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视频)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表现,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伴有嗳气、反酸、烧心,严重者可出现体重下降、精神焦虑、紧张,少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在治疗方面主要是抑酸和保护胃黏膜,及进行对症治疗。
    2023-07-31
  • 为什么会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视频)

    为什么会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腺体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形成多因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不当或饮食不注意,逐渐形成胃黏膜慢性炎性刺激而造成萎缩;部分患者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造成较强的侵蚀性和损伤,而引起胃黏膜的萎缩。日常饮食方面应注意以软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禁食油炸烧烤、禁烟禁酒。
    2023-07-31
  • 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什么药(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什么药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是由胃酸分泌过多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但在日常生活中长期饮酒、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服用胃刺激性药物等因素也可以诱发慢性胃炎。通过检测确诊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在治疗上可采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如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抗生素类,如阿莫西林等,以清除幽门螺杆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规律用药。
    2023-07-31
  • 慢性胃炎能治好吗(视频)

    慢性胃炎能治好吗
    慢性胃炎内镜下可见胃黏膜表面充血、水肿、浅表红斑,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部分症状轻者不经治疗,炎症可自行消退、自动愈合。 典型症状为上腹疼痛、腹胀、嗳气、反酸等。中国成人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病率较高,但并不是所有人均需要治疗,只有伴上腹疼痛、嗳气、饱胀、反酸等症状时,才考虑药物治疗。通过中医、西医治疗,可以治愈。
    2023-07-31
  • 慢性胃炎并发症(视频)

    慢性胃炎并发症
    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如果不经过规范治疗,尤其是病因不去除,部分病人会向萎缩发展。而萎缩性胃炎已经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如果慢性胃炎,病因不去除,时间过久可能形成慢性胃溃疡,或发生胃的恶性肿瘤。 慢性胃炎主要是对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问题。因此,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胃体炎症时间过长,对叶酸和维生素的吸收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叶酸和维生素缺乏,部分患者会发生大细胞性贫血。慢性胃炎有时会对于消化吸收,尤其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产生影响,产生贫血的表现。此外,慢性胃炎时间过长可以从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也可以到慢性胃溃疡,甚至胃癌。
    2023-07-31
  • 慢性浅表性胃炎禁服的药物有哪些(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禁服的药物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因其胃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点状出血与糜烂状态,因而对其服用的药物有一定的限制。如误服或使用以下药物,轻则加重胃黏膜的损伤,使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症状加重,重则引起胃溃疡和不易察觉的胃出血,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贫血,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容易并发其它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禁服的药物有: 1、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 2、苯胺类,如扑热息痛、非那西丁; 3、吡唑酮类,如保泰松、氨基比林; 4、其他抗炎有机酸,如消炎痛、布洛芬; 5、激素类,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等。 如果出现其它病情需应用以上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权衡利弊。
    2023-07-31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如何诊治(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如何诊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中医角度考虑,既有本虚又有标实的症状,本虚分为阴虚、阳虚、脾虚;标实分为肝郁血瘀、湿浊。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望闻问切,辨证论治,酌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1、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常用白花蛇草、徐长卿等药,清热解毒、预防癌前病变; 2、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有脾胃虚寒者,采用理中汤加减进行治疗; 3、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有气虚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治疗。
    2023-08-01
  • 哪种胃病会引起胸闷(视频)

    哪种胃病会引起胸闷
    可以引起胸闷的胃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反酸、烧心等情况,从而导致胸闷感。此时可以进行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查,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则建议及时根除,平时可以服用黏膜保护剂和消化酶缓解症状;2、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患者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饭后疼痛、反酸、烧心等情况,建议进行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查;3、胃食管反流:指胃和食管的交界处贲门松弛,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反酸、烧心。有些患者气体反流明显,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胸闷,此时需要与冠心病进行鉴别,对于该病可以应用抑酸药和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
    2023-08-01
  • 慢性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音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金锋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首先要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检测,确定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必须要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进行治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主要是用三联的药物或者四联的药物,也就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之类及胶体果胶铋,三种抗生素选择两种,再加上奥美拉唑和胶体果胶铋。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主要是对症治疗,也就是用抑制胃酸、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或者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主要是对胃黏膜上皮的修复以及炎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恶性贫血时要用维生素B12。
  •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根治(音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根治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大部分病情可以逆转。治疗上主要通过消除病因和药物治疗,去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戒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病,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胃酸增高,可以用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症状较轻者可用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甲氰咪胍等。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物。胃黏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需要加用抗生素,行四联幽门螺旋杆菌抗菌治疗。胃黏膜糜烂者可以用保护胃黏膜的铝碳酸镁片、消胆胺、硫糖铝等,这些可以与胆汁结合,从而减轻其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胆汁反流而加重糜烂的症状。注意饮食,过酸、过辣等刺激的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从而减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糜烂。饮食宜按定时定量,营养丰富,多吃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