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岩

  • 心脏骤停有预兆吗(音频)

    心脏骤停有预兆吗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跳骤停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脏疾病的表现,是冠心病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力衰竭、心肌炎或恶性心律失常的终末期的极危险表现,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心脏停搏、心室颤动等恶性的心律失常,造成心脏失去正常收缩供血的功能。大脑或全身重要器官会因为缺血出现功能的停止,如果不及时的在数秒钟,数分钟内完成抢救的话,将会出现生命的危险。\n心脏骤停往往是没有预兆的,这也就是它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的原因之一,往往在24小时内病人没有任何不适,只是以前基础疾病的进展,这种时候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患者突然出现心脏室颤、室速或心脏骤停。\n但是也不排除有极少数的患者,会有前期的一些症状加重的表现,比如一些冠心病的患者可能在心脏骤停发作之前,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加重的表现,稍微活动之后或者是休息的时候就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还有时候患者会出现头晕、眼睛发黑、四肢无力、面色苍白、恶心等表现,也可以在心脏骤停的早期出现,但是往往这些情况会被患者或者家属忽视,没有及时去完善检查或者重视起来。希望大家要心里要有这个重视,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有严重心脏病的病人,更要重视这些早期的表现。
  • 心脏早搏的原因(音频)

    心脏早搏的原因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正常人的心跳是有节律的,是由心脏的窦房结,也就是最高的司令部来发放电活动,同时这个电活动沿着心脏的分布一些叫做电传导系统,传到整个的心脏,使心脏的规律的跳动。而早搏是指除了窦房结之外其他的心脏异位起搏点,所发出额外的电冲动,从而造成了心脏的提前波动。早搏的确切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但是目前来看是跟心脏本身的心肌组织、心肌细胞,有这种异常的自律性,或者是心肌细胞之间的有异常的折返通道等其他的电生理异常所造成的。\n什么原因可以造成的自律性折返的情况?最常见的原因还是一些心脏的结构性,或者是器质性的病变,例如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肌炎或者高血压、肺心病,这些都会造成心肌细胞、心肌组织出现自律性或者是折返异常,甚至于还有的时候是触发一些自动自发的冲动,从而造成早搏。\n还有一些心脏外的原因,比如缺钾,低血钾的时候服用一些地高辛、洋地黄的药物,或者是做一些心脏手术、心脏介入治疗的时候,这些外边的刺激也会诱发早搏的出现,当人体正常的时候,也不是说不能出现早搏了,正常人如果是过度的焦虑、紧张、疲劳、大量的饮酒,都会诱发早搏的发生。
  • 心脏早搏和房颤区别(音频)

    心脏早搏和房颤区别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房颤动和心脏早搏都属于心律失常,从基本情况来看,心脏早搏是指除了窦房结之外的其他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的冲动所造成的心脏提前搏动,而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失去了正常、有效的收缩,而出现了非常快速细微的颤动波所造成的一种心律失常。两种心律失常都属于室上性的心律失常,但是心脏早搏绝大多数是可以见于正常人,如果是偶发或者是没有什么基础病的情况下,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n心房颤动主要见于一些器质性心脏病和高龄的患者,特别是有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或者其他的高血压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的情况。心房颤动的时候往往心率比较快,有时候可以高达100-150次/分以上,容易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持续发作心房颤动,会造成心力衰竭和血栓。\n心脏早搏和心房颤动治疗原则也不是特别一样,心脏早搏一般对病因治疗就可以,不用特殊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心房颤动除了对因治疗,积极纠正心脏基础病之外,还要进行抗血栓,控制心率以及转复正常心率的对症治疗。
  • 心脏频繁早搏的危害(音频)

    心脏频繁早搏的危害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频繁早搏,特别是室性早搏,首先会造成患者的相关症状,心悸、头晕的症状。长期频繁的室性早搏,一般都是每小时室性早搏的发生频率在30次以上,或者每天24小时发作的次数在一万次以上,特别是如果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室早的跳动次数占全天24小时跳动次数的15%以上,长期持续的这种情况会造成心脏扩大,叫做室早性的心肌病。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治疗的方式只有把室早彻底的消除掉,心功能才能好转。所以,如果频繁的发作室早,有相关的症状,建议患者去做心脏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看一下室早是不是每天的发作次数达一万次或者超过了全天24小时总心跳的15%以上。如果是这样,而且有相关的症状,首先要进行对症的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给予射频消融治疗来减少室早,防止或者是逆转出现室早性心肌病的这种可能性,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 偶发早搏是什么意思(音频)

    偶发早搏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是心律失常的常见形式,是指正常的心跳基础上,提前出现一次跳动,往往是由于心脏内异位的心肌组织,发生新的兴奋性增加造成,偶发早搏是指每分钟发作次数非常少,不超过五次,而且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情况叫做偶发性早搏。如果大于每分钟五次,就叫做频发性早搏。\n偶发性早搏如果没有症状,特别是房性早搏,不需要特殊治疗,因为对人体不会有明显影响,但如果是长期存在的室性早搏,对身体也是不利影响,应该积极完善相关心内科检查,因为室性早搏多见于有基础性心脏疾病的患者,特别是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心肌炎的患者,会有比较明显的早搏为主要表现,应该提前完善检查,明确诊断。\n如果出现偶发早搏,只是从心电图或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发现,不用特别紧张,不需要特别药物治疗,定期去做检查、复查就可以。如果是频繁发作,哪怕是偶发早搏,也要去完善相应检查。
  • 早搏正常范围(音频)

