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皮肤科 / 主任医师
洗面奶洗完脸起皮可能与洗面奶使用不当、干燥综合征、接触性皮炎等原因有关,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
1、洗面奶使用不当
洗面奶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脸部清洁类产品,如果选择的洗面奶碱性比较强,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脸部干燥,容易起皮。另外,洗面奶具有相应的保质期,若使用了过期的洗面奶,可能会因成分变质,加重皮肤刺激,从而导致脸部起皮。
首先建议及时更换洗面奶,选择弱碱性类的洗面奶。其次,还应避免脸部过度清洁,可使用具有滋润保湿作用的护肤品,能够为肌肤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助于减轻脸部起皮的现象。另外,平时需保持室内空气温湿度适宜,避免过于干燥或温度过高。
2、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若患者本身存在干燥综合征,频繁使用洗面奶清洁脸部,可能会加重外分泌腺体分泌减少,导致脸部水分流失过多,从而出现起皮的症状,同时还可伴有口干、眼睛干涩、舌面干裂等症状。
患者日常需避免使用洗面奶清洁,可使用温水进行清洗,注重脸部保湿,避免化妆,以免加重皮损刺激。还应多饮水,保持体内有充分的水分摄入。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减轻炎症,比如醋酸泼尼松片、倍他米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
3、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可能与过敏体质有关,如果患者本身是易过敏体质,在接触外源性致敏原时,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疾病。若患者对洗面奶成分存在过敏,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瘙痒、灼热、起皮等症状。
患者首先需避免再使用此洗面奶清洁脸部,建议温水洁面,避免使用热水,其次,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减轻皮损症状,比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减轻过敏反应,比如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
除了上述比较常见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原因,比如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可能与真菌、细菌等感染有关,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红霉素、克拉霉素、米诺环素等抗生素治疗。若脸部起皮同时伴有瘙痒、面部潮红、肿胀等情况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以便于明确原因,方便对因处理。
- 上一篇:瘙痒为什么越抓越痒
- 下一篇:一起泡脚会传染脚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