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张毅
北京医院/妇产科 / 主任医师
脐带脱落二十天后仍有血痂,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与脐带残端未完全脱落、感染等因素有关,需要针对性给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正常现象
脐带脱落后局部微小血管可能会伴有损伤、出血的情况,血液凝固后则会形成血痂,当新生儿在哭闹时,可能会导致腹压增高,容易使微小血管再次破裂、出血,导致血痂反复出现,只要不伴有局部红肿、流脓等异常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现象。
家长应注意安抚新生儿情绪,不要让其反复哭闹,在微小血管愈合后,出血症状会缓解,血痂也会逐渐脱落,不要过于担心,也不用采取特殊治疗。
2、脐带残端未完全脱落
如果脐带结扎时未扎紧或者脐带比较粗,可能会导致残端脱落不完全,容易将其误认为是血痂。
日常注意局部卫生,可使用棉签或纱布沾水清洁皮肤,以防局部滋生细菌,一段时间后,部分新生儿脐带可自行脱落。但若长时间不脱落,则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再次给予结扎或将残余的脐带剪掉。
3、感染
脐带脱落后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可能会诱发感染,由于病原菌对局部产生刺激,可导致黏膜破损、出血,然后形成血痂。
家长平时要做好护理工作,注意保持脐周干燥清洁,勤消毒,洗澡时尽量保护局部,以防沾水。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过氧化氢溶液、聚维酮碘溶液、红霉素软膏等具有消炎、杀菌作用的药物治疗,帮助缓解症状。
除以上因素外,这类情况还可能与脐息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出血症等疾病有关。家长可先带新生儿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给予相应治疗措施。
- 上一篇:宫颈癌早期患者有什么感觉
- 下一篇:HPV感染的高危人群以及特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