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

  • 老年焦虑症吃什么中药?(音频)

    老年焦虑症吃什么中药?
    讲解医师:刘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根据老年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应该属于中医心悸、郁证、心病的范畴。中医认为老年焦虑症多因为素体气血亏虚,情志内伤,肝气抑郁,条达疏泄失司,气机不调,升降失司,脾失健运生化健运不足,逐渐导致气血亏虚,心神失主,痰瘀内阻,胆虚、决断失司,去郁化火,久则伤心,扰乱心神,心神不宁,神明无主而成。本病主要累及中医所讲的心、肝胆、脾、肾,需要辨证明确,调和各脏腑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对于心脾两虚型的患者,中药用归脾汤加减;对于肝郁脾虚型的患者,中药用逍遥散加减;对于心胆两虚型的患者,中药用归脾汤和温胆汤加减;对于肝肾阴虚型的患者,中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对于痰热内扰型的患者,中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对于血瘀阻滞型的患者,中药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以上主要是一些大的原则,具体到每一个病人还应该到正规的中医院,请正规的有经验的中医师来进行治疗。
  • 什么是老年骨质疏松症?(音频)

    什么是老年骨质疏松症?
    讲解医师:刘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指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症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的病变,它是以单位体积内的骨量的绝对减少,质量改变,骨密度减低,脆性增加以及容易导致骨折为主要特征的一个全身性的代谢性的骨病。我们现在说的这个老年骨质疏松症就是指70岁以上老人发生的这种骨质疏松。
  • 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哪些副作用?(音频)

    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讲解医师:刘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安眠药是一种能够对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起抑制作用,少量服用引起睡眠,过量则可能导致中毒的镇静型的药物,其副作用主要有:第一、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一般都是由于安眠药的镇静效果所导致的,患者会出现昏昏欲睡,肌肉无力,身体协调困难等。第二、意识混乱,失去方向感,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也有可能出现某段时期的暂时性的失忆,但是临床上并未证实服用安眠药与痴呆有直接的关系。第三、其意的急躁作用。有些先前就曾有过攻击性行为或者是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在服药后反而会出现暴怒或者是暴力的行为,或者是有幻觉即欣快感造成更严重的失眠,这可能是服用安眠药后类似醉酒的失控现象。第四、抗胆碱作用。有些患者在服药以后会出现轻微的视力模糊,口干等症状。第五、性功能障碍。病人可能会出现了性欲的降低,男性可能出现勃起不能或者射精障碍等问题,但是发生的几率并不高。第六,过敏作用,少数人会对安眠药过敏。第七、呼吸抑制。以注射等非口服方式用药,若剂量超过安全量可能会造成呼吸停止或者抑制,尤其是脑部受伤,肺功能损伤或者过量饮酒的病人,都应该在用药以后小心观察。
  •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音频)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刘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帕金森病是老年常见疾病,很多老年人不幸患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大家只有了解了帕金森的症状,一旦出现症状,能及时到医院就诊,作出诊断,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多患者由于对帕金森缺乏了解,没有及时就诊,致使病情加重。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首先是禁止性的震颤,大约有70%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震颤大多开始于一侧上肢的远端,静止时出现或者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者停止,精神紧张时震颤加剧,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睡眠的时候消失,典型的表现为搓丸样震颤,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者可以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第二是肌强直。患者肢体发僵、发硬,活动时颈部和躯干出现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很均匀,我们医生在检查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常常会有阻力,就像弯曲铅管,我们称之为铅管样僵直。第三,运动迟缓,患者动作变慢,使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面部表情动作减少,我们称之为面具脸。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晰,洗漱,穿衣和其他的精细动作变得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手臂的摆动幅度逐渐的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行走时上肢的协同的摆动的动作消失,步幅缩短,结合屈曲的体态可以使患者以碎步向前冲的动作行走,我们把它称之为慌张步态。夜间可以出现翻身困难,口水多,字越写越小,称之为小写症。以上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
  •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误区(音频)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误区
    讲解医师:刘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钙补的越多,吸收的也就越多,形成骨骼就越多,就能够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通常在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取的钙只有800毫克,过量的补钙不能变成骨骼,相反它能够使血液中的钙的含量过高,导致高钙血症,并引起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这样能够危害人体的健康。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的治疗应该接受科学的治疗。再者,长期的吸烟也会导致骨骼肌肉的疼痛,所以戒烟也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的疼痛。
  •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音频)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讲解医师:刘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害:第一点就是疼痛。有的人由于严重的骨质疏松,全身的骨头都疼,哪哪都疼,不定时的疼,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发生骨痛的原因就是因为骨头里有一种破骨细胞,它把你的骨头吞噬掉了,它在吃掉你的骨头的同时就发生了疼痛。还有一个危害就是骨折。最常见的骨折就是前臂远端的骨折。第二种骨折是腰椎、胸椎的压缩性骨折,驼背就是腰椎和胸椎由压缩性骨折而造成的。第三种骨折是髋关节的骨折,这个就比较严重了,因为髋关节的骨折病人会卧床,老年人卧床以后就可能出现很多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髋关节骨折一年后的死亡率能够达到20%。还有一个骨折的好发部位是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的病人也需要卧床,预后也是不好的。以上就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害,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老年人便秘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老年人便秘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会特意去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首先,便秘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习惯性便秘,持续性顽固的便秘给老年人带来食欲不振、疲乏、头晕、头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失眠等痛苦。有的老人因为长期服用刺激性的泻药,使其后期再次服用时难以奏效,不得不靠灌肠来排便,使他们更加的苦不堪言,焦虑不安。第二,便秘加重老年人的病情。患有肺气肿、肺心病的老年人常常因为便秘而咳嗽加重;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常常因为便秘时排便用力,增加腹压或用力过猛而使血压突然上升,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等急性的脑血管疾病。第三,便秘它能够诱发结肠的恶性病变,便秘使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明显延长,以至于肠道中的各种的致恶变的物质的浓度升高,与结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致恶变物质与结肠黏膜长期不断的接触,容易使结肠发生恶变。因此,长期的便秘有增加老年人患结肠恶变的潜在的危险。第四,便秘容易诱发憩室病,老年人胃肠平滑肌张力减弱,排便过于用力使肠腔内与腹壁之间的压力增加,肠壁薄弱部位膨出,能够发生了憩室。第五,便秘容易发生粪块阻塞性的肠梗阻。老年人肠运动功能减弱,便秘时候粪便长时间的在肠道内留滞,导致了粪石的形成,如果粪石积存过多就可导致阻塞性的肠梗阻。第六,便秘能够引起脱肛和痔疮。老年人身体虚弱,盆腔的肌肉松弛无力,便秘的时候容易引起老年人的直肠的脱垂,即脱肛,也会引起痔疮的发作和加重。第七,便秘能够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便秘的老人,排便时候若突然的用力还会引起负压的增高,精神紧张而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引起心肌的暂时性的缺血,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发生。便秘给老人带来很多的危害,因此,老人得了便秘应该及早治疗,并且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避免因为便秘产生严重的后果。
  • 帕金森病的晚期症状有哪些?(音频)

