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

  • 肾小球滤过率是什么(视频)

    肾小球滤过率是什么
    肾脏的滤过功能通常是用肾小球滤过率来表述的。肾小球滤过率是指肾脏的排泄功能。检测肾脏的滤过功能,就是注入同位素核素以后,通过血液在肾脏排泄,再通过显影以后做对比,可以判断肾脏的滤过功能是多少。 也可以通过计算血肌酐的清除值得出,但准确率前者更高。一般正常人大概是90-100ml/min。轻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是60-89ml/min。中度肾功能不全是30-59ml/min; 重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是小于30ml/min。而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ml/min就是尿毒症。而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就可以诊断为尿毒症。
    2023-08-01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视频)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肾脏病理的一种,肾脏病里面常见的病理类型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诊断靠荧光、光镜和电镜结合,病理主要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的沉积,按照沉积的程度不同,一般分轻度系膜增生,中度系膜增生和重度系膜增生,这三种情况。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IgA,另一种是以IgG和C3沉积为主。以IgA沉积为主的一般习惯称为IgA肾病。 IgA肾病是亚洲亚裔人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在欧美的国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的发生率很低;另外是以IgG和C3沉积为主。
    2023-08-01
  • 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能治好吗(视频)

    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能治好吗
    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跟肾脏的原发病因密切相关,不同病因导致的肾小球肾炎其预后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于儿童慢性肾小球肾炎,其病因可以分为三大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家族遗传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儿童中最常见的是IgA肾病,IgA肾病应该说本身是一个慢性进展性的病程,其预后也跟孩子病情的轻重有关系,如果是病情表现相对较轻,表现为血尿或者血尿、蛋白尿,甚至肾病水平蛋白尿的这些病例,它的预后都相对较好,积极治疗之后有至少一半,甚至是80%-90%的患儿能够得到缓解,但是如果是急进性,就是病情特别重,一开始就表现为急性肾衰的病例,那这种孩子就有一部分病例,比如说20%-30%可能经过积极的治疗仍然不能够逆转,将来有可能会发展成慢性肾衰、尿毒症。至于其他类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要看它的原发病,看肾脏病理的表现,根据整个病情的轻重来决定。另外对于儿童的紫癜、狼疮还有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也是跟他原发病的控制的好坏,还有原发病的轻重有很大的关系,家族遗传性肾小球肾炎里有一种特殊的叫Alport综合征,这种孩子的预后一般不好,多数是目前没有很好的有效方法,基本上都是要在将来逐渐进展到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肾衰竭。
    2023-08-01
  •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做什么检查(视频)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做什么检查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诊断主要考虑可以引起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患者需要完善相关检查。例如需要考虑高血压引起肾损伤,需要监测血压变化,即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引起的眼底损伤间接判断肾脏损伤。糖尿病肾病引起继发性损伤需要监测血糖变化,检测患者眼底病变、监测尿微量蛋白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损伤。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引起肾损伤,需要进行术前免疫检测,即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相关性检测。 若为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等风湿性疾病引起继发性肾损伤,需要排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等风湿系列检查,称为抗ENA谱检测。排除梗阻性肾病等因素造成肾损伤需要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排除肿瘤相关性疾病导致肾损伤需要检查肿瘤标志物、CT等。
    2023-08-01
  •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会肾衰竭吗(视频)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会肾衰竭吗
    多数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得到及时治疗后不会发生肾衰竭,真正发生肾衰比例只有2%-5%,所以不必过于担心。首先控制原发疾病较为重要,及时控制紫癜、红斑狼疮、清除肿瘤,控制继发性肾炎相关并发症如高钾血症、容量负荷不足、感染等因素后,通常肾炎都能得到良好控制不会发生肾衰竭。 若严重狼疮性肾炎已经进入乙肝肝硬化晚期,则有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或肾炎迁延不愈导致慢性肾衰竭。还有2%左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并发症较多,病情较严重,有可能会发生肾衰竭。所以出现出现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后,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控制原发病,从而减少肾衰竭发生。
    2023-08-01
  •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视频)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在20-30mg之间,>30mg则为超标。如果每24小时含量在30-300mg之间,则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另外微量白蛋白尿还存在其它两个诊断标准: 1、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人<20μg/min,如果在20-200μg/min则称为微量白蛋白尿; 2、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男性在2.5-25mg/mmol,女性在3.5-35mg/mmol,则称为微量白蛋白尿。 尿微量白蛋白经常用于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指标,可以见于其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或是继发性肾病。例如生理情况下发烧、剧烈运动或劳累,寒冷等可以造成尿微量白蛋白超标,但绝大多数为一过性超标。如果糖尿病患者多次检查微量白蛋白超标,需要考虑糖尿病肾病,此时不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还需要配合保肾、消除尿蛋白的药物。目前国际公认存在疗效的药物是ACEI和ARB类,即普利和沙坦类药物。
    2023-08-01
  • 肾小球滤过率高是什么原因(视频)

