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张忠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 主任医师
37天宝宝放屁但三天没大便,可能是喂养不当所致,也可能是功能性便秘、肠套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所致,可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
1、喂养不当
若母乳较少,且没有添加配方奶喂养,导致宝宝摄入的奶量不足,经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较少,排便量也会随之减少,所以会出现放屁但三天没大便的现象。其次,若使用奶粉喂养时奶粉与水的比例不合适,奶液过于浓稠,会导致宝宝的大便干燥不易排出,导致三天没大便。同时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可不断发酵产气,所以宝宝会有放屁的现象。
若是因为喂养不当导致宝宝放屁但三天没大便,要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喂养方式,也可适当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有助于大便排出。此外,可以适当添加益生菌,维持肠道消化功能正常。若宝宝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聚乙二醇等药物治疗。因饮食因素导致的上述症状,在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后大多都可以恢复正常。
2、功能性便秘
由于宝宝尚未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加上日常活动量较少,容易引发功能性便秘,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等情况,导致三天没大便。但是胃肠道结构本身并无异常,所以肛门可以正常排气。
家长可以给宝宝适当喂水,并用手以肚脐为中心进行顺时针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正常排便。此外,若经上述处理无效,且宝宝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现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聚乙二醇等药物促进排便。
3、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因肠道节律异常使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管内的疾病,好发于2岁以下幼儿,可导致肛门停止排便,如果肠套叠早期病情不严重,肛门仍可排气。
若确诊为肠套叠,应及时禁食,由医生评估后在B超监测下进行空气灌肠,以缓慢推出套叠的肠管。若伴有感染征象,还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红霉素等。若患者出现肠坏死、肠穿孔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宝宝因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异位或者是孕期母亲饮食当中缺乏碘元素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引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有此病的宝宝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肠蠕动缓慢,导致大便无法及时排出,出现三天没大便的情况,但是此时肠道仍是通畅的,所以宝宝会正常放屁。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补充甲状腺激素,从而减轻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及体征。若宝宝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还要遵医嘱适当补充钙、铁、B族维生素等。一般遵医嘱及时进行正规治疗的情况下,大多数预后良好,不影响日常生活。若未能及时治疗,则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心包积液、腹水等并发症,影响正常发育。
5、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肠神经元缺如引起的疾病,此病会导致受累肠管痉挛、狭窄,无法正常蠕动,使粪便堆积在肠道内,引起顽固性便秘。但是由于肠腔仍然通畅,所以可能会导致宝宝放屁,但数天不大便。
先天性巨结肠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通常采取根治性切除术、肠造瘘术等。在采取手术治疗前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乳果糖等维持宝宝的正常排便。一般宝宝在得到及时治疗后大多数预后较好,如果患儿合并小肠炎、结肠炎,且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往往预后较差。
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确诊病因后积极治疗,可以尽快缓解症状,获得良好的预后。
- 上一篇:儿童手指剥脱性皮炎怎么回事,怎么办
- 下一篇:孩子7岁每天无意识尿床的原因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