    早搏正常范围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博本身是一种异常的心律节奏表现,所以不存在所谓的正常范围。本身正常的心跳应该是规律而节整的,不应该提前出现早搏,所以早搏不存在正常的范围。但是早搏有少和多之分,也就是偶发和频发之分,一般来说偶发的早搏是指每分钟发作的次数小于5次,每天24小时的发作次数小于300-400次,这种情况就叫做偶发的早搏,相对没有症状或者是非常轻微的症状,不需要特殊干预,对根治疗就可以,比如说有一些休息不好、抽烟、饮酒,把不好的诱因刺激去除掉就可以。\n但是有时候会有频发的早搏,比如说每分钟大于5次的,24小时的心率大于1000次以上的早搏,或者是合并有其它明显症状的早搏,都是不太好的早搏,特别是室性早搏出现的时候都是不正常的。还是要积极的对因治疗,比如说缺血性心脏病,把缺血控制好、血压控制好、甲状腺功能亢进控制好等等,把低钾血症纠正好。如果效果不好的话,还可以选用一些心律平、慢心律片、倍他受体阻滞剂或者是胺碘酮,对症治疗就可以。
  • 早搏症状如何治疗(音频)

    早搏症状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如果发作比较频繁的时候,有个别人是会有症状的,怎么来治疗呢?治疗首先要看是不是有基础病,如果没有基础病,症状也不是很明显,一般保持放松的心理状态,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有很多人就自然消失了。如果没有基础病,但是症状仍然频繁发作,可以考虑用对症的药物,最常用的药物就是β受体阻滞剂,依波定以及心律平这些药物,但是这些药物的应用,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n如果有基础病,首先先治疗基础病,而不是先对症,治基础病,首先控制血压,改善心肌供血,纠正心肌炎、心肌病这些基础病,改善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钾血症,这些原因纠正好了,症状也就自然消失,早搏也就消失了。如果基础病的治疗同时,患者仍然还是反复发作有症状的早搏,就可以在基础病的治疗上对症进行治疗,可以选用β受体阻滞剂、心率平、美西律、胺碘酮等等药物,但是有一些药物,在特定的疾病、病人身上是不能使用的,比如在心衰的病人身上,心率平和β受体阻滞剂就要慎用的,在甲状腺功能不好的病人身上,胺碘酮要慎用,所以这些药物的选择需要特别注意。另外,如果早搏经过治疗仍然效果非常频繁,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治疗,经导管的射频消融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一部分病人早搏的发生以及症状。
  • 偶发室上性早搏的危害(音频)

    偶发室上性早搏的危害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一般室上性早搏最常见的是心房早搏,又叫房早,房早是由于心房内出现异位起搏点,在窦房结发放冲动之前提前引起的波动。给人的主要影响,如果频繁发作会引起不适,例如心悸或者心脏有力的收缩感,如果发作不频繁,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是特别频繁的发作早搏,如果患者还合并有其他心脏疾病,例如心肌缺血或者心功能不全等,频繁发作的早搏会引起症状加重,引起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加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对症治疗,例如选择一些抑制早搏发放的β受体阻滞剂来治疗。\n室上性早搏最主要的治疗是要对因治疗,把心脏的基础病因,例如心肌缺血、心肌病、高血压或电解质紊乱等诱因去除,如果还发生比较明显的症状,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饮酒,避免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食品。如果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就对症治疗,好好休息,如果有器质性心脏病就对因治疗,把心脏的基础病,例如冠心病、心肌炎等进行有效的治疗就可以。所以偶发的早搏或者房早对于人体没有明显的影响,不需要特别紧张。
  • 慢性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音频)

    慢性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现在发生率越来越高,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之后、高血压性心脏病或心脏心肌病等疾病的终末期。慢性心力衰竭最佳治疗方法,其实是别让它发作,也就是治疗我刚才说的那些病因,把这些基础病治好,就是从根上把它治好。\n另外要注意避免危险因素,比如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避免伤害心脏的危险因素,比如肥胖、吸烟、饮酒等情况,还要治疗基础病,这些都是对因治疗,这个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如果已经发生这些病因,并且经过治疗,但是心脏结构已经受损伤,我们要做的就是别让心脏结构进一步损伤。\n目前常用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这两大类药物可以使得已经发生结构性损伤的心脏有一定的恢复。如果发生症状性的心力衰竭,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水肿、呼吸困难、没劲。这种情况就要采取对症治疗,最常用的对症治疗药物是利尿剂。利尿剂的应用也要根据患者症状轻重,以及反应性来逐渐调整剂量。\n还有少数的患者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最后进展到顽固性心力衰竭,目前它的治疗方法有放置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起搏器,有心室内植入的除颤器,以及心脏移植这些终末期的治疗方案,也是可以起到一定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