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何治疗(音频)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王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内科和外科同时需要治疗的一种肾上腺疾病。一般是在患者的肾上腺部位,能够发现不算太大的肿瘤。同时患者有很明显的高血压、低血钾的症状,在手术前需要通过内科和,外科医生的努力。给患者充分的调整激素和补钾的治疗,同时要控制好血。通过这些治疗以后,患者血钾能够稳定在相对可以接受的水平。一般是在3mmol/L的水平以上,就可以在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可以采取微创腹腔镜切除术,手术的创伤非常小,术后恢复很快。在切除以后进一步完善血钾的控制,以及激素的调控,应该能够很快的恢复正常的生活。
  •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音频)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的盐皮质激素,也就是醛固酮分泌的过多以后而引起体内的钠的潴留,钾的排除增加,使体内的血容量增多,抑制肾素活性,所以临床上就出现了高血压,低血钾综合的病症,这就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临床上是可控制,或者是治愈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一旦确诊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治疗当中效果是比较好的。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又伴有低血钾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
  • 老年人低钾血症是怎么回事(视频)

    老年人低钾血症是怎么回事
    很多老年患者入院以后检查发现血钾偏低,分析其原因有几个方面。因为不管有没有摄入,钾每天都在排泄。如果老年人摄入过少,饮食营养不好,或者每天的摄入量明显的较以前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摄入的钾量肯定减少,排泄量还是维持原来的量,就会继发性的低钾。还有一些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需要用利尿剂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如果没有合理的补钾,加上利尿排钾的因素,可能会继发性的低钾。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一些尿崩症患者,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因素引起的钾的丢失过多,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就是以低钾为重要表现。所以低钾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表现,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病因,不能盲目的补钾,盲目的补钾会有导致高钾的风险。
    2023-08-01
  •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有哪些(视频)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通常是激素异常所造成的内分泌病,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功能异常造成的糖尿病。另外还有激素造成的垂体性疾病、肾上腺疾病、代谢性疾病,通常是激素作用的底物所造成的疾病,比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钙血症、高钠血症、低钠血症等,具体如下:1、甲状旁腺疾病: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垂体性疾病:包括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等;3、肾上腺疾病: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基因缺陷造成的疾病,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性功能障碍等。
    2023-08-01
  •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视频)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排钾过多产生的一组高血压、低血钾的病情。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活性受到抑制,大多数患者可以出现血压增高、头疼,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血钾逐渐下降,发生这种疾病多见于肾上腺肿瘤。部分患者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指醛固酮增多找不到原因。醛固酮增多症也可见于肾上腺的肿瘤增生,也可见于下丘脑、垂体发生某些病变,使肾上腺球状带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储钠排钾,临床表现主要是高血压、低血钾、碱血症。对于血压增高又不容易控制的患者,伴有低钾血症的患者,应该及时检查肾上腺,利用核磁、CT,并进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试验,监测患者是否发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同时还应该检查下丘脑、垂体,并进行24小时的尿钾计量。
    2023-08-01
  • 缺钾吃什么补得最快(视频)

    缺钾吃什么补得最快
    缺钾肯定有病因,如有些人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尿里排钾多,造成高血压、低钾,除此还有些肾脏病也排钾。缺钾的补钾最好的办法是给氯化钾,病情严重的可以静脉输氯化钾,到医院去进行配成一定的比例的液体静脉输,口服也有氯化钾,有也有可以口服枸橼酸钾,效果也是不错的。 另外,有些食物中间含钾比较高,如橙子、橘子,橙子含钾量相对较高,但这些水果绝对不能替代药物,低钾时还得靠药物去补。所以血钾低,首先要找到其原因,把原因去除了血钾就不会低了。
    2023-08-01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鉴别诊断(视频)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出问题了,如果是长瘤子就是肿瘤性的,叫原醛,还有可能是两侧肾上腺增生。另外还有看起来是增生,但是其实醛固酮是自发分泌的,也有可能是看起来是瘤子,但实际上增生的。还有些遗传性的,和地塞米松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即醛固酮增多,使用地塞米松后醛固酮的分泌就减少。对原醛的诊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测血液中的醛固酮、尿液中的醛固酮; 2、做肾上腺的CT,从影像学相对较简单,看到一侧有瘤子,一侧正常的,则瘤子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两侧都大点,则可能是增生的可能比较大; 3、还有很多功能试验,如果是腺瘤,其分泌醛固酮是自主的,什么时候都是分泌的,如果增生,其受到体位的影响,所以有个试验叫立卧位试验,如果病人躺在那里和站3-4个小时后,醛固酮的分泌一直是多的,则这个人可能是瘤子,如果躺在那里站起来后,醛固酮的分泌增加了,如躺在那里有200pg/ml,站起来以后时间长了升到了400pg/ml,则这个人可能是增生,还有其它的试验,如给患者四个小时输生理盐水,如果是瘤子,输了盐水后醛固酮还是增加的,如果是增生的,则输了盐水后醛固酮分泌可能会减少。这些试验特别专业,要到特别专科的内分泌病房去做检查才能鉴别。
    2023-08-01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怎么引起的
    肾上腺皮质能分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还有雄激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发生了病变,产生了过多的醛固酮,所以叫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增多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1、肾上腺皮质腺增生,即分泌醛固酮的这部分组织增生,且两侧肾上腺都有增生; 2、肾上腺产生瘤子,大部分人是一侧,也有两侧的,产生了肿瘤,即分泌醛固酮的肿瘤。这两种是最常见的,其它少的就不说了。如果是肾上腺肿瘤的病人把瘤子手术切除后,此病就好了。如果是增生就比较麻烦,切除一侧没用,因为肾上腺两侧都有增生,必须要两侧切除,两侧切除后肾上腺功能就低了。所以肾上腺增生经常靠药物去治疗,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多了后病人就会出现持续性的高血压,且盐皮质激素能够排钾,容易造成低血钾,所以醛固酮增多症最重要的影响是高血压和低血钾。如果做肾上腺CT检查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瘤子,也可能发现有增生。
    2023-08-01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方法(视频)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醛固酮多,如果醛固多是肿瘤引起的,则手术把肿瘤切掉就好。如果是双侧增生引起的,一般不做手术,因为切除一侧肾上腺还是治不好,所以多数用药物治疗,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我国用的较多的是安体舒通,也叫螺内酯,螺内酯有拮抗醛固酮的作用,即排钠、排钾、排水,用了螺内酯后,即拮抗醛固酮作用后,排钾就减少了,血钾就会升高,而且排钠会增多,血压也会下降; 2、依普利酮,这类药物是更新一代的,其副作用小点,但价格较贵,也可以选用; 3、如果是特殊类型的原醛,如地塞米松可以抑制的原醛,则用地塞米松后原醛也能纠正。所以原醛的治疗主要包括肿瘤的手术治疗;此外,如果是增生的,则可以用药物治疗。
    2023-08-01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严重吗(视频)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严重吗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且高血压是长期的,一直有的,还有低血钾如果不治也是非常严重的: 1、高血压后心脏病、脑血管病都有,所以原发性醛固酮症增多症有高血压,则跟高血压的后果是一样的,即容易造成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等严重的后果; 2、原醛还会有低钾,血钾低了后有些人就会出现周期性麻痹,躺在那里或者坐那里,手脚不能动了,血钾很低了,这是发作性的,而且低钾时间长了后肾脏也有损害,对肾功能有影响。 所以原醛不治后果是很严重的,需要及时的治疗,手术切瘤或用药物,把醛固酮的作用抵消,血压降下来,血钾升上去,对其预后较好。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