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

  • 五十岁女性尿多尿频是什么原因(视频)

    五十岁女性尿多尿频是什么原因
    尿多和尿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尿多在医学上称为多尿,指每天排出的总尿量超过正常范围,即超过2500mL。而导致多尿的原因很多,如饮水过多,可能会引起尿量增加。另外,存在疾病的状态下,如糖尿病,甚至尿崩症等,患者也会出现多饮、多尿的情况。尿频是指一天的总尿量正常,在1500-2500mL之间,但每次尿量减少,排尿次数增加,而50岁女性出现尿频的常见原因如下:1、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时可能会出现尿频、尿疼的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检查尿常规,如果白细胞增多,证实存在泌尿系感染的情况下,可以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缓解尿频的症状;2、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膀胱出现功能上的病变,如出现不自主收缩,进而产生尿频的症状,此时可以使用药物进行缓解和治疗。总而言之,在出现尿多、尿频的症状后,建议患者到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具体明确病因。
    2023-08-02
  • 尿频尿量多是什么原因(视频)

    尿频尿量多是什么原因
    尿频、尿量多的常见原因如下:1、尿崩症:当机体抗利尿激素系统异常,导致肾脏出现肾性尿崩或垂体性尿崩症,即机体水分重吸收减少导致水分大量丢失,需大量饮水维持正常机体水平,因此尿崩症是尿频、尿量多的原因;2、糖尿病:糖尿病早期病人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与葡萄糖高渗性利尿有关;3、精神性烦渴:病人常有口渴感需经常饮水,但身体需维持水平衡状态,因此当饮水多时尿量会增多,在膀胱容量正常情况下排尿次数也会增多。
    2023-08-02
  • 夏天不出汗是什么原因(视频)

    夏天不出汗是什么原因
    夏天不出汗的原因如下: 1、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或者汗腺缺乏,可表现为全身性或者局限性无汗; 2、皮肤病:比如严重的鱼鳞病、硬皮病、麻风病、射性皮炎、皮肤萎缩等,可以引起局限性的无汗。很多烧伤患者,由于烧伤伤到汗腺,不能自主排汗; 3、神经损伤:比如横贯性脊髓炎、小儿麻痹、截瘫、延髓、桥脑局部损伤,可能引起全身性或者局限性无汗; 4、内脏疾患:比如糖尿病影响到自主神经的活动,尿崩症、肾炎、黏液性水肿、恶性肿瘤或者维生素缺乏也可以引起全身性的无汗; 5、神经精神因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全身性的无汗。
    2023-08-02
  • 脑垂体瘤尿崩症用做大手术吗(视频)

    脑垂体瘤尿崩症用做大手术吗
    尿崩症只是垂体瘤的症状,尿崩症本身不需要做手术,但是要看引起尿崩症的原因。垂体瘤术前如果有尿崩症,要看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大小来决定是否手术。具体如下: 1、如果除尿崩症以外,患者没有其它明显症状,或激素水平没有明显紊乱,可以不做手术,甚至对泌乳素型垂体瘤可以不做手术; 2、如果垂体瘤生长较大,造成严重功能障碍,而且对泌乳素型的垂体瘤药物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药物,需要进行手术。术后发生尿崩症以后,只需要根据术后患者尿崩具体情况,进行激素控制与激素替代治疗,所以需要分情况而定。
    2023-08-01
  • 垂体瘤不做手术会死吗(视频)

    垂体瘤不做手术会死吗
    总体而言,垂体瘤属于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大部分患者由于肿瘤增长较慢,还可通过药物进行有效治疗,因此即使没有做手术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部分垂体瘤增长速度较快,部分呈侵袭性生长,可能包绕双侧海绵窦与颈内动脉,甚至向前方长入额叶,向侧方长入颞叶,向后方甚至向斜坡后发展,形成丝叶状侵袭性生长激素巨大垂体瘤。此类垂体瘤患者若不进行手术治疗,可能由于病情进行性加重、颅内压增高、正常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因素而危及生命。垂体瘤由于血供较丰富,患者常会发生卒中,即垂体瘤内出血。此时可能出现突发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不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2023-08-01
  • 尿崩症怎么检查(视频)

