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张道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 副主任医师
足后跟底痛五大原因一般包括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足跟脂肪垫炎、骨质增生和痛风,详情如下:
1、足底筋膜炎
如果经常长时间的行走或跑步,足底筋膜和肌肉反复被牵拉,导致筋膜和肌肉的损伤,引起无菌性炎症,从而诱发足底筋膜炎,在炎症刺激的影响下可引发足后跟底有疼痛,多表现为锐痛。
2、跟腱炎
跟腱炎是由于足后跟跟腱被多次的剧烈拉伸而引起,剧烈的拉伸可能会造成跟腱纤维撕裂,反复地拉伸会导致跟腱反复损伤再愈合,跟腱弹性减弱或硬化增粗,长期如此会引发跟腱炎,造成患者足后跟底有疼痛感,严重者甚至无法行走。
3、足跟脂肪垫炎
患者由于长期的过度运动或走路负重等原因,造成足后跟下脂肪垫发炎,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出现肿胀、疼痛。
4、骨质增生
如果足后跟处出现骨质增生,且患者经常长期穿高跟鞋或长时间的站立,导致局部关节处骨骼发生过度磨损,引起无菌性炎症,由于增生的骨质以及炎症会刺激周围的组织,从而可引起疼痛。
5、痛风
由于日常的饮食不当,喜欢吃含高嘌呤类食物,比如海鲜、动物内脏等,或者经常喝啤酒、白酒等含嘌呤的饮品,会造成尿酸浓度升高。当体内尿酸浓度过高时,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局部关节内,并引发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炎症因子,这些物质刺激局部末梢神经痛觉感受器时,便会引起足后跟底发生剧烈疼痛。
一旦出现足后跟底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确诊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对因治疗,症状多数能得到缓解,不用过分担心。
- 上一篇:左脚大脚趾麻木怎么缓解
- 下一篇:右脚后跟酸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