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胃肠道紊乱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3-09-02 21:16 阅读:加载中...
<a href='/search.php?searchword=%E6%9B%B9%E5%B9%BF'>曹广</a>  
解读医师:曹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外科 / 主任医师

  胃肠道紊乱一般指胃肠功能紊乱,痔疮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精神心理障碍、肠道菌群失调症、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疾病详情和治疗方式如下:

  1、精神心理障碍

  部分患者在手术前后,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容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处理能力,导致肠脑互动异常,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患者应正确认识疾病和手术,树立良好的治疗自信心,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病情。

  2、肠道菌群失调症

  手术过程中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或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促使肠道有害菌群滋生,使肠道菌群失衡,影响食物消化和吸收,进而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患病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有助于减轻胃肠刺激、改善胃肠功能。腹泻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等止泻药进行治疗,起到缓解腹泻的作用。对于肠道菌群失调症所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益生菌进行治疗,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3、肠易激综合征

  在接受痔疮手术后,由于精神心理异常以及内脏敏感性升高,还会使肠脑系统发生超敏反应,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引发胃肠功能紊乱。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诱发症状的食物,比如肥肉、辣椒、胡椒、冰淇淋等,以减轻胃肠刺激,有助于缓解病情。伴有痉挛性疼痛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解痉药进行治疗,起到解除胃肠痉挛的作用。腹泻较严重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地芬诺酯、蒙脱石散、小檗碱等药物进行治疗。内脏敏感性较高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格拉司琼、昂丹司琼、氟西汀等动力感觉调节剂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病情。

  除上述因素外,此类症状还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经过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不用过于担心。

最新专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