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医师:张道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 副主任医师
走路时脚后跟有刺痛感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痛风等因素有关,根据相关病因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由于长时间行走或跑步,使足底筋膜和肌肉反复被牵拉,导致筋膜和肌肉的损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由于炎症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筋膜,从而导致患者脚后跟处有刺痛感,晨起走路时较为明显。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可通过按摩、热水泡脚等方式,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局部刺痛感。若疼痛未得到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消炎镇痛的效果。如果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通过足底筋膜的松解,分离粘连组织,术后缓解疼痛,不用过于担心。
2、跟骨骨刺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逐渐退化、老化,使跟骨关节力学发生变化,活动时局部关节异常受力,经反复刺激便会促进骨刺的形成。如果走路时间较长,骨刺会压迫周围软组织、肌腱、神经,从而引起脚后跟刺痛,可能还会伴有麻木、功能障碍等症状。
出现跟骨骨刺时,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行走过多,加重局部刺激,平时要选择软底鞋,有助于减轻疼痛。若疼痛得不到改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镇痛的药物,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若进行上述保守治疗无效,可采取手术治疗,通过关节镜进行微创手术去切除骨刺,从而使患者的局部不适得到缓解。
3、痛风
患有痛风时,且日常饮食不忌口,食用海鲜、啤酒、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使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沉积在脚踝处,可引起炎症。由于炎症刺激导致脚踝周围的肌腱、筋膜发生疼痛,活动时可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患者感觉到脚后跟会有刺痛感。
痛风发作期,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同时,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容易溶解,所以饮食上可以适量吃些碱性食物,如苏打水、番茄、苹果等。若症状较为明显,可遵医嘱服用秋水仙碱、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药物治疗,具有消炎、缓解疼痛的作用。保守治疗无效时,还可进行手术治疗,剔除痛风石。
除上述因素外,此类症状还可能与跟骨骨折、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足等有关。患者不要过于焦虑,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病因后针对性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 上一篇:右脚踝后侧疼痛是什么原因
- 下一篇:为什么趴着睡觉腿会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