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

  • 确诊动脉导管未闭需要做哪些检查(视频)

    确诊动脉导管未闭需要做哪些检查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1、心脏彩超: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法,可明确未闭动脉导管的直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对患儿无创伤,可用于定期随访复查,了解动脉导管未闭的病情进展;2、心脏CT:可明确未闭动脉导管的大小、长短及形态,包括漏斗型、管型、不规则型等。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能活多久(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能活多久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该疾病本身对患者生命影响不大,但其并发症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时间。如动脉导管未闭常见并发症为肺动脉高压,临床上可以通过超声测检确诊,又称为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8年。所以建议出现动脉导管未闭应及时治疗。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继发性肺高压怎么治疗(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继发性肺高压怎么治疗
    动脉导管是存在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条管道,在出生以后绝大多数孩子的动脉导管都会发生闭合,一部分孩子没有发生闭合,就称为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的存在对于孩子的影响主要是动脉水平的分流,从而导致肺血的增多。肺动脉压力的增高以及心脏容量负荷的增大,心脏的扩大和体循环的缺血引起的发育的障碍等等。 对于肺动脉高压来说,动脉导管未闭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包括2个成分在里面,第一个成分就是动脉里的压力通过动脉导管传导到肺动脉里面,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分流导致的肺血的增多,导致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这2个成分的贡献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对于比较粗的动脉导管未闭及时做手术终止分流,是降低这部分患儿肺动脉压力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若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这部分患儿的肺血管已经受到了损害,所以在结扎动脉导管或者是做动脉导管封堵以后,远期也要进行靶向药物的治疗,包括服用扩张肺血管的药物,这样才能够保证患儿远期的疗效。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常见体征(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常见体征
    动脉导管是存在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条管道,这条管道是在胎儿时期,是维持胎儿下半身循环所必需的重要的结构。在孩子出生以后,绝大多数患儿的动脉导管都发生闭合,有一部分没有发生闭合,就称为动脉导管未闭。由于动脉导管的存在,主动脉的血就由压力高的主动脉流向压力低的肺动脉,也可以理解为肺循环通过动脉导管从体循环内窃血,在临床体检的过程中就可以表现为动脉导管特有的性机器样杂音,同时由于肺循环血流增多,肺动脉压力增高,患儿可以表现为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而由于分流的存在,舒张压的降低,脉压差的增大,可以表现为毛细血管搏动征和股动脉枪击音,这些都是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2023-08-02
  • 极小的动脉导管未闭不治疗可以吗(视频)

    极小的动脉导管未闭不治疗可以吗
    动脉导管是存在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条管道,是胎儿时期下半身血供的重要保障。在出生以后,绝大多数孩子动脉导管都会发生闭合,极少数孩子可能不会发生闭合。而对于特别小的动脉导管,从血流动力学上来说,对于孩子的影响并不大,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和干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有一部分孩子由于高速射流血流的存在,可能会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因此,对于特别小的不需要干预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则需要定期复查,注意有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没有影响,则不需要特殊治疗。临床上对极小这个概念也没有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2mm的动脉导管未闭对于孩子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意义是不大的。但是一定要定期复查,不能抛之脑后置之不理。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有自愈的可能吗(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有自愈的可能吗
    动脉导管未闭是降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个通道血管,在出人生后应该闭合,如果新生儿时期做B超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则还完全有可能闭合,因为动脉导管在出生后大概10小时左右在功能上闭合。动脉导管在人出生后血氧饱和度增高,导致动脉导管肌肉收缩,管壁收缩以后使管腔就变窄,从而在实现功能上闭合,即没有血流通过动脉导管。 出生后3个月80%的孩子的动脉导管可解剖上闭合,即完全闭合形成隐性条索。1周岁以后,90%的孩子动脉导管都闭锁了,完全不会有血流过来。如果孩子1岁以后动脉导管还是开放的,则再自愈的可能性很少。 如导管继续开放,就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手术时机做介入,或者开胸结扎来关闭动脉导管,因为此病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少。1岁以内的孩子可以观察,但是动脉导管如果很粗,到了8-9mm、10mm以上,这么粗的动脉导管很难愈合,且容易导致心力衰竭、肺炎等,这就要随时给患儿做手术治疗。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动脉导管是正常胎儿循环必要的一个结构,绝大部分人在出生以后,很快动脉导管自己闭上,但是也有少数人没有长上,形成血流通道,造成血液的分流,从主动脉系统到肺动脉系统的分流。现在动脉导管未闭,绝大部分可以通过介入封堵的方法进行治疗。 介入封堵比起过去的开胸手术,创伤小多了。所以现在原则来说,对于小的动脉导管、分流量不是很大的动脉导管,都可以通过介入封堵的方法,当然介入封堵的治疗方法,对孩子的体重和年龄有一定要求。 对于太小的孩子,体重太小或者年龄太小,因为血管比较细,随着介入器械进去,会对血管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所以希望孩子能够长到十公斤以上或者三岁以上再做介入封堵。 但是在没有得到介入封堵之前,由于导管存在,孩子可能容易发烧,容易得肺炎,所以需要注意避免着凉感冒。只有一些特殊情况,我们以前碰到的一些早产儿,分流量特别大,造成顽固性肺炎、心衰很难愈合的,可能在病人体重很小的时候,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可以通过开胸结扎或者胸腔镜结扎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是很特殊的情况,大部分病人可以观察,可以等到他体重、年龄到了一定的程度,再进行介入封堵。
    2023-08-02
  • 心脏动脉导管未闭会有生命危险吗(视频)