    帕金森病的晚期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除了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早期症状,帕金森病晚期患者会出现姿势步态的障碍,姿势反射消失,患者不容易维持身体平衡,稍有不平整的路面就有可能跌倒,越走越快,停不下来,晚期患者迈不开步,脚就好像站在地上一样,除了运动障碍之外,还有吞咽困难,进食饮水的时候可以出现呛咳。此外,帕金森病的晚期还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疲劳等非运动障碍。非运动症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时候比运动症状更难以让患者忍受。
  • 老年骨质疏松症吃什么好?(音频)

    老年骨质疏松症吃什么好?
    讲解医师:刘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首先要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注意营养的结构,不要吃太多的肉,以免蛋白质促使钙质的排出,从而导致钙质的流失。第二是在熬骨头汤时适当的加一些醋,可以帮助溶解骨头中的钙。第三是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质的吸收。第四要忌烟、忌酒、少喝咖啡、浓茶。第五是在均衡饮食的同时做适量的户外运动,晒太阳,可以帮助维生素D的转化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增加骨骼的矿物质含量。
  •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音频)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讲解医师:刘方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首先什么是痴呆?痴呆是由脑部疾病所导致的综合征,它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性质,出现多种高级皮质功能的紊乱,其中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定向力、理解力、计算力、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功能。痴呆患者的是意识是清楚的,常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偶尔以情绪控制和社会行为或动机的衰退为前期症状,并导致患者职业、社交及日常生活能力的障碍。血管性痴呆是指与脑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血管因素主要指脑内的血管,可以是这些血管本身的病变,也可以是颅外大血管及心脏的病变,间接的影响了脑内的血管,使脑内的血管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最终使大脑功能全面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