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

  • 冠心病下肢水肿是晚期了吗(视频)

    冠心病下肢水肿是晚期了吗
    冠心病下肢水肿不一定是晚期,大多因冠心病引起心衰(即心力衰竭)而出现下肢水肿。心衰时患者的心脏射血减低,血液淤积在身体下垂部分,故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或下肢水肿等。其中下肢水肿为心衰,尤其右心衰常见表现之一,说明冠心病有恶化趋势,需考虑心衰程度。通常需做相关检查,以助进一步评估是否为心衰晚期,如抽血检查BNP(脑钠肽)、心脏超声检查等,亦有助于判断患者此时心衰情况。针对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衰症状,其相关治疗方式为强心、利尿、扩管,尤其对双下肢水肿进行利尿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因心衰而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 ,这样有利于心梗(即心肌梗死)及心衰恢复。所以冠心病出现下肢水肿,需评估心衰程度,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避免水肿加重和某些恶性事件发生。
    2023-07-31
  • 右室心肌病治疗方法(视频)

    右室心肌病治疗方法
    右心室心肌病又称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为右心室心肌组织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而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表现决定,具体情况如下: 1、心率失常:可表现为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相关心律失常,可酌情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既往有猝死病史的患者,推荐埋藏式转复除颤器植入来改善临床结局; 2、右心功能衰竭:出现体循环淤血体征包括颈静脉怒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双下肢水肿时,可酌情应用利尿剂治疗消除水钠潴留,改善患者体征; 3、无明显表现:仅X线或心脏彩超发现右室扩大,一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定期随诊即可。
    2023-07-31
  • 右室心肌病的内科治疗方法(视频)

    右室心肌病的内科治疗方法
    右室心肌病又称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为右室心肌组织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而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根据不同分型,其治疗具体如下: 1、心律失常型:患者可表现为右室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可酌情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止室速发作,减少相关心律失常复发。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既往室颤病史的患者,可置入埋藏式转复除颤器改善临床结局; 2、右心衰竭型:患者可出现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颈静脉怒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双下肢水肿等体征,可酌情应用利尿剂消除水钠潴留,改善体循环淤血。此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电解质演变,避免因低钾血症引发恶性心律失常; 3、无症状型:患者仅心脏彩超或胸片提示右心室扩大,定期随诊并观察病情演变即可。
    2023-07-31
  •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到了晚期是什么情况(视频)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到了晚期是什么情况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室间隔,或者心尖部不均匀性增厚,不伴流出道梗阻,晚期可出现失代偿性心腔扩大、心力衰竭,亦可出现肺淤血、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以及体循环淤血,相关的颈动脉怒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双下肢水肿等体征。还可出现一系列相关心律失常症状,包括室速、室早,甚至室颤,亦可由于心内膜受损而出现心室腹壁血栓,并发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主要针对其并发症进行处理,包括应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断剂等,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力衰竭。亦可根据并发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必要时针对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可行埋藏式转复除颤器植入,明确血栓形成后可应用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综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2023-07-31
  • 扩张性心肌病有奇脉吗(视频)

    扩张性心肌病有奇脉吗
    扩张性心肌病在并发心包积液时,可以出现奇脉。扩张性心肌病是因原发心肌损害,出现以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各种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腔扩大,早期以左心衰竭为主,晚期可并发右心衰竭而呈现全心衰竭。在并发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时,可出现明显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部分患者可能会并发心包积液。当并发心包积液时,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可出现奇脉,即深吸气时可出现明显的脉搏减弱或消失。原因是心包积液可限制心室舒张,吸气时胸腔内压力减少,部分血液进入肺循环,回流左心血液减少,加之心包积液对心室舒张的影响,表现出脉搏减弱或消失,即奇脉。扩张性心肌病出现奇脉,提示心包积液形成,应积极行心脏彩超等进一步明确,针对性应用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及病程。
    2023-07-31
  • 急性心包填塞三联征是什么(视频)

    急性心包填塞三联征是什么
    急性心包填塞三联征包括: 1、血压下降:因为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脏回流血减少,出现血压下降,可应用升压药物; 2、心音遥远:因为心脏外有大量心包积液,听诊时心音遥远; 3、颈静脉怒张。 心包填塞主要抢救措施是进行心包穿刺,缓解心包填塞。心包填塞是心包积液的急性并发症,如果为少量心包积液,患者往往症状不明显,表现为胸闷、胸痛;如果短期内心包积液大量增加,可能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循环衰竭,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2023-07-31
  • 化脓性心包炎伴心包积液怎么治疗(视频)

    化脓性心包炎伴心包积液怎么治疗
    化脓性心包炎患者心包有明确感染,感染可能是全身性脓毒血症引起,所以要针对感染原因积极治疗,进行强效、足疗程、足剂量的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学培养的结果针对性用药。同时还要对心包进行引流,可通过穿刺或留置引流管的方法,将脓性心包积液引流出来。一方面避免产生心脏压塞,另一方面有利于感染控制,同时针对全身性其它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患者因为心包压塞而产生生命危险,同时又去除了病因。因为引流管不可能一直留在体内,有时也可能需要外科干预,手术进行心包切开引流或心包部分切除等。
    2023-07-31
  • 心包穿刺的风险(视频)

    心包穿刺的风险
    现在心包穿刺的风险比以前大幅下降,以前是盲穿,现在都是在超声定位引导下来穿刺。首先因为要穿刺,肯定要有一个穿刺针,而这个针不能碰到心脏,只能是穿刺在心包腔里。但是穿刺针可能会碰到心脏,碰到心脏必然会导致出血,但是选择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为有超声定位,能看见针头的位置。 针头到了心脏,除了出血,个别的时候还会引起心律失常。穿刺针碰到心脏后,心脏会出现异常跳动,此时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去除针头后症状自然会消失。心包积液排出以后,心脏可以自由的活动,甚至导致大量的血液又可以回到心脏,此时患者会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
    2023-07-31
  • 心包穿刺后如何护理(视频)

    心包穿刺后如何护理
    需要做心包穿刺的时候,都是因为心包有大量的积液,从外科角度而言,大部分都是手术后引起的心包积液,这时候会在心包里放置一个引流管将积液引流出来,此时心包的积液减少,大量的血液会回流到心脏。因此患者需要注意饮水量,如稀饭、牛奶、菜汤、水果都要适当的进行限制,避免一次性的大量摄入,否则会引起心脏极度膨胀,导致心衰。 心包积液引流后应反复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胸闷、气短,甚至有个别的患者因为积液减少出现心包摩擦的疼痛感,这时要仔细的观察,还要观察创口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如果活动的时候带着引流管,要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避免牵拉引流管引起心律失常甚至胸闷、气短的情况。
    2023-07-31
  • 风湿性心包炎临床表现是什么(视频)

    风湿性心包炎临床表现是什么
    风湿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一、脏器损伤:风湿热可以导致人体的关节、皮肤、皮下黏膜、脑组织,以及心脏出现损伤;二、心包的炎症反应:1、发热:心包的炎症反应最主要表现为发热,而且患者的发热类型并不一致。2、心前区胸骨后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较为剧烈,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钝痛。3、心包的填塞症状:可以引起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严重时会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内脏淤血。由于心包出现炎症,心包内出现心包积液,较大量的心包积液会压迫周围的肺组织和气管,从而造成相关的肺系疾病的临床表现。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