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 月经间期出现蛋清样白带是否证明有排卵(视频)

    月经间期出现蛋清样白带是否证明有排卵
    一般情况下,女性体内受雌激素水平的生理作用,雌激素水平增高就会出现蛋清样分泌物的排出。 卵泡的生长发育已经达到峰值,雌激素分泌,临床上如果能测到雌激素大约为200-300pg/ml时,子宫内膜就会受雌激素的影响,子宫内膜的腺体开放,排出黏液性物质,即类似于蛋清样的分泌物,并且会从阴道内流出。 但雌激素分泌不一定均由排卵导致,比如女性的卵巢上出现囊肿、肿瘤,但是此肿瘤会分泌雌激素,亦能让血液中的雌激素升到200-300pg/ml,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刺激腺体的分泌,也会导致蛋清样分泌物出现。 部分女性服用雌激素的药物,长期的作用也会导致蛋清样分泌物的出现。 因此,出现蛋清样的分泌物不一定代表排卵,也有可能由其他的原因导致。如果有正常的排卵,子宫内膜无异常,宫颈流出通畅,一般会出现蛋清样分泌物,反过来则不然。
    2023-08-02
  • 排卵正常是否说明输卵管没问题(视频)

    排卵正常是否说明输卵管没问题
    了解排卵与输卵管通畅的关系,则需要看看排卵的卵子来源。卵子来源为卵巢,卵子的发育亦位于卵巢,卵子存在于卵巢表面的一层生化上皮内,不受输卵管的影响,卵巢会自发的排卵。卵子排出来以后,如果输卵管伞端正常,输卵管伞端会有节律的去除死卵。如果输卵管功能受损或者出现缺陷,不影响排卵。举例如下,如果女性做了输卵管的结扎手术,则输卵管一定不通,结果不能说明女性不排卵。即使做了结扎的女性,其卵巢仍旧会规律排卵、有效排卵,排卵与否、排卵是否正常均与输卵管的通畅度无关。另外,如果输卵管与卵巢有粘连,有可能改变卵巢表面的解剖结构,可能会影响卵子的顺利排出,但是二者不等同于一个概念。
    2023-08-02
  • 月经规律是否说明有排卵(视频)

    月经规律是否说明有排卵
    80%月经规律的女性可能有排卵,因为毕竟月经规律的女性具有自己的生物钟,有月经周期的节律性变化。大部分人还是考虑有排卵,但是仍有10%-20%的人群可能没有排卵。尽管月经规律,个别人可能捕捉不到大的卵泡。排卵与月经周期有关系,但是并不等同,排卵需要具备的条件更多,不仅仅是月经规律这一环节,排卵还要求性腺轴的周期性波动,要求正负反馈的协调进行。另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即排卵要求有效排卵,要求卵子在激素水平的作用下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才能完成有效排卵。
    2023-08-02
  • 子宫小到什么程度可能会影响怀孕(视频)

    子宫小到什么程度可能会影响怀孕
    临床上主要根据子宫的功能判断是否可以怀孕。如果一个女性能正常来月经,基本上可以肯定其子宫不会很小,基本满足种受孕的条件。并不是有排卵,就会来月经。因子宫小导致长期不孕的患者可以口服药物,来鉴别其子宫的解剖结构,明确子宫内膜、子宫肌层是否发育完善。如果子宫内膜没发育好,这种情况会导致不孕。临床上可以选择雌激素、孕激素等药物进行撤退试验,以明确子宫功能是否存在缺陷。原则上而言,子宫体积小不等于幼稚子宫。幼稚子宫指发育异常的子宫、不健全的子宫、无子宫内膜的子宫,这种子宫无法怀孕。单纯子宫体积小,但是可正常来月经的女性,基本上可以满足怀孕条件。
    2023-08-02
  • 黄体功能不足的判断方法(视频)

    黄体功能不足的判断方法
    黄体为女性排卵以后,卵泡中间的颗粒细胞与卵泡膜细胞组成的一种结构组织。黄体功能可以从临床上与化验的生化指标等两方面进行鉴定,主要如下: 1、女性排卵之后出现黄体,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反应在基础体温的升高。比如女性排卵前的基础体温为36.4℃,排卵之后且有黄体生成,其基础体温就会升高0.3℃-0.5℃,此体温一直持续约14天。黄体功能不全的女性,此体温的持续时间一般会短于12天; 2、可以借助于临床上的血液学指标来评估黄体功能。生成黄体以后,血液中可以检测到孕激素的变化,孕激素的浓度可明显升高。如果连续测定孕激两次以上,孕激素水平均>15ng/ml,基本上就可排除黄体功能不全。如果黄体功能不全,女性血液中的孕酮值一般会<15ng/ml。通过以上两个指标可以来监测是否出现黄体功能不全。
    2023-08-02
  • 为什么会出现多胎妊娠(视频)

    为什么会出现多胎妊娠
    在临床上常见的多胎,一般与促排卵用药有关。临床上正常的自然双胎率,如果针对汉族人而言,双胎以上的发生概率不足1%。但是由于目前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以及助孕技术的增加,就会出现多胎。宫内同时怀有2个以上的孩子,临床上称之为多胎。多胎对人体有一定的害处,多胎会影响母体,增加母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多胎妊娠对胎儿也有一定的害处,容易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较小。另一个最常见的害处,会导致胎儿早产,早产之后的孩子体重过轻,器官发育不完善,对新生儿的远期生长发育不利。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