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远

  • Ⅱ期肺癌手术后能活几年(视频)

    Ⅱ期肺癌手术后能活几年
    对于Ⅱ期肺癌术后的患者,一般5年以上的生存率为30%-40%。肺癌分期决定患者预后,肺癌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和中期手术效果较不错,而Ⅱ期是中期。术后需做后期管理,常用的方法是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还要考虑综合治疗和随访,才能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具体方法如下:1、术后辅助治疗:特别是切缘不干净、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需进行术后辅助治疗。辅助化疗一般是3-4个周期,可进一步杀灭手术没有清除干净的癌细胞,使肿瘤进一步得到控制;2、随访:从检查角度而言,术后患者推荐3个月或6个月的随访周期,主要为早期发现肺癌复发迹象;3、功能锻炼:患者生存由多方面因素影响,除肿瘤本身,营养状况、心肺功能改变等同样对健康有影响,所以应进行功能锻炼;4、药物治疗: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是由于部分肺被手术切除,肺功能下降。特别是既往存在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如有长期抽烟史,肺功能较差,罹患肺癌后经手术治疗,术后喘气可能更为明显,此时需用改善呼吸功能的药物。
    2023-08-02
  • 肺癌气管镜检查能确诊什么(视频)

    肺癌气管镜检查能确诊什么
    肺癌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确诊,特别是对中央型肺癌,具体情况如下:1、肿瘤侵犯气管或支气管时,可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直接看到气管腔内肿瘤存在,用活检钳夹取瘤组织并送病理检测可以确诊;2、肿瘤没有侵犯到管腔内,而在管壁外,但能观察到管腔已被肿瘤压迫、狭窄,在支气管镜操作基础上进行穿刺,将穿刺针对准肿瘤所在位置,穿破气管壁以获取气管壁外肿瘤组织并送病理检查,也可以确诊;3、管腔内没有看到肿瘤,管壁也没有被压迫,可进行超声支气管镜检查,能探查到管壁外病变、淋巴结病变,由于有时气管镜达不到肿瘤本身而能达到侵犯的淋巴结,在相应处行穿刺检查,也能实现肿瘤确诊;4、肿瘤生长并没有形成大团块,肉眼下并不清晰,在CT定位下进行支气管刷检,可以判断出肿瘤位置在某一肺叶或肺段,在此处用毛刷反复摩擦、刷检,再将刷片标本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脱落癌细胞,从而确诊肿瘤。综上可见,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确诊有价值,属于创伤较小的手段,在临床上运用也较为广泛。
    2023-08-02
  • 肺癌穿刺检查是什么意思(视频)

    肺癌穿刺检查是什么意思
    若在CT或X线上发现肺内长肿块,怀疑恶性肿瘤时建议采取穿刺检查,方法如下:1、CT引导下:将穿刺针直接打入肿瘤位置来抽取组织,再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测,从而实现确诊目的;2、B超引导下:若肿块巨大且靠近胸壁,此时穿刺可减少辐射摄取,同时可以避开血管,较少引起出血。多数患者担忧穿刺时会导致肿瘤扩散,理论上有这种可能,因为将肿瘤部位松动。但目前穿刺针均有保护套管,可以防止因移动引起针道播散,从而解决穿刺导致肿瘤扩散的可能性,且绝大部分情况下较安全,极少引起大咯血或不良事件发生。
    2023-08-02
  • 肺癌确诊的金标准(视频)

    肺癌确诊的金标准
    肺癌确诊的金标准为病理诊断,需依靠部分手段获取组织,包括支气管镜检查,主要对中央型肿瘤取样。还包括穿刺,主要对外周病灶取样,在CT、B超辅助下进行活检,可以判断肿瘤细胞类型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鳞状细胞癌、腺癌及其他类型肿瘤。此外,获取组织后做分子病理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有意义的靶基因,并选用相应的靶向治疗,在实现较少创伤的情况下,可以获取肿瘤的精准治疗。若没有病理诊断,如CT、PET-CT、X线等影像学检查,及抽血的血清内癌胚抗原等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查,均可作为临床参考,提示可能存在肿瘤但并不能确诊。因为肺癌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如结核和真菌感染的影像学检查和肿瘤类似,因此需进行病理检查才能确诊,其也是肺癌确诊的金标准。
    2023-08-02
  • 肺癌颈部淋巴结肿大能活多久(视频)

    肺癌颈部淋巴结肿大能活多久
    颈部淋巴结是肺癌容易转移到的位置,如果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说明分期属于N2,是中晚期表现。如果是小细胞肺癌转移到颈部淋巴结,通常会严重影响预后生存,可能不会超过1年。如果是非小细胞肺癌如鳞癌、腺癌等,生长缓慢,生存期更长,一般在1-2年内。随着疾病治疗进步,较多药物都可以实现患者预后的有效改善,即便恶性程度较高的小细胞肺癌,经过化疗、放疗后,仍可以延长生存期。据文献报道,晚期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平均可以延长2-3年。如果是非小细胞肺癌,经过相应治疗,生存期可以更长。其中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的组合方式,可以给患者带来5年以上的生存率,达到类似于手术的效果。所以肺癌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不要惊慌,要客观对待,判断类型以及特点,听从医生安排,选择治疗方法。
    2023-08-02
  • 30岁以下肺癌发病率(视频)