    肾小球滤过率高是什么原因
    人体代谢产物从血液进入到肾脏后,经过肾小球过滤可保留有形成分,比如血细胞、蛋白质,而将水分和代谢产物滤出,再将99%的水重吸收。但是很多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因此会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硬化以后则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滤过率高常见于高血压,全身高血压增高以后,即可导致肾小球的跨膜压升高。跨膜压升高以后,肾小球滤过率也将升高,持续升高以后则会导致肾小球的硬化。所以高血压患者最好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以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从而减少肾脏负担。 当然,其它因素也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比如感染、高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糖尿病早期,高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可表现为高血糖、高尿酸、高血压、肥胖,同样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2023-08-01
  • 多囊肾发育不良怎么回事(视频)

    多囊肾发育不良怎么回事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通常均由先天发育异常引起,与遗传无关,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在儿童时期较常见。肾病通常在产前B超时发现,如果左右两侧肾脏均发生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儿童从小进入到尿毒症期,需肾脏替代治疗,但在临床较少见。绝大多数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均在单侧,在产前B超检查时发现,因为腹部肿块、尿路感染原因发现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较为少见。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治疗关键需保护好对侧健康肾,因为担负两侧肾脏工作,因此单侧肾脏比其它正常肾脏较大,易受到伤害。如果另一侧健康肾脏出现问题,机体毒物不易排出体外,时间较长后进入尿毒症期,同时发生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肾脏会逐渐萎缩消失。
    2023-08-01
  • 慢性肾炎饮食注意事项(视频)

    慢性肾炎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肾炎患者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饮食细则,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低盐饮食,医学上要求患者每日摄入3-6g盐,临床建议肾病患者早晚不要摄入咸味食品。另外,一定要注意低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大量摄入豆腐等豆制品,每日摄入少量动物蛋白,如鸡蛋、鸡肉、鱼等,维持蛋白需要,尤其进入慢性肾脏病Ⅲ期的患者,蛋白摄入更应该要求严格。 如果有条件,可以配合复方α-酮酸,严格限制蛋白摄入量。如果患者出现水肿现象,还要限制水分摄入量,避免加重水肿,但是有部分患者如果出现严重肉眼血尿现象,在医生指导下要适当多饮水。 慢性肾炎患者若合并尿酸高,还要注意低嘌呤饮食,即少吃海鲜、动物内脏,少喝肉汤。大部分肾功能不全时要注意低钾饮食,摄入新鲜水果、蔬菜等,当然临床上极少部分特殊患者肾功能不全也需要高钾饮食,必须在医生正确诊断、严密指导下治疗。
    2023-08-01
  • 慢性肾炎有哪些症状(视频)

    慢性肾炎有哪些症状
    如果慢性肾炎临床症状明显,容易被病人发现,慢性肾炎症状具体如下: 1、水肿:病人出现眼睑水肿或者下肢水肿,往往病人晨起时出现眼睑水肿,就要高度注意是肾炎表现。部分病人出现下肢水肿,下肢水肿原因较多,如女性的特发性水肿; 2、小便异常:病人突然解不出小便,要注意有没有慢性肾炎,突然小便颜色发生变化,肉眼样血尿,即小便发红,小便泡沫较多、浑浊,可能尿液中有蛋白; 3、血压变化:部分病人突然出现血压增高,特别是年轻人出现血压增高,要注意是不是肾病。年轻人出现血压升高,90%以上都是继发性高血压,其中最主要的是慢性肾炎。 病人化验时小便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查血可发现血液里的肌酐升高,这是慢性肾炎出现。慢性肾炎不容易出现临床症状,即隐匿性肾炎,因为出现小便里面的红细胞少,肉眼看不到血尿。如果体检时化验其红细胞增加,超过一定标准,就要注意隐匿性肾炎,临床要注意预防慢性肾炎。除这些症状之外,常规体检要高度重视体检的小便检查,化验结果分析要咨询专科医生,早期发现慢性肾炎。
    2023-08-01