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晖

  • 肠镜中麻醉过敏怎么办(视频)

    肠镜中麻醉过敏怎么办
    肠镜检查的麻醉方式主要是全身麻醉,即通过静脉点滴给药,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即使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患者通常也没有觉察,但在整个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始终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过敏反应主要的体征是局部皮肤出现红疹,血压进行性下降,气道压不明原因升高,此时患者的气道会出现比较严重、比较粗的呼吸音。麻醉医生通常会第一时间觉察到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异常体征,从而迅速做出判断,属于局部麻醉药中毒、局部麻醉药过敏,还是发生全身麻醉药过敏反应,根据当时患者的情况,需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果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身上起红斑,或气道阻力增加,或出现进行性、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通常考虑是由于过敏原因所导致,此时需要加快输液速度,同时会给患者使用抗过敏药物。另外,还要注意患者呼吸的状态,防止气道梗阻产生呼吸障碍,导致缺氧发生。进行肠镜检查时,患者通常不用过分担心,在肠镜检查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全程陪同,在检查结束患者清醒后,才会接下一个患者进行检查。麻醉医生会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身上的体征、变化,通常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患者的过敏反应。
    2023-08-02
  • 什么是麻醉复苏室(视频)

    什么是麻醉复苏室
    麻醉复苏室称为麻醉恢复室,英文简称是PACU。因为做完手术后,病人在手术间醒来,但离正式清醒有一定差异,一般要针对离室病人做评分,评分达到一定分值后,才能安全回到病房。PACU就起到过渡的作用,使刚清醒的病人在恢复室观察10-20分钟,完全清醒后达到初始评分,才能够安全送到病房。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能够充分保证病人的安全。因为在没有恢复室的时候,部分病人送到病房后出现呼之不应,又重新进入到睡眠之中,另外血压、心率都不平稳。此时无法明确是麻醉药的原因,还是手术操作导致的后遗症。在有了麻醉恢复室后,这两种情况都能够有效避免,包括手术后在恢复室,引流管出血量比较多,如果回到病房后再去手术室,会耽误中间宝贵的时间,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果第一时间发现这些并发症,及时回到手术室,尽可能缩短中间的时间,对病人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场所。
    2023-07-30
  • 骨头融合手术的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视频)

    骨头融合手术的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
    骨头融合手术的手术特点,就是创伤比较大,时间比较长,要长时间保证一个体位在手术床上。所以这种麻醉方式,肯定会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来进行,不需要病人配合。因为长时间躺1-2h在床上没问题,如果3-4h,腰、背以及包括四肢都会感觉到不舒服,从而会产生术中躁动的情况。所以这种手术,一般都是采用全麻下来进行,就是静脉给药,病人术中镇静、镇痛,没有意识、没有知觉。同时这种麻醉方式,也会给手术医生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和手术视野,而不会去分心去处理病人的不适主诉,因此这种手术采取全麻。其次这种手术可能术中的出血量会稍微多一些,包括凝血机制会有一些影响。如果随着出血量的增多,病人血压和心率会有波动,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讲,病人术中不适的主诉也会增多。如果合并其他一些时间长的原因,可能术中病人突然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这样可能对病人的安全和手术医生的操作,会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这种病人,一般采用全身麻醉,在保证病人静止不动的前提下,来进行手术的治疗.在术中都会有各种监测,也会保证病人术中相对的安全。
    2023-08-03
  • 肺部微创手术的麻醉方法(视频)

    肺部微创手术的麻醉方法
    所谓肺的微创手术是指胸腔镜手术,以前传统肺部手术是开胸做,有的需要取一段肋骨,术后病人的创伤非常大,痛苦程度非常重。现在胸腔镜技术,主要是在皮肤里面打几个孔,将手术器械和摄像头通过孔伸到胸腔里面来进行手术。对于老百姓来讲,表面上看几个孔确实是微创,但实际上在里边做的时候,与开胸做的手术操作步骤和程序一样,也会有出血、牵拉刺激,甚至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这类手术即使是微创手术,麻醉方式也需要全麻。因为肺部手术对人体影响比较大,局麻根本达不到镇痛的效果,同时在气胸状态,病人处于清醒的状态下,会产生严重的呼吸困难,所以必须要全麻。手术需注意遵守全麻术前的一些常规,比如术前6小时以上禁食水,早上起来空腹,包括术前胃肠道准备,和其他专科准备。
    2023-07-30
  •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视频)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
    心脏瓣膜手术一般是在全麻下进行,因为手术过程中需要体外循环转机来进行,手术过程需要将心脏打开,在内部进行瓣膜吻合手术。所以在此过程中,要保持在心脏静止情况下来进行操作,因为都是比较精细的操作,会涉及心脏停跳和心脏复跳的问题。除此因素外,术中体温保护,包括心脏复跳后的做功情况,都需要进行严密监护和药物治疗。比如复跳成功与否,手术医生是很关键的因素,麻醉医生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复跳过程中需要给予特殊药物来刺激心肌,让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量增加,使心脏统一工作。另外,凝血机制的调节也需要麻醉医生来进行监护和用药治疗。还有术中复跳后容量的治疗,因为复跳后心脏的容量变化,有时输液量也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其他复杂的因素。
    2023-07-30
  • 全麻和腰麻的区别有哪些(视频)