    心脏动脉导管未闭会有生命危险吗
    动脉导管是小朋友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血流通道。但是出生以后,这个血流通道自然的要闭合掉,是出生以后不需要的血流通道。如果这个血流通道在出生以后还存在,就叫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对身体有一定影响,全身的血分为从左边心脏到主动脉的,压力非常高的血,还有右边心脏到肺动脉,压力比较低的血。动脉导管是连接高压血液和低压血之间的一个通路,水往低处流,血就可能从高压的地方往低压的地方流,导致血液左向右分流。本来左边和右边血液量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左边的血到右边了,相应的右边的血量会增加,慢慢导致肺动脉高压。如果肺动脉高压早期干预,还能够逆转过来。如果发现的晚了,可导致不可逆转的肺动脉高压,专业的名词叫艾森曼格综合征,可能就失去治疗和手术的机会。如果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必须定期随访,达到手术的要求,需要尽早治疗,它对小朋友的生长发育是非常危险的。
    2023-08-02
  •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有什么症状(视频)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有什么症状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从主动脉分流到肺动脉,仍然是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把大量的血液打到了肺里面去。小孩体质比较差,容易咳嗽、感冒、肺炎等。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胸前区有连续性的机械性杂音。因为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有压差,主动脉通过动脉导管射血,血流持续存在,会有持续性的机械性杂音。而室间隔缺损杂音是不一样的。心脏收缩一下,舒张一下,只有收缩期才有杂音,胸前区有连续性的机械性杂音是动脉导管未闭非常典型的症状。
    2023-08-02
  • 早产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视频)

    早产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
    胎儿循环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卵圆孔未闭,一个是动脉导管开放。对于38-40周的足月儿,达到足月的程度肺就张开了,肺充满了气体,会诱导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关闭,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状态。一般会在生后1-2周完全关闭。但早产儿还处于胎儿循环阶段,卵圆孔开放、动脉导管开放是非常常见的。一般来说,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情况下,首先选择用药物诱导动脉导管关闭。因为动脉导管上有一群特殊的上皮细胞,对某个药物有特异的反应,药物会诱导动脉导管关闭。如果动脉导管直径比较粗,药物使用无效的,要选择手术。手术可以在床边做,也可以进手术间做,并不复杂。手术方法是从左侧腋下做一个小切口,因为新生儿的主动脉跟胸壁之间的距离非常短,进去后把动脉导管扎起来。这是动脉导管结扎术,不需要体外循环,手术操作也不是非常复杂。但是能解决患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造成的左向右分流问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