    30岁以下肺癌发病率
    30岁以下人群的肺癌发病率较低,通常不足5/10000。但随着检测手段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也随着CT检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检测出肺癌,可能十几岁时检测出肺癌。因此30岁以下的发病率虽然低,但仍需做日常体检,特别是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患者,或抽烟较多的患者,如有20年烟龄且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此外,存在其他恶性肿瘤的30岁以下患者肺癌发生率也会较高。建议1年做1次高分辨CT,以识别直径在5mm左右的微小肺癌。一经发现,建议尽早实行外科手术切除,以实现根治性治疗,10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如果存在明显的肿瘤恶性程度征象,也可以考虑做PET-CT或经CT引导肺穿刺判断,明确是肿瘤后再进行手术切除,但穿刺时随着穿刺针进入,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沿着针扩散,因此需慎重。
    2023-08-02
  • 多发性肺癌有没有手术的意义(视频)

    多发性肺癌有没有手术的意义
    多发性肺癌有手术的意义,但要根据病变区域判断是否进行手术。如果多个肺癌位于同一个肺叶,此时手术一般不受影响,只需切除一个肺叶即可,切除一个肺叶后还有四个肺叶,对后期呼吸功能影响不大。如果发生肺内转移,转移到同侧肺,也可以考虑手术,可以考虑多点切除,如上叶或下叶各切除一部分。如果肺癌广泛转移超过两个叶,此时不太建议手术,此外肺癌转移到对侧,不可能两侧肺同时做手术。建议先明确肺癌病理类型及基因状态,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肺癌除手术外,还有分子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与全身化疗相配合,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存在驱动基因阳性或免疫敏感性,晚期肺癌患者有望存活超过3年。
    2023-08-02
  • 肺癌晚期多运动还是多休息(视频)

    肺癌晚期多运动还是多休息
    晚期肺癌主要指Ⅲb或Ⅳ期以上的肺癌,多休息还是多运动,主要根据患者体力评分状态判断,即PS评分。如果患者活动能力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建议多运动,以轻度运动为主,而不是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时机的耗氧量增加,肺癌患者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实现呼吸功能的有效代偿,所以建议进行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轻微运动。如果肺癌晚期心肺功能明显受损,稍活动后,如上洗手间都会喘气,提示缺氧严重或心脏射血功能不足。此时不建议活动,主要以休息为主,如果运动,建议在室内运动,在床边进行慢走或进行肢体的伸展运动,不能做过激的活动。运动不仅能增强患者抵抗力,还能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不良反应。部分癌症晚期患者不愿意运动,而长期卧床可能会引起痰液蓄积而不能咳出,导致肺炎,以及骶尾部出现褥疮、压疮的可能性。所以针对肺癌晚期患者的体力状况,应选取进行适当的活动。
    2023-08-02
  • 慢阻肺如何防治(音频)

    慢阻肺如何防治
    讲解医师:苏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首先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是气道阻塞性的疾病,是可以治疗,也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怎么来进行预防?就要从病因上来进行。因为慢阻肺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吸烟,不管是自己吸烟,还是接受别人的二手烟,对于肺而言都是致命的损伤,戒烟不能太晚,越早取得的效果越好,第一个是戒烟。第二,要控制感染,比如有些患者慢阻肺,吸烟,局部的肺部的抵抗力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能会经常出现感冒或者是气管、支气管炎,甚至是肺炎。每一次感染对于慢阻肺而言都是额外的打击,会加重慢阻肺的进程,所以慢阻肺的患者出现了感染的表现,像感冒,气管支气管炎或者肺炎,应该尽早的就医,尽早治疗,不要让炎症持续的时间太久。如果慢阻肺的患者年龄比较大,病情比较重,也可以建议这一类人群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开始接种疫苗,尽可能来减少感染的发生。第三,可以通过日常的锻炼,不是要求大家像体育锻炼,而是以呼吸的锻炼为主,比如常常建议患者做缓慢的深呼吸,改善肺活量。在力所能及的程度以内,适当的体力锻炼,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产生感染几率的减小,这是体育锻炼。还有环境的问题,如果生活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室内的空气不好,还是需要改善的。有条件的患者,像老的慢阻肺的患者,都有经验,每年到了冬天就要发作,所以就产生迁徙,冬季就到南方去过,也是绝佳的保护,也是值得推荐的。
  • 感冒恶心头晕想吐是怎么回事(视频)

    感冒恶心头晕想吐是怎么回事
    患者感冒出现恶心、头晕、想吐的症状时通常表明感冒类型为胃肠型且病情偏重,通常情况下感冒症状主要以鼻塞、流鼻涕、咽痒、咽痛以及咳嗽、咳痰等症状为主。但少数患者则表现为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下降等情况,这时如果饮食不当,还可能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头晕可能是由于感冒时出现发热所致,尤其体温超过38℃时会出现头昏、头晕、头痛症状,此时在治疗方面应加强全身处理,包括口服泰诺、白加黑等富含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上述药物建议患者在餐后服用以免对胃肠道产生刺激,若空腹服用则可能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另外患者还需多休息、保障充足睡眠。多数疾病在保障证充足睡眠后和提高免疫力后,患者可战胜细菌和病毒,因此无需过分依赖药物治疗。但如果上述症状持续3天以上未得到任何缓解,则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胸部X线检查甚至钡餐检查等,明确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疾病,以免出现漏诊和误诊。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