    全麻和腰麻的区别有哪些
    全麻和腰麻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作用机制不同:腰麻是进行局部穿刺,将药物打到神经或者神经根附近直接作用于神经,产生腰麻的作用。全麻通过静脉点滴给药,作用于大脑皮层的某个功能核团或者通路,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2、手术种类不同:根据手术种类不同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比如下肢手术或盆腔手术、下腹部手术,时间比较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的手术,一般采用腰麻,因为恢复比较快。全麻手术是比较大的手术,比如上腹部手术、胸部手术、甲状腺手术、头颈部手术、骨科腰椎手术。这类手术的特点就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较大,同时术中需要特殊体位,选择全麻就不用病人在术中特殊配合。而且全麻现在基本上做到术后立刻清醒,回到病房能早期下地、早期进食水。因此,全麻和腰麻作用机制、手术的方式和手术的入路,也是选择全麻或者腰麻等不同麻醉方式的原因。
    2023-07-30
  • 打麻药有什么副作用(视频)

    打麻药有什么副作用
    打麻药分为2种,即局麻药和全麻药,不论是哪种方法的副作用,都有一定的预防措施和流程。副作用具体如下:1、局麻药:顾名思义就是打在局部产生镇痛效果的药物,在局部注射时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因为打局麻药过程中病人是清醒状态,有不舒服可以随时交流。如果手术范围附近有血管分布和走行,有可能在打局麻药时,这一部分药物会吸入血管或直接误入血管,产生局麻药中毒的情况,根据医生经验或操作流程可以避免;2、全麻药:在给药的过程中,因为有个体差异,有的病人按照正常剂量给药,可能对药比较敏感,会出现血压一过性降低。因为全麻进入手术室以后,病人常规使用心电、血氧和血压的监测,出现血压过低,当时就可以察觉,可以给予升压药或者其他措施。另外,术后有的病人对某一类的药物比较敏感,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开始前,常规给予止吐药物,尽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2023-07-30
  •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麻醉(视频)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麻醉
    不能进行麻醉的情况如下:1、血压、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如果不是限期手术、肿瘤手术,一定要等血压、心率、血糖控制在平稳的情况下,再进行麻醉;2、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如感冒、发烧、流鼻涕、分泌物较多的患者,不建议第二天进行手术。要将感冒或炎症控制以后,才能够进行麻醉;3、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患者:如存在劳累后胸闷、憋气,没有系统做过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心脏方面检查的患者。一定要在术前完成系统、全面的心脏、呼吸评估,只有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麻醉。在进行手术和麻醉之前,有严格的术前访视流程。在术前,麻醉医生会到病房与患者或者家属简短交流,询问患者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或其它特殊病史。手术医生的工作很简单,只需进行手术,术中患者的所有生命体征、心肺功能都是由麻醉医生掌控。麻醉医生一定要将患者危险降到最低,完善各项检查,将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才会考虑给患者进行麻醉。
    2023-08-03
  • 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措施(视频)

    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措施
    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措施,具体如下:1、进行检测:虽然是局麻手术,病人到手术室以后也建议给病人上必要的监测。比如血压、心率、心电图的监测,包括呼吸功能监测,有监测设备的情况下来进行手术;2、保证病人清醒:在打局麻药的过程中,要注意药液穿刺过程中药液注射缓慢,在注射之前要回抽看有没有误入血管,因为误入血管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局麻药中毒情况。在给麻醉药,缓慢注射局麻药同时,还要与病人随时沟通、交流,询问是否有不适的主诉。要保证在打麻药的过程中病人始终处在清醒状态,因为以前出现过没有注意跟病人交流,打麻醉以后产生了严重过敏反应,呼吸循环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注意,保证实时的沟通;3、核对麻醉药:注意与注射局麻的医生和护士进行麻醉药的核对,包括药物的名称、种类及剂量;4、适当加用肾上腺素:在打麻醉药过程中,要适当加用肾上腺素,减少麻醉药的吸收。同时在尽可能小的前提下,能够增加药物的持续时间。
    2023-07-30
  • 全身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视频)

    全身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
    全身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术中出现神经系统缺氧,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成为植物人状态,类似煤气中毒。在麻醉过程中,因为全麻状态是病人处于睡眠状态,既不能说、也不能看,是一种无意识状态。此种状态下,病人的术中生命体征完全由麻醉医生来看护。通过一系列病人需要保护的监测,比如血压监测、心电图监测、其他镇静监测,来保证病人各个指标都在安全和正常范围内。尤其是血氧饱和度监测,因为术中体位变化,有的骨科手术是采取俯卧位。全麻病人主要是通过气管插管连接到呼吸机上,通过此途径来输入给药,保证正常的机器的氧供和氧合。俯卧位有可能会造成气道通气中断或者通气障碍,比如在此过程中,有可能气管会脱出,密闭状态变成开放状态,也就不能进行有效通气。如果医生长时间没有发现,会造成缺氧,轻则为植物人,重则死亡。病人无需担心,医生都会有相应的监测,且麻醉医生对每台手术的特点都了然于心,会尽可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