程,要注意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防止血栓脱落造成栓塞事件。\n另外,现在针对房颤还可以选择导管消融治疗,特别针对于不适合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是虽然经过抗心律失常药物仍然反复发作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治疗。针对病因方面,就是要针对比如缺血性的、高血压性的,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等一系列引起房颤的疾病,进行治疗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