    尿崩症怎么检查
    尿崩症主要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出现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排出大量尿液,患者主要表现为口渴、烦躁、多饮、多尿等症状,可以通过尿常规和尿渗透压进行检查诊断。通常在测量尿渗透压时,需要同时测量血浆渗透压进行比值,此时更容易鉴别诊断尿崩症。主要包括以下检查:1、尿比重:尿崩症患者典型特点为尿比重较低,通常会低于1.01×1.00,由于尿崩症患者尿出大量尿液,使水没有被肾小管重吸收,大量水分通过尿液滤出,可以导致患者排出尿液的尿比重较低。对于尿崩症患者检查尿常规时,可以观察到排出尿液为低比重尿,此为典型特点;2、尿渗透压:正常情况下尿渗透压在600-1000mOsm/kg·H2O,24小时范围变化一般在400-1400mOsm/kg·H2O,尿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比约在(3-4):1,尿崩症患者尿液渗透压会显著低于正常参考范围。
    2023-08-01
  • 尿崩症的症状(视频)

    尿崩症的症状
    尿崩症的特点是患者的小便量较多,因为水分从尿液里排出后身体缺乏水分,所以需要补充水分,患者会有口渴的感觉,因此尿崩症患者典型的症状是尿量多,同时又伴有明显的口干。而且口干时喝水量和尿量每天基本上持平,喝水的量比其他喝水多的疾病,比如糖尿病,要更多。尿崩症部分患者每天要喝5-10kg以上的水,尿量每天也要排出比较多,晚上也会经常去厕所。所以尿崩症会对患者造成比较大的困扰,晚上无法休息,也会影响工作、生活、学习,可能过1个小时或者0.5小时要去上厕所,之后就要喝水,如果没有水喝患者会觉得比较焦虑,必须放下当前的工作去找水喝。这是由于尿崩症的患者身体里缺乏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够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缺乏后水分直接从肾脏里滤过,会被排出。
    2023-08-01
  • 尿崩症患者一天尿多少(视频)

    尿崩症患者一天尿多少
    尿崩症是由于身体里缺乏一种激素,其作用是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一旦出现缺乏,会导致尿量非常多。此激素的产生是在下丘脑,通过垂体柄的结构运输到垂体储存,如果抗利尿激素产生的部位或者运输过程中储存的部位受到破坏,会出现身体激素的缺乏。正常人每天的尿量一般为2000mL左右,尿崩症患者尿量非常多,可能为5000-6000mL,甚至上万毫升,即1天的尿量会有10-20斤。与此同时,患者因为水丢失过多,会不停喝水,喝水量也非常多,并且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喝水量与尿量相互平衡。患者对喝水的需求非常强烈,如果周围环境找不到水喝时,有可能会暂停工作先去找水喝,等到喝水以后才会安心工作,这也是尿崩症与精神性多疑相鉴别的主要特点之一。
    2023-08-01
  • 尿崩症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尿崩症是怎么引起的
    尿崩症是由于身体里面缺乏抗利尿激素,小便产生量较多引起。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核团产生后,通过垂体柄运送到垂体后叶储存,当身体需要时释放出来,使水分被肾小管重吸收,控制小便量。如果抗利尿激素的产生部位、运输部位和储存部位出现问题,会导致垂体后叶激素分泌减少,如肿瘤、炎症、外伤、手术破坏下丘脑神经核团。由于垂体柄切断,导致运输不到作用部位,也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垂体瘤患者瘤体压迫垂体后叶时也会导致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尿崩症。
    2023-08-01
  • 什么是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视频)

    什么是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
    尿崩症就是指24h尿量>4000ml,同时有尿比重的减低以及尿渗透压的降低。对于是因为垂体后叶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称为中枢性尿崩;对于垂体后叶激素肾脏内的敏感性降低,称为肾性尿崩。对于中枢性尿崩,如果垂体后叶分泌不足,严重程度不重,可能会造成有一部分垂体后叶分泌,但是分泌水平不够机体使用,这种情况称为部分性中枢性尿崩。对于一部分患者而言,垂体后叶基本上不分泌垂体后叶激素,称为完全性尿崩。 部分性尿崩若症状较轻,尿量增加不明显,对口渴的刺激也不是特别明显,症状相对比较逍遥,可以不需要任何药物治疗,主要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多喝水,多上厕所就能改善。对于症状稍微重的病人,可能尿量会多,尿的次数会增加,通常需要给予垂体后叶激素,给予氢氯噻嗪或者是给予卡马西平之类的药物进行替代,减轻尿量。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