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勇兵

  • 脚踝骨折后走路脚肿大概什么时候能好(视频)

    脚踝骨折后走路脚肿大概什么时候能好
    出现脚踝骨折后,走路脚肿的状态一般会持续2周以上。脚踝骨折后,因为血管和周围软组织损伤,导致足踝部肿胀。患者下床走路后,由于重力作用,静脉回流障碍进一步加重,从而出现脚肿。由于患者骨折和手术创伤的严重程度不同,肿胀的持续时间可能是数周到数月。在脚踝骨折后,早期可以躺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康复锻炼,包括积极的恢复性锻炼。且在支具保护下进行下床走路的康复训练,并在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要再次平躺,同时将脚抬高,且高于心脏水平,利于肿胀消退,让足部肿胀组织液或静脉回流能恢复。另外,也可以使用口服或外敷消炎、消肿的药物,促进组织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因为持续肿胀可能导致并发症发生,影响骨折愈合。
    2023-08-03
  • 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怎么恢复(视频)

    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怎么恢复
    韧带和半月板虽为两种组织,但有同样的特点,即血运不丰富,因此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的愈合时间均较久。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的恢复方法主要根据损伤严重程度决定,如果只是轻微损伤,一般只需静养休息,就能达到自我修复的效果。如果韧带出现一、二级拉伤或小部分断裂,半月板出现Ⅰ、Ⅱ度损伤或红区小撕裂,此时可能需制动,需打石膏或支具进行保护,给予自我修复时机,大概需固定4周。如果韧带完全断裂或半月板出现较大撕裂,亦或是出现半月板白区撕裂,需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韧带完全断裂,需进行韧带修复手术。如果半月板出现较大撕裂,需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治疗,包括半月板缝合、半月板部分切除甚至半月板全切除等,以恢复功能。
    2023-08-03
  • 脚骨折两个半月走路就肿是正常吗(视频)

    脚骨折两个半月走路就肿是正常吗
    脚骨折两个半月走路就肿,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大家不要过于担心。骨折发生的时候,会出现周围软组织、周围血管的损伤,这样就导致远端肢体远端脚的静脉回流障碍、组织液回流障碍。骨折之后,出现回流障碍之后,一下地走路,由于重力的作用,血液不能够及时回流过来,那么就会形成这种脚肿的情况。在下地行走一段时间之后,脚肿很厉害,这个时候就应该躺下来,把脚抬高,促进血液的回流,让肿胀逐渐消退。要等到脚不肿,需要等软组织的修复,此时走路可能不会再出现脚肿情况了,这个时间一般需要3个月以上。
    2023-07-30
  • 肩周炎康复的方法(视频)

    肩周炎康复的方法
    肩周炎在经历急性期后,逐渐会进入缓解期,肩膀疼痛缓解,但肩关节的活动度受到明显受限,需要进行康复。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肩关节六个方向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和外旋。前屈和外展,应当通过爬墙实验,即前方爬墙或者侧方爬墙,循序渐进的实现肩关节的前屈和外展,逐渐恢复活动范围。通常肩周节的内收受限相对比较少,但肩关节外旋和内旋的受限会比较明显,也可以通过被动锻炼,即通过别人实现肩关节的内旋和外旋。自行主动锻炼,可以抓住门把手,通过转动自己的身体或者做钟摆运动,实现肩关节各个方向的康复锻炼。康复锻炼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避免使用暴力。建议疼痛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或者做热敷,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也可以涂活络油,让周围的血液循环更丰富,促进炎症因子吸收,促进康复锻炼的效果。
    2023-08-03
  • 不稳定性骨折包括哪几种(视频)

    不稳定性骨折包括哪几种
    不稳定性骨折主要是指骨折端易移位的骨折,包括斜行骨折、螺旋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等。不稳定性骨折复位较困难,手法复位较难达到解剖复位,几乎不可能实现,且复位后,较难维持复位状态。对于不稳定性骨折,通常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不稳定性骨折主要是骨折断端移位,造成中间软组织卡压或骨折碎裂过多,通过手法无法进行复位,只能通过切开,将骨折块拼至解剖复位。复位后,在闭合情况下,一般选择内固定治疗,若为开放性不稳定性骨折,应根据创面污染情况选择外固定治疗。
    2023-08-03
  • 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视频)

    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
    当怀疑有骨折时,要进行X线检查,通过X线可明确骨折类型及骨折端移位情况,对后续的骨折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骨折种类不同,骨折X线表现会有所不同,主要情况如下:1、青枝骨折:骨皮质不连续或中断,可以看到骨皮质出现褶皱,整个骨折可能出现轻微成角畸形;2、裂缝骨折:可能只是在X线上有一条骨折裂缝,骨折并没有移位;3、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骨折:X线上有明显的骨折断端、骨皮质中断,也可能同时合并有短缩、成角或旋转移位;4、粉碎性骨折:从X线上可以看得到骨折块存在3块及以上,骨折碎块较多;5、隐匿性骨折:X线上可能表现不明显,需要等骨折2周后再来复查,可能因骨质吸收会再度表现出骨折裂缝。对于容易漏诊的骨折,在做X线后,同时可能需做急诊CT,从而排除隐匿性骨折。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